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56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系统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可对左壳体和右壳体总成的封闭空间的宽度进行调节,可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前后端均设置有方形连接孔;还包括滑动柱、上支板、下支板、上螺纹管、下螺纹管、齿轮、移动板、底板、电机和气缸,上螺纹管和下螺纹杆左端分别螺装设置有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上螺纹管和下螺纹管外侧分别设置有上齿圈和下齿圈,电机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移动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内部分别可滑动设置有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移动板底端设置有四组可伸缩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电系统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智能母线槽是一种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的辅助装置,其在输电系统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智能母线槽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左内腔和右内腔,左壳体右端和右壳体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分别与左内腔和右内腔连通,左壳体右端与右壳体左端连接,左壳体和右壳体前后端均设置有方形连接孔;现有的智能母线槽使用时,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的封闭空间内部设置有多组连接铜板,可实现对系统各个元件进行分配较大功率的作用;现有的智能母线槽使用中发现,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的封闭空间的宽度固定,装置的高度固定,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左壳体和右壳体总成的封闭空间的宽度进行调节,可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使用局限性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左内腔和右内腔,左壳体右端和右壳体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分别与左内腔和右内腔连通,左壳体和右壳体前后端均设置有方形连接孔;还包括滑动柱、上支板、下支板、上螺纹管、下螺纹管、齿轮、移动板、底板、电机和气缸,滑动柱左端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滑动柱右端与右壳体左端连接,左壳体右端设置有环形槽,滑动柱左端伸入至环形槽内,上支板顶端和下支板底端分别与左壳体内顶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右壳体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上螺纹管和下螺纹管右端分别插入至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并分别与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滚珠轴承和下滚珠轴承,上螺纹管和下螺纹杆左端分别螺装设置有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左端分别与上支板和下支板连接,上螺纹管和下螺纹管外侧分别设置有上齿圈和下齿圈,右壳体右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左侧壁横向设置有连通孔,电机安装在固定槽内,电机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左端穿过连通孔并与齿轮右端连接,上齿圈和下齿圈均与齿轮啮合,移动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内部分别可滑动设置有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顶端分别与左壳体和右壳体底端连接,移动板底端设置有四组可伸缩管,四组可伸缩管底端均与底板顶端连接,气缸安装在底板顶端中央区域,气缸顶部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顶端与移动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分别横向安装在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内,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分别可滑动套装在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外侧。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电机通过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固定在固定槽内。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顶端分别与气缸左端和右端连接,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防尘网,防尘网左端与右壳体右端连接,防尘网覆盖住固定槽。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传动轴与连通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底板顶端纵向设置有多组安装孔。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左壳体左端设置有出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把电机通电,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上齿圈和下齿圈转动,上齿圈和下齿圈分别带动上螺纹管和下螺纹管转动,上螺纹管和下螺纹管转动的同时使得左壳体和右壳体做相背运动,电机反向转动时,左壳体和右壳体做相对运动,可对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的封闭空间的宽度进行调节,通过气缸控制移动板、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下移动,可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右壳体和滑动柱的连接示意立体图;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齿轮、上齿圈和下齿圈的连接示意左视图;附图中标记:1、左壳体;2、右壳体;3、滑动柱;4、上支板;5、下支板;6、上螺纹管;7、下螺纹管;8、齿轮;9、移动板;10、底板;11、气缸;12、上滚珠轴承;13、下滚珠轴承;14、上螺纹杆;15、下螺纹杆;16、上齿圈;17、下齿圈;18、传动轴;19、左滑动板;20、右滑动板;21、可伸缩管;22、伸缩杆;23、左限位杆;24、右限位杆;25、上安装杆;26、下安装杆;27、左连接杆;28、右连接杆;29、防尘网;30、第二滚珠轴承;31、安装孔;32、出气孔;3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左内腔和右内腔,左壳体1右端和右壳体2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分别与左内腔和右内腔连通,左壳体1和右壳体2前后端均设置有方形连接孔;还包括滑动柱3、上支板4、下支板5、上螺纹管6、下螺纹管7、齿轮8、移动板9、底板10、电机33和气缸11,滑动柱3左端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滑动柱3右端与右壳体2左端连接,左壳体1右端设置有环形槽,滑动柱3左端伸入至环形槽内,上支板4顶端和下支板5底端分别与左壳体1内顶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右壳体2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管7右端分别插入至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并分别与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滚珠轴承12和下滚珠轴承13,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杆15左端分别螺装设置有上螺纹杆14和下螺纹杆15,上螺纹杆14和下螺纹杆15左端分别与上支板4和下支板5连接,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管7外侧分别设置有上齿圈16和下齿圈17,右壳体2右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左侧壁横向设置有连通孔,电机33安装在固定槽内,电机33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18,传动轴18左端穿过连通孔并与齿轮8右端连接,上齿圈16和下齿圈17均与齿轮8啮合,移动板9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内部分别可滑动设置有左滑动板19和右滑动板20,左滑动板19和右滑动板20顶端分别与左壳体1和右壳体2底端连接,移动板9底端设置有四组可伸缩管21,四组可伸缩管21底端均与底板10顶端连接,气缸11安装在底板10顶端中央区域,气缸11顶部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22,伸缩杆22顶端与移动板9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把电机通电,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左内腔和右内腔,左壳体(1)右端和右壳体(2)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分别与左内腔和右内腔连通,左壳体(1)和右壳体(2)前后端均设置有方形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柱(3)、上支板(4)、下支板(5)、上螺纹管(6)、下螺纹管(7)、齿轮(8)、移动板(9)、底板(10)、电机(33)和气缸(11),滑动柱(3)左端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滑动柱(3)右端与右壳体(2)左端连接,左壳体(1)右端设置有环形槽,滑动柱(3)左端伸入至环形槽内,上支板(4)顶端和下支板(5)底端分别与左壳体(1)内顶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右壳体(2)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管(7)右端分别插入至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并分别与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滚珠轴承(12)和下滚珠轴承(13),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杆(15)左端分别螺装设置有上螺纹杆(14)和下螺纹杆(15),上螺纹杆(14)和下螺纹杆(15)左端分别与上支板(4)和下支板(5)连接,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管(7)外侧分别设置有上齿圈(16)和下齿圈(17),右壳体(2)右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左侧壁横向设置有连通孔,电机(33)安装在固定槽内,电机(33)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18),传动轴(18)左端穿过连通孔并与齿轮(8)右端连接,上齿圈(16)和下齿圈(17)均与齿轮(8)啮合,移动板(9)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内部分别可滑动设置有左滑动板(19)和右滑动板(20),左滑动板(19)和右滑动板(20)顶端分别与左壳体(1)和右壳体(2)底端连接,移动板(9)底端设置有四组可伸缩管(21),四组可伸缩管(21)底端均与底板(10)顶端连接,气缸(11)安装在底板(10)顶端中央区域,气缸(11)顶部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22),伸缩杆(22)顶端与移动板(9)底端中央区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母线槽宽度与高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左内腔和右内腔,左壳体(1)右端和右壳体(2)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分别与左内腔和右内腔连通,左壳体(1)和右壳体(2)前后端均设置有方形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柱(3)、上支板(4)、下支板(5)、上螺纹管(6)、下螺纹管(7)、齿轮(8)、移动板(9)、底板(10)、电机(33)和气缸(11),滑动柱(3)左端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滑动柱(3)右端与右壳体(2)左端连接,左壳体(1)右端设置有环形槽,滑动柱(3)左端伸入至环形槽内,上支板(4)顶端和下支板(5)底端分别与左壳体(1)内顶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右壳体(2)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管(7)右端分别插入至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并分别与上转动孔和下转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滚珠轴承(12)和下滚珠轴承(13),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杆(15)左端分别螺装设置有上螺纹杆(14)和下螺纹杆(15),上螺纹杆(14)和下螺纹杆(15)左端分别与上支板(4)和下支板(5)连接,上螺纹管(6)和下螺纹管(7)外侧分别设置有上齿圈(16)和下齿圈(17),右壳体(2)右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左侧壁横向设置有连通孔,电机(33)安装在固定槽内,电机(33)左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18),传动轴(18)左端穿过连通孔并与齿轮(8)右端连接,上齿圈(16)和下齿圈(17)均与齿轮(8)啮合,移动板(9)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左滑动槽和右滑动槽内部分别可滑动设置有左滑动板(19)和右滑动板(20),左滑动板(19)和右滑动板(20)顶端分别与左壳体(1)和右壳体(2)底端连接,移动板(9)底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义平朱世峰赵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