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扣皮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99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活络扣皮带,包括至少三个依次扣合连接的活络扣单元,每一个活络扣单元具有连接主体以及置于依次连接于其头部的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和限位撑头以及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和第二穿插孔,而且活络扣单元的第一穿插孔依次供给邻接于其后第一个的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插入以及限位使用;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供给邻接于其后的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插入以及限位使用;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依次穿入活络扣单元的第一穿插孔和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实现锁紧,如此贴合卡紧的活络扣皮带的两面的贴合卡紧度好,使得整个活扣三角皮带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整体减少,并且避免三角皮带延伸,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

Flexible buckle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络扣皮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带
,特别是涉及活络扣皮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三角皮带通常是硫化的橡胶和钢铁结合的强化物。现有的三角皮带分为特种带芯V带和普通V带两大类,与平型传动带相比,具有安装容易、占地面积小、传动效率高和噪音小等优点,在整个传动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三角皮带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和内燃机驱动的机械设备的动力传动,但该三角皮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耐热性不强,机械性耗损大,以及不便于拉伸,如果更换时在同一个皮带上的全部皮带不同时更换,会造成新旧不同,长短不一,使三角皮带上的载荷分布不均匀,造成三角皮带的振动,传动不平稳,降低了三角皮带传动的工作效率;在三角皮带的使用中,也存在其他问题,例如带在带轮上打滑造成不能传递动力,另外如果带体形状发生改变,带滑过了转动轮轴或者直接脱离转动轮轴,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甚至设备报废,或者必须维修、维护,更为严重的是,在极端环境下,过度使用三角皮带,由于疲劳产生脱层、撕裂和拉断,带的工作面磨损,从动轴的扭振,会导致设备损坏,降低生产效率,造成产品不可靠,尤其在重工建设设备以及急救设备方面更为突出,由于三角皮带传送引起的问题会产生致命性的结果发生。
[0003]中国专利号 CN201520799093.9,名称为一种三角皮带,公开了一种由模块基件依次交叠相连而成,所述模块基件上设有至少二个模块连接口,所述模块基件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延伸至模块连接口,所述在每个三角皮带的模块连接口都有至少三个模块基件交叠连接,采用本技术后,模块化的三角皮带只需要对耗损的模块进行更换即可,提高皮带生产工作效率,修理及维护方便,抗高温性,耐用性以及更为多的机械强度,抵御化工及天气等因素,该三角皮带不仅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应用于大型重工设备及急救设备,整个三角皮带的设计可促进生产进程标准化,生产同宽而不同长度的三角皮带可以通过使用同类型的模块简单组装就可实现。
[0004]该专利申请的三角皮带确实解决了三角皮带安装以及更换的一部分技术问题,便于整个三角皮带的生产前的安装,但是由于其模块化需要多个模块基件单元交叠连接而成,在使用维护时拆卸还是较为困难,需要整个模块拆卸,通常需要损坏附近的几个基件模块,改动大,浪费也大,并且上述三角皮带在使用过程中噪声较大,针对上述专利提出了本申请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只需要三个以及三个以上活络扣单元依次扣合连接的即可形成的活扣扣皮带,每一个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的宽度b2小于其第一穿插孔的宽度b1,从而保证第三个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插入这第一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和第二活络扣单元的第二插口时,形成上窄下宽的卡死结构,将第三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固紧在这两个连接孔,保证整个活络扣皮带的紧
固连接,进而实现将第一个活络扣单元的连接主体和第二个活络扣单元的连接主体贴合卡紧的目的,这两面的贴合卡紧度好,使得整个活扣三角皮带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整体减少,并且避免三角皮带延伸,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络扣皮带,包括至少三个依次扣合连接的活络扣单元,每一个活络扣单元具有连接主体以及置于依次连接于其头部的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和限位撑头以及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和第二穿插孔,而且:活络扣单元的第一穿插孔依次供给邻接于其后第一个的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插入以及限位使用;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供给邻接于其后的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插入以及限位使用;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依次穿入活络扣单元的第一穿插孔和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实现锁紧,其他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的连接结构依次类推;并且每一个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的宽度b2小于其第一穿插孔的宽度b1,其中n等于或大于3。
[0007]进一步地,第n+1个和第n+2个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供给第一个活络扣单元的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和第二个活络扣单元的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分别依次插入限位,进而形成一个闭环的活络扣皮带,供给日常传输以及运输使用。
[0008]进一步地,每一个活络扣单元由PU复合材料和工业布热塑成形而成。
[0009]进一步地,第一穿插孔和第二穿插孔的整体结构为梯形结构,并且前窄后宽。
[0010]进一步地,限位撑头的宽度以用于连接其的第二插接孔的最大宽度能够连接于其上不脱落为准。
[0011]进一步地,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靠近限位撑头的一端宽度h1小于靠近连接主体的宽度h2。
[0012]进一步地,连接主体与其对应的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连接部位的夹角a大于等于90
°

[0013]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活络扣单元的连接主体的长度L至少能供给两件及其以上活络扣单元连接于其上保持锁紧为准。
[0014]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活络扣单元的连接主体的两个侧面s处修自限位撑头至连接主体方向倾斜的斜边,形成连接主体自前向后收拢的结构。
[0015]进一步地,当所有的活络扣单元扣合完成之后,对扣合好的络活扣皮带外侧修理平面,使得活络扣皮带的两个外侧都形成平面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活络扣皮带,只需要三个以及三个以上活络扣单元依次扣合连接的即可形成的活扣扣皮带,每一个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的宽度b2小于其第一穿插孔的宽度b1,从而保证第三个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插入这第一活络扣单元的第二穿插孔和第二活络扣单元的第二插口时,形成上窄下宽的卡死结构,将第三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固紧在这两个连接孔,保证整个活络扣皮带的紧固连接,进而实现将第一个活络扣单元的连接主体和第二个活络扣单元的连接主体贴合卡紧的目的,这两面的贴合卡紧度好,使得整个活扣三角皮带在使用过程中的噪
声整体减少,并且避免三角皮带延伸,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活络扣皮带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最少数量的活络扣皮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反面结构图;图4为一个活络扣单元的结构图;其中:100、200、300、

、n00、(n+1)00、(n+2)00为依次连接的活络扣单元;101、201、301、

、n01、(n+1)01、(n+2)01为限位撑头;102,202,302,

,n02为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103,203,303,

,n03为连接主体;104,204,304

,n04为第一穿插孔;105,205,305,

,n05为第二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络扣皮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依次扣合连接的活络扣单元(100,200,300,

,n00),每一个活络扣单元(100,200,300,

,n00)具有连接主体(103,203,303,

,n03),以及置于依次连接于其头部的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102,202,302,

,n02)和限位撑头(101,201,301

,n01),以及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104,204,304

,n04)和第二穿插孔(105,205,305,

,n05),而且:活络扣单元(100,200,300,

,n 00)的第一穿插孔(104,204,304,

,n00)依次供给邻接于其后第一个的活络扣单元(200,300,400

,(n+1)00)的限位撑头(201,301,401,

,(n+1)00)插入以及限位使用;活络扣单元(100,200,300,

,n 00)的第二穿插孔(105,205,305,

,n05),供给邻接于其后的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301,401,501,

,(n+2)01)插入以及限位使用;活络扣单元(300,400,500,

,(n+2)00)的限位撑头(301,401,501,

,(n+2)01)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302,402,502,

,(n+2)02)依次穿入活络扣单元(200,300,400,..,(n+1)00)的第一穿插孔(204,304,404,..,(n+1)04)和活络扣单元(100,200,300,

,n 00)的第二穿插孔(105,205,305,

,n05)实现锁紧,其他活络扣单元的限位撑头和可折弯的撑头连接片的连接结构依次类推;并且每一个活络扣单元(100,200,300,

,n00)的第二穿插孔(105,205,305,

,n305)的宽度b2小于其第一穿插孔(104,204,30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剖迷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开显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