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化油品破乳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
,具体为一种乳化油品破乳的装置,及利用它进行破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乳化油品的破乳方法主要有加热法、电化学法、化学法、微生物法、物理法或几种方法联用,化学法即加入化学药剂是现有稠油破乳最常用的方法,但加入化学药剂法存在不能普遍适用多种类型的稠油破乳以及破乳不彻底的问题;电化学法是利用电场力对乳液液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使微小液滴在运动中互相碰撞,将小液滴聚结成较大液滴而分离出来,该方法中由于乳化原油中的很多胶质沥青质不能被极化,因而不能达到良好的破乳效果;离心法是借助离心机械所产生的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从外层排出,油相从离心机的中部排出,该方法由于离心机的结构比较复杂,破乳效果也不理想,因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超滤法属于物理破乳法,是将乳化油通过超滤膜,利用超滤膜孔径比油滴孔径小的特点,只允许水通过,而将比膜孔径大的油滴阻拦,从而达到乳化油水分离的目的,该方法中由于水在油中的存在形式是油包水型,没有破坏油水界面之前,水滴不能透过超滤膜,因而不能实现膜分离的目的。综上所述,物理破乳法由于具有不引起二次污染、适用性广、能耗低、容易工业实施等优势,为一种良好的稠油破乳方法,但需要开发新的工艺、配套设备及相应的破乳材料,对稠油进行深度破乳,解决现有稠油破乳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
[0003]CN109722274 A提出了一种用于老化原油破乳脱水装置,包括一个箱体,箱体内有恒温循环系统提供高温活性水,箱体上部有溢油口,箱体内至少一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乳化油品破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溶气系统、一级破乳系统和二级破乳系统;所述溶气系统包括一个物料混合罐和与其相连的溶气设备;所述溶气设备的出料管路Ⅰ连接一级破乳系统,一级破乳系统包括出料管路Ⅰ末端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并联的一级破乳器;一级破乳器的出料管路Ⅱ末端连接二级破乳系统,二级破乳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的二级破乳器及与其相连的出料管路Ⅲ;所述一级破乳器从进料端依次为缩径段、直筒段和扩径段,所述缩径段为一端内径大另一端内径小的容器,进料连接内径大的一端,内径小的一端后连接直筒段;所述直筒段与缩径段内径小的一端连接,直筒段内设置减压装置,所述扩径段为一端内径小另一端内径大的容器,内径小的一端与直筒段连接,内径大的一端连接出料管路Ⅱ;所述二级破乳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出料管路Ⅱ末端的出料口连接第一腔体内设置的一组或多组膜管束内腔,膜管束外空间设置亲油疏水型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一组或多组膜管束,膜管束外空间设置亲水疏油型纤维编织层,所述亲水疏油型纤维编织层与第一腔体内的亲油疏水型纤维编织层相通,第二腔体内的膜管束连接二级破乳器的出料口,二级破乳器的上部设置气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设备选自溶气泵、静态混合器、微气泡发生器和机械搅拌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破乳器的内表面为光滑的平面或曲面,各段之间的连接是光滑过渡的,缩径段和扩径段内径的减小或扩大为均匀的或不均匀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段的内径为15-200mm,所述缩径段平均每米高度上内径减小1%-75%,优选为5-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段的内径为15-200mm,平均每米高度上内径增大1%-75%,优选为5-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段和扩径段内均填充网孔波纹板填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段内填充粒径尺寸逐渐缩小的颗粒,缩径段入口处的填料尺寸为3~10mm,所述缩径段出口处的填料尺寸为0.1~3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段内填充粒径尺寸逐渐增大的颗粒,扩径段入口处的填料尺寸为0.1~3mm,扩径段出口处的填料尺寸为3~1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选自作用式减压阀、活塞式减压阀、薄膜式减压阀、直动式减压阀和先导式减压阀中的任意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管路Ⅰ上还连接通气加压设备,所述通气加压设备采用压缩机、加压罐或加压钢瓶中的任意一种能够将气体加压后注入出料管路Ⅰ上的设备。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破乳器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膜管束均为无机膜管管束,是由多根无机膜管形成的管束,所述无机膜管为陶瓷膜管。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膜管管壁上具有纳/微米孔,使原料形成尺寸为10nm~1000μm,优选为5μm~100μm的纳/微米液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破乳器内的亲油疏水型纤维编织层和亲水疏油型纤维编织层由纤维丝编织叠加而成,纤维编织筒的壁厚为0.5cm~20cm。1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娜,阮宗琳,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