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显示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819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显示屏系统。所述多显示屏系统包括:上位机,用于下发控制指令;无线扩频通信基站,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得到转换后控制指令,并将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发出;多个显示屏,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且可移动地分散在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不同位置,用于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接收由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出的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以及解析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得到所述控制指令以同时完成相对应的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显示屏系统可以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系统可以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系统可以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

Multi displa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显示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多显示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LED显示屏朝着低功耗、小间距以及更轻薄的方向发展,其中LED全彩显示屏具备色彩鲜艳以及亮度高等天然显示优势被应用在各行各业。在活动演出场合,导演会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不断创新,而导演的艺术创作需要配合各种演出道具来实现,然而现有的演出道具难以满足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的需求。
[0003]因此,提供一种能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的道具是本专利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显示屏系统,可以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
[0005]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显示屏系统,包括:上位机,用于下发控制指令;无线扩频通信基站,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得到转换后控制指令,并将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发出;多个显示屏,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且可移动地分散在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不同的位置,用于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接收由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出的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以及解析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得到所述控制指令以同步完成相对应的操作。
[0006]现有的演出道具难以满足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显示屏系统,通过上位机下发控制指令经由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送至多个显示屏,以由多个显示屏响应控制指令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可以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满足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的需求,增加演出渲染力和感染力,还可以应用在其他
,适用性广。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设置有第一串行接口,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设置有第二串行接口,所述上位机的所述第一串行接口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的所述第二串行接口。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显示屏中每个显示屏包括:显示屏体;控制卡,连接所述显示屏体,包括:无线扩频通信模块,用于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接收由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出的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得到所述控制指令以完成所述相对应的操作;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显示屏体,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体进行显示。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控制卡还包括:移动网络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节目更新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所述节目更新指令经由所述移动网络模块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从媒体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媒体完成节目更新。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控制卡还包括:以太网接口,连接所
述处理器;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节目更新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所述节目更新指令经由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有线网络通信的方式从媒体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媒体完成节目更新。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控制卡还包括:移动存储设备接口,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节目更新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所述节目更新指令经由所述移动存储设备接口从移动存储设备中获取目标媒体完成节目更新。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服务器包括与所述多个显示屏一一对应的多个媒体文件夹,每个媒体文件夹名称包括所对应显示屏的地址编码,每个媒体文件夹包括至少一个媒体;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本地地址编码和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每个所述媒体文件夹名称中的地址编码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媒体文件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媒体作为所述目标媒体进行下载,以完成所述节目更新。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存储设备包括与所述多个显示屏一一对应的多个媒体文件夹,每个媒体文件夹名称包括所对应显示屏的地址编码,每个媒体文件夹包括至少一个媒体;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本地编码和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中每个所述媒体文件夹名称中的地址编码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媒体文件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媒体作为所述目标媒体进行下载,以完成所述节目更新。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控制卡还包括:指示灯,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指示是否完成所述节目更新。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为节目控制指令,所述多个显示屏用于响应所述节目控制指令进行节目控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为屏体控制指令,所述多个显示屏用于响应所述屏体控制指令进行屏体控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为系统调节指令,所述多个显示屏用于响应所述系统调节指令进行系统调节。
[0016]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上位机下发控制指令经由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送至多个显示屏,以由多个显示屏响应控制指令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可以展现更好的演出效果,满足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的需求,增加演出渲染力和感染力,还可以应用在其他
,适用性广;通过设置指示灯,可以实时监测显示屏是否完成节目更新,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显示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多显示屏系统中上位机11和无线扩频通信基站12的连接关系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多显示屏系统中显示屏1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的显示屏13中控制卡13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3所示的显示屏13中控制卡132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3所示的显示屏13中控制卡132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显示屏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显示屏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媒体文件夹示意图。
[0026]【附图标识说明】
[0027]10:多显示屏系统;11:上位机;12:无线扩频通信基站;111:第一串行接口;121:第二串行接口;13:显示屏;131:显示屏体;132:控制卡;1321:处理器;1322:无线扩频通信模块;1323:可编程逻辑器件;1324:移动网络模块;1325:以外网接口;1326:移动存储设备接口;1327: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显示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用于下发控制指令;无线扩频通信基站,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得到转换后控制指令,并将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发出;多个显示屏,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且可移动地分散在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不同的位置,用于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接收由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出的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以及解析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得到所述控制指令以同步完成相对应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显示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设置有第一串行接口,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设置有第二串行接口,所述上位机的所述第一串行接口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的所述第二串行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显示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显示屏中每个显示屏包括:显示屏体;控制卡,连接所述显示屏体,包括:无线扩频通信模块,用于以无线扩频通信方式接收由所述无线扩频通信基站发出的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扩频通信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转换后控制指令得到所述控制指令以完成所述相对应的操作;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显示屏体,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体进行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显示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控制卡还包括:移动网络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节目更新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所述节目更新指令经由所述移动网络模块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从媒体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媒体完成节目更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显示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控制卡还包括: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节目更新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所述节目更新指令经由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有线网络通信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韩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