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49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包括管体、开设于管体一端的插孔、及位于管体内片簧或冠簧,所述管体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管体靠近插孔的一端;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弹性包簧,在片簧插孔外壁增加弹性结构,使得复合插孔弹性结构更可固,有效解决了普通片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足的弊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
,尤其涉及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
技术介绍
现有电源用电连接器的插孔接触件主要采用片簧、冠簧及其复合结构,其中冠簧插孔接触可靠性较高,但装配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一般应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场合;而片簧结构插孔,由于其承载电流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在设备高压、低压电源接口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片簧插孔一般采用的工艺为冲压成型或机械加工成型,冲压成型的一般用于低压、低环境应力场合,机械加工(车削、铣削)成型的可用于高压、大电流、高环境应力的场合。而采用机械加工(车削、铣削)成型方式的普通片簧插孔一般采用铜合金(线或棒)车外形内孔、开槽、收口成型,经过电镀后作为电连接器插孔接触件使用,由于接触件开槽形成的悬臂梁收口成型后提供了接触所需的正压力,其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足最终可能导致接触不良,产生打火烧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在片簧插孔外壁增加弹性结构,使得复合插孔弹性结构更可固,有效解决了普通片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足的弊病。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包括管体、开设于管体一端的插孔、及位于管体内片簧或冠簧,所述管体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管体靠近插孔的一端;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弹性包簧。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包簧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簧体、及开设于簧体侧面的开口,所述开口从簧体的一端延伸至簧体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截面呈“ㄣ”字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外侧呈圆台状结构,环形槽底面的横截面与管体外侧的横截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包簧的轴向长度小于环形槽的轴向长度。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保留普通片簧的优点,即有效接触长度大、承载电流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有效解决普通片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足的弊病,增加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本复合插孔结构在片簧插孔外壁上留出适当尺寸的环形槽,经开槽、收口成型,经过电镀后作为复合插孔接触件一部分备用,将弹性包簧通过工装或专用设备套入插孔接触件外壁并送入环形槽内,再经过预插工序稳定尺寸与插拔力,经过自然时效后作为连接器的插孔接触件使用;2、可推广应用于需要进行电能传输连接的场合,如新能源汽车、舰船电源设备、光伏电能设备、核能设备、通信基站电源设备等。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包簧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管体的剖视图。图中:1、管体;2、插孔;3、环形槽;4、弹性包簧;5、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弹性包簧4的复合插孔2接触件(可应用于BNC连接器),包括管体1、开设于管体1一端的插孔2、及位于管体1内片簧或冠簧,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在管体1外侧开设有环形槽3,环形槽3位于管体1靠近插孔2的一端,也就是内嵌片簧一侧,通过在环形槽3内嵌设弹性包簧4实现。弹性包簧4的设计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簧体、及开设于簧体侧面的开口5,开口5从簧体的一端延伸至簧体的另一端。使簧体具有从内到外、可径向撑开的效果,并能通过自身金属材料具有弹性的特点,进行恢复。为了在设计开口5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弹性包簧4的结构强度,同时控制弹力,本实施例将开口5设计成截面呈“ㄣ”字型结构,包裹性强。由于管体1的外侧呈圆台状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将环形槽3底面的横截面与管体1外侧的横截面平行,方便装配的同时,也保证了结构两处配合的紧密性。且弹性包簧4的轴向长度小于环形槽3的轴向长度,在安装、使用时,为弹性包簧4预留了轴向空间和间隙,既方便套入,由提供了充分的径向弹性形变空间。本实施例利用弹性包簧4自身弹性使得弹性包簧4与管体1环形槽3内壁贴合,形成弹性接触,且槽宽限制其在有限的轴向空间伸缩和移动,当插针插入时,弹性包簧4弹性包裹在管体1外圆表面,同时管体1自身经过开槽收口形成的弹性使之与配合插接的插头外圆面紧密贴合,形成良好接触;插针拔出时,弹性包簧4与管体1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始形状和尺寸。弹性包簧4可以采用铍青铜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冲压成型。从图1中看,由于开口5中间的结构与弹性包簧4两个端面相对平行,因此在被弹性撑开或缩紧时,能够保持自身的形状,开口的两侧壁可以保持相对的限位,如抵触、贴合,这样在电镀或振动盘上自动上料时,该处结构不会缠绕在一起,影响正常生产加工或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包括管体、开设于管体一端的插孔、及位于管体内片簧或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管体靠近插孔的一端;/n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弹性包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包括管体、开设于管体一端的插孔、及位于管体内片簧或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管体靠近插孔的一端;
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弹性包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弹性包簧的复合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包簧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簧体、及开设于簧体侧面的开口,所述开口从簧体的一端延伸至簧体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茂涛陈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永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