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5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包括配电房的主体、地面、用于向主体内部输送冷风的进风结构、用于辅助主体内部进行通风循环的循环通风结构、用于对主体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一防潮结构、用于安装于配电柜的承载座以及用于对主体的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二防潮结构,所述主体位于地面上,且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进风结构安装于主体的一侧内外部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安装于主体的顶部以及内部远离于进风结构的一侧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配电房的通风循环散热效果较好,避免了热量积存在配电房的内部而影响到配电柜的正常工作,且对配电房的防潮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配电柜出现短路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
本技术涉及配电房
,具体为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
技术介绍
配电房,也称为配电室,是指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而在配电房中,一般安装有多个配电柜,在配电柜的工作中,需要散发处较多的热量,此时,就需要对配电房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但是,现有的配电房散热处理存在以下缺点:1、通风循环效果较差,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热量易积存在配电房的内部,久而久之,易影响到配电柜的正常工作。2、在对配电房进行通风散热处理时,配电房中易进入大量的潮湿空气,而这些潮湿空气进入至配电柜中会引发短路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包括配电房的主体、地面、用于向主体内部输送冷风的进风结构、用于辅助主体内部进行通风循环的循环通风结构、用于对主体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一防潮结构、用于安装于配电柜的承载座以及用于对主体的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二防潮结构,所述主体位于地面上,且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进风结构安装于主体的一侧内外部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安装于主体的顶部以及内部远离于进风结构的一侧处,所述第一防潮结构安装于主体内部两侧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承载座架设安装于地面上,所述第二防潮结构安装于承载座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第一风扇、导管以及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风扇固定安装于主体的内部一侧靠近于其底端处,且所述第一风扇的位置与通风口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导管为L型,所述导管的一端贯穿主体内部延伸至主体的外部,所述导管的L型转折端朝向主体的内部顶端,所述导管的顶部处设置有漏斗式的风罩,所述第一抽风机安装于风罩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部在导管处设置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的底部为开口式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包括第二风扇、第三风扇以及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二和第三风扇均固定安装于主体的内部顶端处,且所述第二风扇靠近于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三风扇远离于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二风扇的风向朝向于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的风向朝向于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抽风机安装于主体的内部一侧,且所述第二抽风机的位置与远离于第一风扇的通风口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潮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硅胶板,两个所述第一硅胶板分别固定安装于主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硅胶板的位置分别与第一风扇和第二抽风机相匹配,所述第一硅胶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潮结构包括第二硅胶板,所述第二硅胶板固定安装于承载座的底部,且所述承载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进风结构和循环通风结构,使得在对主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可以通过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一抽风机,配合通风口和导管,向主体的内部底端和顶端分别输送冷空气,同时,第二风扇和第三风扇工作,第二风扇可以将输送至主体内部顶端处的冷空气抽送至第三风扇处,而第三风扇可以将冷空气抽送至主体远离于第一风扇一侧的底端处,最后通过第二抽风机的工作,将换热后的空气抽送至主体的外部,完成通风循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主体内部的通风循环散热处理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防潮结构和第二防潮结构,使得在进行通风循环散热处理时,可以通过第一硅胶板和第二硅胶板对进入至主体内部潮湿空气的水分集中吸收,同时,通过主体内部的热量对第一硅胶板和第二硅胶板进行烘干,即可使得第一硅胶板和第二硅胶板可以重复使用,有效的提高了主体内部的防潮效果,避免了潮湿空气进入至配电柜的内部而造成短路,降低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承载座俯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抽风机安装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体;2、地面;3、承载座;4、通风口;5、第一风扇;6、导管;7、第一抽风机;8、风罩;9、防雨罩;10、第二风扇;11、第三风扇;12、第二抽风机;13、第一硅胶板;14、通风孔;15、第二硅胶板;16、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包括配电房的主体1、地面2、用于向主体1内部输送冷风的进风结构、用于辅助主体1内部进行通风循环的循环通风结构、用于对主体1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一防潮结构、用于安装于配电柜的承载座3以及用于对主体1的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二防潮结构,所述主体1位于地面2上,且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4,所述进风结构安装于主体1的一侧内外部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安装于主体1的顶部以及内部远离于进风结构的一侧处,所述第一防潮结构安装于主体1内部两侧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承载座3架设安装于地面2上,所述第二防潮结构安装于承载座3的底部。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第一风扇5、导管6以及第一抽风机7,所述第一风扇5固定安装于主体1的内部一侧靠近于其底端处,且所述第一风扇5的位置与通风口4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导管6为L型,所述导管6的一端贯穿主体1内部延伸至主体1的外部,所述导管6的L型转折端朝向主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导管6的顶部处设置有漏斗式的风罩8,所述第一抽风机7安装于风罩8的内部,使得在对主体1内部的进行散热处理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风扇5和第一抽风机7,即可通过第一风扇5配合通风口4,将主体1外部的冷空气输送至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而第一抽风机7则可以配合导管6将主体1外部的冷空气输送至主体1的内部顶端处;所述主体1的外部在导管6处设置有防雨罩9,所述防雨罩9的底部为开口式设计,避免了雨水进入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包括第二风扇10、第三风扇11以及第二抽风机12,所述第二和第三风扇11均固定安装于主体1的内部顶端处,且所述第二风扇10靠近于第一抽风机7,所述第三风扇11远离于第一抽风机7,所述第二风扇10的风向朝向于第三风扇11,所述第三风扇11的风向朝向于主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抽风机12安装于主体1的内部一侧,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包括配电房的主体(1)、地面(2)、用于向主体(1)内部输送冷风的进风结构、用于辅助主体(1)内部进行通风循环的循环通风结构、用于对主体(1)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一防潮结构、用于安装于配电柜的承载座(3)以及用于对主体(1)的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二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地面(2)上,且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4),所述进风结构安装于主体(1)的一侧内外部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安装于主体(1)的顶部以及内部远离于进风结构的一侧处,所述第一防潮结构安装于主体(1)内部两侧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承载座(3)架设安装于地面(2)上,所述第二防潮结构安装于承载座(3)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包括配电房的主体(1)、地面(2)、用于向主体(1)内部输送冷风的进风结构、用于辅助主体(1)内部进行通风循环的循环通风结构、用于对主体(1)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一防潮结构、用于安装于配电柜的承载座(3)以及用于对主体(1)的内部进行防潮处理的第二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地面(2)上,且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4),所述进风结构安装于主体(1)的一侧内外部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循环通风结构安装于主体(1)的顶部以及内部远离于进风结构的一侧处,所述第一防潮结构安装于主体(1)内部两侧靠近于其底端处,所述承载座(3)架设安装于地面(2)上,所述第二防潮结构安装于承载座(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配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第一风扇(5)、导管(6)以及第一抽风机(7),所述第一风扇(5)固定安装于主体(1)的内部一侧靠近于其底端处,且所述第一风扇(5)的位置与通风口(4)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导管(6)为L型,所述导管(6)的一端贯穿主体(1)内部延伸至主体(1)的外部,所述导管(6)的L型转折端朝向主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导管(6)的顶部处设置有漏斗式的风罩(8),所述第一抽风机(7)安装于风罩(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潮性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明尹步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星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