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娟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769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包括下蜂箱和上蜂箱,所述上蜂箱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蜂蜜盒和风机,且蜂蜜盒的内壁和风机的出气端均插接有同一个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插接有取蜂管,所述下蜂箱的一侧外壁开有出蜂孔,且出蜂孔的内部和取蜂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出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取蜂操作的便捷度和安全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对蜜蜂造成的伤害,可以利用存放槽存放单只蜜蜂,通过转轮封堵出蜂管和引导管,便于控制取蜂数量,可以有效阻止多余的蜜蜂飞出,通过风机送风可以推动蜜蜂进入上蜂箱,便于回收蜜蜂。便于回收蜜蜂。便于回收蜜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蜂疗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手段,蜂疗法是将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针灸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用镊子夹住活蜂胸部,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翅,置于穴位上令其螫刺。
[0003]由于需要严格控制蜜蜂的螫刺的位置,一般由医生用镊子将蜜蜂从蜂箱中夹出,然后置于穴位上方进行螫刺,由于蜂箱内部有大量的蜜蜂,医生在受到大量蜜蜂干扰的状态下很难控制镊子夹持的准确性和力度,因而无法快速准确的夹持蜜蜂,甚至有可能力度过大造成蜜蜂伤亡,而且这种夹取蜜蜂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而言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包括下蜂箱和上蜂箱,所述上蜂箱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蜂蜜盒和风机,且蜂蜜盒的内壁和风机的出气端均插接有同一个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插接有取蜂管,所述下蜂箱的一侧外壁开有出蜂孔,且出蜂孔的内部和取蜂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出蜂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上蜂箱的一侧外壁开有回收孔,且回收孔的内壁插接有回收管,回收管的外壁和调节管的两端外壁均通过卡箍卡接有电磁阀。
[0008]优选的,所述取蜂管包括粗管段、椎管段和细管段,且椎管段位于粗管段和细管段之间,细管段与连接软管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出蜂机构包括出蜂管、固定筒和引导管,出蜂管的一端和引导管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固定筒的两侧内壁,出蜂管的另一端插接于出蜂孔的内壁。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外壁中部开有转轴孔,且转轴孔的内壁套接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内部套接有转轴。
[0011]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转轮,且转轮的外壁开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存放槽。
[0012]优选的,所述蜂蜜盒的一侧和上蜂箱的顶部外壁均开有吸引孔,且吸引孔的内壁插接有吸引管,吸引管的内壁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拦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中医用蜂疗装置,通过设置的蜂蜜盒和取蜂管,利用蜂蜜的气味吸引蜜蜂进入引导管内部,进行治疗时,直接将取蜂管端部放置在穴位上让蜜蜂进行螫刺,提高了取蜂
操作的便捷度和安全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对蜜蜂造成的伤害。
[0015]2.该中医用蜂疗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筒、转轮和存放槽,转动转轴带动转轮转动,可以利用存放槽存放单只蜜蜂,通过转轮封堵出蜂管和引导管,便于控制取蜂数量,可以有效阻止多余的蜜蜂飞出。
[0016]3.该中医用蜂疗装置,通过设置的风机和回收管,蜂疗结束后将取蜂管插入回收管内,通过风机送风可以推动蜜蜂进入上蜂箱,便于回收蜜蜂。
[00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避免医护人员直接与蜜蜂接触,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中固定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中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上蜂箱、2

连接软管、3

下蜂箱、4

固定筒、5

回收管、6

风机、7

蜂蜜盒、8

调节管、9

引导管、10

取蜂管、11

转轴、12

存放槽、13

转轮、14

出蜂管、15

吸引管、16

拦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

2,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包括下蜂箱3和上蜂箱1,上蜂箱1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蜂蜜盒7和风机6,且蜂蜜盒7的内壁和风机6的出气端均插接有同一个调节管8,调节管8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软管2,连接软管2的一端插接有取蜂管10,下蜂箱3的一侧外壁开有出蜂孔,且出蜂孔的内部和取蜂管10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出蜂机构。
[0026]本技术中,上蜂箱1的一侧外壁开有回收孔,且回收孔的内壁插接有回收管5,回收管5的外壁和调节管8的两端外壁均通过卡箍卡接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回收管5的开闭,以防上蜂箱1内部蜜蜂飞出。
[0027]本技术中,取蜂管10包括粗管段、椎管段和细管段,且椎管段位于粗管段和细管段之间,细管段与连接软管2相连接,细管段可以阻挡蜜蜂通过取蜂管10进入连接软管2内。
[0028]本技术中,出蜂机构包括出蜂管14、固定筒4和引导管9,出蜂管14的一端和引导管9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固定筒4的两侧内壁,出蜂管14的另一端插接于出蜂孔的内壁。
[0029]本技术中,固定筒4的外壁中部开有转轴孔,且转轴孔的内壁套接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内部套接有转轴11。
[0030]本技术中,转轴11的外壁通过键连接有转轮13,且转轮13的外壁开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存放槽12。
[0031]工作原理:打开调节管8与蜂蜜盒7相连接一端的电磁阀,蜂蜜的气味通过连接软管2进入取蜂管10内,将取蜂管10插入引导管内,转动转轴11带动转轮13转动,使存放槽12正对着出蜂管14,下蜂箱3内部的蜜蜂进入固定筒4内部,继续转动转轴11使存放槽12正对着引导管9,存放槽12内部的蜜蜂在蜂蜜的吸引下进入取蜂管10内部,转动转轮13使其封堵引导管9,拔出取蜂管10将其端部放置在患者实体穴位处,关闭调节管8与蜂蜜盒7相连接一端的电磁阀,打开调节管8与风机6相连接一端的电磁阀,启动风机6送风,气流吹动蜜蜂在取蜂管10内后退,当蜜蜂退至皮肤表面时蜂针螫刺皮肤,完成蜂疗后,打开调节管8与蜂蜜盒7相连接一端的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包括下蜂箱(3)和上蜂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蜂箱(1)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蜂蜜盒(7)和风机(6),且蜂蜜盒(7)的内壁和风机(6)的出气端均插接有同一个调节管(8),所述调节管(8)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软管(2),所述连接软管(2)的一端插接有取蜂管(10),所述下蜂箱(3)的一侧外壁开有出蜂孔,且出蜂孔的内部和取蜂管(10)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出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蜂箱(1)的一侧外壁开有回收孔,且回收孔的内壁插接有回收管(5),回收管(5)的外壁和调节管(8)的两端外壁均通过卡箍卡接有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蜂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蜂管(10)包括粗管段、椎管段和细管段,且椎管段位于粗管段和细管段之间,细管段与连接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娟高岚何小平朱双龙
申请(专利权)人:梁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