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51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插座,包括内壳体、软胶上盖、上端盖、软胶下盖、下端盖和连接组件;内壳体内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三脚插孔母座组件和USB母座组件;软胶上盖与软胶下盖分别安装在内壳体的上下两端;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安装在软胶上盖和软胶下盖上;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分别设有与三脚插孔母座组件和USB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连接组件的电源线一端分别与三脚插孔母座组件和USB母座组件电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组件的插头电连接;插头可拆卸地卡接在软胶上盖与软胶下盖的配合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携带,对电源线保护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
,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电源与其他电路接通。同时,作为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插座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现有的插座不便于携带,特别是携带的过程中对电源线的保护不足,由于电源线未被固定,在携带的过程中会经常受外力作用而被反复对折,而电源线在经历多次对折后容易断裂,进而降低了插座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卷绕电源线的便携式插座,目的是使得插座在携带的过程中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插座,包括内壳体、软胶上盖、上端盖、软胶下盖、下端盖和连接组件;所述内壳体呈中空筒状,所述内壳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端的内壁分别成型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软胶上盖叠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上端缘处,所述软胶上盖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软胶上盖沿所述第一通孔处的端缘全周成型有与所述内壳体上部的内壁配合的第一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的内壁上还成型有第三固定块;所述上端盖的下壁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配合的第二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二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上端盖的下壁设有位于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三脚插孔母座组件;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与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一插孔;所述软胶下盖上叠置有所述内壳体;所述软胶下盖的下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软胶下盖沿所述第二通孔的端缘全周成型有与所述内壳体下部的内壁配合的第三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的内壁上还成型有第四固定块;所述软胶下盖的上端缘与所述软胶上盖的下端缘配合,且在所述软胶下盖与所述软胶上盖的配合处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下端盖的上壁成型有与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配合的第四环形定位板;所述第四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四固定块配合的第四定位孔;所述下端盖上设有与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下部的USB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顺次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后分别与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所述USB母座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插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软胶上盖与所述软胶下盖的配合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壳体自上往下顺次包括第一锥台段、圆柱段和第二锥台段;所述第一锥台段呈锥台状,其外径自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圆柱段呈圆柱状;所述第二锥台段呈锥台状,其外径自上往下逐渐变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包括下壳体、盖板、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所述盖板与所述上端盖一体成型,所述盖板的下部成型有定位柱,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五定位孔;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设于所述下壳体内;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壳体的下部后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SB母座组件包括PCB板和两个USB母头;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两个所述USB母头安装在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为三脚插头,包括有圆柱状的地线引脚、板状的火线引脚和板状的零线引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胶上盖下端缘的外壁设有上固定耳;所述软胶下盖上端缘的外壁设有位于所述上固定耳下方的下固定耳;所述上固定耳与所述下固定耳上设有挂绳孔;所述上固定耳的侧壁上成型有供所述火线引脚插入的第一固定孔;所述下固定耳的侧壁上成型有供所述零线引脚插入的第二固定孔,所述上固定耳的下壁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下固定耳的上壁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围成供所述地线引脚插入的第三固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胶上盖的外壁设有第一防滑层和/或所述软胶下盖的外壁设有第二防滑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插头可拆卸地固定,极大地避免在携带的过程中插头受外力而相对于内壳体持续发生位移;相应的,两端分别接于插头与内壳体内部的电源线也被固定,使得电源线不会反复对折。2、使用软胶上盖和软胶下盖对外壳体进行固定,由于软胶质地较软、弹性复原力也较好,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软胶上盖与软胶下盖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3、在内壳体的上下两部分别设置三脚插孔母座组件和USB母座组件,丰富了本技术的电源插口类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二;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内壳体;11、第一过线孔;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第一锥台段;15、圆柱段;16、第二锥台段;2、软胶上盖;21、第一环形定位板;22、第一定位孔;23、第三固定块;24、上固定耳;241、第一固定孔;242、第一固定部;25、第一防滑层;3、上端盖;31、第二环形定位板;32、第二定位孔;33、第一插孔;4、软胶下盖;41、第三环形定位板;42、第三定位孔;43、第四固定块;45第二过线孔;46、下固定耳;461、第二固定孔;462、第二固定部;47、挂绳孔;48、第二防滑层;5、下端盖;51、第四环形定位板;52、第四定位孔;53、第二插孔6、连接组件;61、电源线;62、插头;621、地线引脚;622、火线引脚;623、零线引脚;7、三脚插孔母座组件;71、下壳体;72、盖板;73、火线端子;74、零线端子;75、地线端子;76、定位柱;77、第五定位孔;8、USB母座组件;81、PCB板;82、USB母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软胶上盖、上端盖、软胶下盖、下端盖和连接组件;/n所述内壳体呈中空筒状,所述内壳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端的内壁分别成型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n所述软胶上盖叠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上端缘处,所述软胶上盖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软胶上盖沿所述第一通孔处的端缘全周成型有与所述内壳体上部的内壁配合的第一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的内壁上还成型有第三固定块;/n所述上端盖的下壁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配合的第二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二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上端盖的下壁设有位于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三脚插孔母座组件;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与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一插孔;/n所述软胶下盖上叠置有所述内壳体;所述软胶下盖的下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软胶下盖沿所述第二通孔的端缘全周成型有与所述内壳体下部的内壁配合的第三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的内壁上还成型有第四固定块;所述软胶下盖的上端缘与所述软胶上盖的下端缘配合,且在所述软胶下盖与所述软胶上盖的配合处设有第二过线孔;/n所述下端盖的上壁成型有与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配合的第四环形定位板;所述第四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四固定块配合的第四定位孔;所述下端盖上设有与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下部的USB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二插孔;/n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顺次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后分别与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所述USB母座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插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软胶上盖与所述软胶下盖的配合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软胶上盖、上端盖、软胶下盖、下端盖和连接组件;
所述内壳体呈中空筒状,所述内壳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端的内壁分别成型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
所述软胶上盖叠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上端缘处,所述软胶上盖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软胶上盖沿所述第一通孔处的端缘全周成型有与所述内壳体上部的内壁配合的第一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的内壁上还成型有第三固定块;
所述上端盖的下壁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板配合的第二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二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上端盖的下壁设有位于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三脚插孔母座组件;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与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一插孔;
所述软胶下盖上叠置有所述内壳体;所述软胶下盖的下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软胶下盖沿所述第二通孔的端缘全周成型有与所述内壳体下部的内壁配合的第三环形定位板;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的内壁上还成型有第四固定块;所述软胶下盖的上端缘与所述软胶上盖的下端缘配合,且在所述软胶下盖与所述软胶上盖的配合处设有第二过线孔;
所述下端盖的上壁成型有与所述第三环形定位板配合的第四环形定位板;所述第四环形定位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四固定块配合的第四定位孔;所述下端盖上设有与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下部的USB母座组件配合的第二插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顺次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后分别与所述三脚插孔母座组件、所述USB母座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插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软胶上盖与所述软胶下盖的配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文胡胜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波罗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