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伟专利>正文

一种蒸煮茶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200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煮茶漏,蒸煮茶漏包括蒸茶漏和煮茶漏,蒸茶漏包括杯状的蒸茶漏本体,蒸茶漏本体底面开设通孔,通孔连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蒸茶漏本体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煮茶漏包括杯状的煮茶漏本体,煮茶漏本体的底面开设贯通的引水口,引水口连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引流管上端设有引流孔,煮茶漏本体的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与翻边适配的定位台阶;蒸茶漏本体的底部和煮茶漏本体的底部均设有用于茶水通过的渗透部;当蒸茶漏悬设在定位台阶上时,引流管穿过插接管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蒸茶或煮茶,具有功能多样,蒸煮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安全卫生的特点。卫生的特点。卫生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煮茶漏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
,尤其涉及一种蒸煮茶漏。

技术介绍

[0002]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漏、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茶漏是品茶常用的茶具之一。目前的泡茶方式一般是直接将茶叶与热水混合,对茶叶进行浸泡,从而使茶叶的香气和色泽溶于水中。当然也可以将茶叶置于茶漏中,往茶壶中加入热水直接泡茶。
[0003]茶漏是泡茶常用的一种器具,能有效的避免饮茶时茶叶直接进入口中,并过滤茶水中残留的各种杂质,保存茶水中对人体有益物质,提高品茶乐趣。市场上的茶漏基本上只是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用途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煮茶或蒸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蒸煮茶漏,该蒸煮茶漏能够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蒸茶或煮茶,具有功能多样,蒸煮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安全卫生的特点。
[0005]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蒸煮茶漏,所述蒸煮茶漏包括蒸茶漏和煮茶漏,所述蒸茶漏包括杯状的蒸茶漏本体,所述蒸茶漏本体底面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所述蒸茶漏本体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煮茶漏包括杯状的煮茶漏本体,所述煮茶漏本体的底面开设贯通的引水口,所述引水口连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设有引流孔,所述煮茶漏本体的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与所述翻边适配的定位台阶;所述蒸茶漏本体的底部和煮茶漏本体的底部均设有用于茶水通过的渗透部;当所述蒸茶漏悬设在定位台阶上时,所述引流管穿过插接管内腔。
[0007]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引流管位于煮茶漏本体的底面中央且与其垂直,所述引流管的高度大于煮茶漏本体高度2/3;所述插接管位于蒸茶漏本体的底面中央且与其垂直。
[0008]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插接管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环。
[0009]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引流管顶部封闭,所述引流孔至少2个并沿引流管周向均匀分布。
[0010]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引流孔为三个。
[0011]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定位台阶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用于悬挂在茶壶上的挂环。
[0012]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渗透部为多个且分别沿煮茶漏本体的底部以及蒸茶漏本体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
[0013]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渗透部为三个,每个所述渗透部为三个竖直设置的条状通槽。
[0014]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蒸茶漏本体和插接管一体成型,所述煮茶漏本体和引
流管一体成型。
[0015]上述的蒸煮茶漏,其中,所述蒸茶漏和煮茶漏均为耐高温玻璃材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7]本技术通过在煮茶漏本体上设置引流管,蒸茶漏本体上设置插接接管,在蒸茶时,蒸茶漏内放入茶叶,将蒸茶漏悬挂在煮茶漏上方,再将煮茶漏悬挂在茶壶上方,煮茶漏本体上的引流管能够将茶壶中沸腾的水产生的蒸器从引流管上端的引流孔引入蒸茶漏本体内,从而达到对蒸茶漏内的茶叶进行蒸茶的目的。
[0018]煮茶时,在煮茶漏本体内放入茶叶,可以不使用蒸茶漏,将煮茶漏悬挂在茶壶上,加热茶壶里的水,煮茶漏里面的茶叶能够通过渗透部使茶壶里的水对煮茶漏内的茶叶进行煮茶。该蒸煮茶漏可以分别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蒸茶或煮茶,具有功能多样,蒸煮茶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蒸煮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蒸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煮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蒸煮茶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示,1、蒸煮茶漏;2、蒸茶漏;21、蒸茶漏本体;22、通孔;23、插接管;231、凸环;24、翻边;3、煮茶漏;31、煮茶漏本体;32、引水口;33、引流管;331、引流孔;34、定位台阶;35、挂环;4、渗透部;41、条状通槽;5、茶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一种蒸煮茶漏1,蒸煮茶漏1包括蒸茶漏2和煮茶漏3,蒸茶漏2包括杯状的蒸茶漏本体21,蒸茶漏本体21底面开设通孔22,通孔22连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23,蒸茶漏本体21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24;煮茶漏3包括杯状的煮茶漏本体31,煮茶漏本体31的底面开设贯通的引水口32,引水口32连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33,引流管33上端设有引流孔331,煮茶漏本体31的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与翻边24适配的定位台阶34;蒸茶漏本体21的底部和煮茶漏本体31的底部均设有用于茶水通过的渗透部4;当蒸茶漏2悬设在定位台阶34上时,引流管33穿过插接管23内腔。
[0026]本实施例中,引流管33位于煮茶漏本体31的底面中央且与煮茶漏本体31的底面垂直,引流管33的高度大于煮茶漏本体31高度2/3;插接管23位于蒸茶漏本体21的底面中央且与蒸茶漏本体21的底面垂直。
[0027]为了方便拿取蒸茶漏2,在蒸茶漏2的插接管23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环231,在与煮茶漏3配套使用时,通过手来夹持凸环231,可以方便的拿放蒸茶漏2。
[0028]为了保证从引流管33上来的水蒸汽能够对蒸茶漏本体21蒸茶的均匀性,本实施例的引流管33顶部封闭,引流孔331设置3个并沿引流管33周向均匀分布。
[0029]本实施例的渗透部4为3个,且分别沿煮茶漏本体31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以及蒸茶漏2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渗透部4包括三个竖直设置的条状通槽41。条状通槽41可
以在切割时降低玻璃的内应力,避免蒸煮茶漏1的破碎。
[0030]为了方便将煮茶漏3安装到茶壶5上,在定位台阶34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用于悬挂在茶壶5上的挂环35,在蒸煮茶叶的时候,将煮茶漏3悬挂在茶壶5上,使挂环35嵌设在茶壶5口上。
[0031]本实施例的条状通槽41采用切割技术,在煮茶漏本体31的底部竖向切割,条状通槽41深入到煮茶漏本体31的底面一部分以及煮茶漏本体31的侧壁一部分,以保证煮茶漏3内茶水的渗透;蒸茶漏2上的条状通槽41也是采用切割技术,在蒸茶漏本体21的底部竖向切割,条状通槽41深入到蒸茶漏本体21的底面一部分以及蒸茶漏本体21的侧壁一部分,以保证蒸茶漏2内茶水的渗透
[0032]为了制造简便,降低成本,提高强度,本实施例的蒸茶漏本体21和插接管23一体成型,煮茶漏本体31和引流管33一体成型。
[0033]为了提高泡茶的品质,提升茶水的清澈度,保证泡茶的安全卫生,蒸茶漏2和煮茶漏3均为耐高温玻璃材质。
[003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5]在蒸茶时,首先在蒸茶漏2里放入茶叶,将蒸茶漏2悬挂在煮茶漏3上方,再将煮茶漏3悬挂在茶壶5上方,煮茶漏本体31上的引流管33能够将茶壶5中沸腾的水产生的蒸器从引水口32进入引流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煮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茶漏包括蒸茶漏和煮茶漏,所述蒸茶漏包括杯状的蒸茶漏本体,所述蒸茶漏本体底面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向上延伸的插接管,所述蒸茶漏本体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煮茶漏包括杯状的煮茶漏本体,所述煮茶漏本体的底面开设贯通的引水口,所述引水口连通向上延伸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设有引流孔,所述煮茶漏本体的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与所述翻边适配的定位台阶;所述蒸茶漏本体的底部和煮茶漏本体的底部均设有用于茶水通过的渗透部;当所述蒸茶漏悬设在定位台阶上时,所述引流管穿过插接管内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位于煮茶漏本体的底面中央且与其垂直,所述引流管的高度大于煮茶漏本体高度2/3;所述插接管位于蒸茶漏本体的底面中央且与其垂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煮茶漏,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