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及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44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及塑壳断路器,属于断路器结构领域,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由支架、外围边、上遮罩面组合形成,支架底部封闭、上部配置有安装平面,安装平面的四周设有内围边,内围边设有与线路板的插接座适应的开口。外围边扣置于内围边的外侧,上遮罩面与安装平面相对设置并与外围边接触配合遮蔽安装平面的上方;上遮罩面上设有可供线路板上的操作结构穿出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线路板的所在空间独立化,有效防止分闸动作所产生的裹挟有微型金属微粒的气流涌至线路板附件并附着在线路板上、影响线路板的绝缘性能,确保线路板不受分闸、合闸动作影响、实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及塑壳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其背部的线路板进行封闭式保护的防护结构以及采用该防护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设置有线路板的断路器,例如塑壳漏电断路器、万能式断路器、框架式断路器等,其线路板均安装于断路器的底座上或固定于塑料罩中。线路板呈开放式或半开放式敞开,当断路器在大电流下分闸时,由于动、静触头在分闸瞬间接触电阻突然变大导致温度骤升,动、静触点接触部分会被高温烧毁并气化。触点气化产生的微型金属颗粒会被气压喷向产品内部的各处。微型金属颗粒会覆盖到线路板的表面,致使元器件之间的绝缘性能降低。在通电情况下,元器件容易出现短路造成产品的误动作,严重的还会烧坏元器件,造成断路器的漏电保护等功能失效、进而危害用户的用电安全。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及塑壳断路器,对线路板部分进行全封闭式的有效防护、避免分闸动作产生的金属颗粒附着到线路板上影响线路板的正常性能,使断路器得以正常工作、保障用电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下简称第一类防护结构)如下:包括支架,其底部封闭,其上部配置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平面,其上部与底部之间配置有一定高度;所述安装平面的四周设有内围边,所述内围边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所配合的线路板上的插接座的宽度相适应的安装开口;外围边,被配置于断路器的面罩或中盖的内侧,其形状、大小与安装平面相适应,外围边扣置于内围边的外侧且其内侧壁与内围边的外侧壁间隙配合设置;上遮罩面,被配置于断路器的面罩或中盖上,其与安装平面相对设置并与外外围边接触配合将安装平面的上方遮蔽;上遮罩面上开设有可供线路板上的按钮、拨柄等操作结构穿出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外围边的高度不小于内围边高度。通过上述结构,内围边、外围边、支架三者配合形成与断路器内部空间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从而避免中盖与基座之间的内部空间或面罩与基座(无中盖)之间的空气流通至线路板所在空间中,进而有效防止因分闸动作产生的微型金属粒在气压作用附着到线路板上,确保线路板的正常工作。并且,上述技术方案还通过设置上遮罩面与外围边配合,使线路板与外界隔离,降低线路板受到的外界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安装平面的四周中的三处侧面上设有内围边、与未设置围边的侧面相邻的内围边边沿上凸出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同其对侧的内围边边沿之间或所述凸台同其对侧的内围边边沿上的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所配合的线路板上的插接座的宽度相适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台结构控制未设置内围边一侧的开口的大小,使其与所安装的线路板的插接座的宽度相适应,可在线路板安装于支架上以后,插接座与围边或凸台之间接触配合、紧密相贴,该处间隙被压缩至最小、实现该侧封堵、降低微型金属粒从该处进入与线路板接触。以及,本专利技术之所以采用凸台结构方式,其优势在于凸台可与内围边一体成型加工,进而免去于加工成型的内围边上再次加工的不便,并且,也能够避免因开槽或开口加工所存在的加工误差导致该处间隙被扩大、而导致该侧密封性不足的情况发生。总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实现插接座安装的同时,确保安装处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外围边被配置于所述中盖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内围边与外围边之间的间隙为0.1~0.5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指示按钮的安装槽,所述支架的侧壁开设有连通至安装槽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于支架的侧壁上的开口通过一形状与开口相适配的挡板配合封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底座插接配合的插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还包括抵压部,与外围边一同被配置于中盖或面罩上,其与支架底部的插脚抵压配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线圈、动静铁芯、传动钩的腔体,所述安装线圈、动静铁芯、传动钩与线路板组合形成漏电脱扣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下称第二类防护结构),不同于上述结构,其采用罩式的结构设计,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罩体,其长度方向上的四周封闭而顶部设有L形开口,L形开口由主开口和侧开口垂直互通形成,其内部配置有用于固定线路板的固定结构、底部附近设置有用于安装脚;防护盖,被配置用于封闭罩体上的L形开口,包括分别对应主开口的主盖体和垂直于侧开口的设有梳状槽侧盖体,其还配置有与罩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罩体与防护盖相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不同于前述的横式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防护结构在水平面上所占用空间小、能够安装于断路器中水平方向安装空间有限、而竖直方向安装空间较为富裕的空间使用。为简化零件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上述第二类防护结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罩体的底部亦设有开口,该开口用于与断路器的底面或侧面接触配合而封闭。为便于安装,上述第二类防护结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固定结构为沿柱形罩体长度方向的内侧壁设置的导槽,所述导槽的数量最好为2个且2个导槽相对设置。为便于引入传感器的导线,上述第二类防护结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L形开口上还设有走线缺口,所述防护盖上设有与走线缺口相对的遮挡凸起。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结构具体如下:包括基座、面罩、中盖、脱扣器部件、脱扣器线路板、导线束组、漏电信号检测放大线路板,以及上述两类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脱扣器部件装设于第一类防护结构的支架内部的腔体中,支架通过其底部的插脚插接于基座上;脱扣器线路板安装于支架上部的安装平面上;漏电信号检测放大线路板安装于第二类防护结构中,罩体通过其底部的安装角固定连接于基座上;所述漏电信号检测放大线路板上的插接座与脱扣器线路板插接座上之间通过导线束组插拔电连接;所述外围边设于中盖底面上、所述上遮罩面位于面罩底面,所述中盖、面罩依次盖合于基座上。上述技术方案将塑壳断路器的漏电脱扣保护结构所需的线路结构分配至两块线路板上,通过分割的方式将原有大体积的线路板分散分配至小空间中,并通过防护结构将线路板进行封闭,在设置防护结构保护线路板来提高线路板防护等级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防护结构过多占用断路器内部空间的情形发生。此外,本专利技术将不同的功能分配至不同的线路板上,不仅降低了线路板同时损坏的风险,也降低了线路板损坏后需更换时的维修成本。上述结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第一类防护结构与第二类防护结构相邻设置且其用于安装插接座的出线口一侧相对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使两块线路板十分贴近、既便于用导线束组进行插接配合,同时也便于缩小安装线路板所需的空间、减少对断路器内部不必要的空间占用、优化空间使用。上述结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第一类防护结构横跨设置于装设于基座上的操作机构的上方,以便于脱扣器部件控制操作机构断开断路器中连通的回路、也能够节省零件的使用。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其底部封闭,其上部配置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平面,其上部与底部之间配置有一定高度;所述安装平面的四周设有内围边,所述内围边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所配合的线路板上的插接座的宽度相适应的安装开口;/n外围边,被配置于断路器的面罩或中盖的内侧,其形状、大小与安装平面相适应,外围边扣置于内围边的外侧且其内侧壁与内围边的外侧壁间隙配合设置;/n上遮罩面,被配置于断路器的面罩或中盖上,其与安装平面相对设置并与外围边接触配合将安装平面的上方遮蔽;上遮罩面上开设有可供线路板上的操作结构穿出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其底部封闭,其上部配置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平面,其上部与底部之间配置有一定高度;所述安装平面的四周设有内围边,所述内围边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所配合的线路板上的插接座的宽度相适应的安装开口;
外围边,被配置于断路器的面罩或中盖的内侧,其形状、大小与安装平面相适应,外围边扣置于内围边的外侧且其内侧壁与内围边的外侧壁间隙配合设置;
上遮罩面,被配置于断路器的面罩或中盖上,其与安装平面相对设置并与外围边接触配合将安装平面的上方遮蔽;上遮罩面上开设有可供线路板上的操作结构穿出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边的高度不小于内围边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平面的四周中的三处侧面上设有内围边、与未设置围边的侧面相邻的内围边边沿上凸出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同其对侧的内围边边沿之间或所述凸台同其对侧的内围边边沿上的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所配合的线路板上的插接座的宽度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边与外围边之间的间隙为0.1~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指示按钮的安装槽,所述支架的侧壁开设有连通至安装槽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于支架的侧壁上的开口通过一形状与开口相适配的挡板配合封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底座插接配合的插脚;或还包括抵压部,与外围边一同被配置于中盖或面罩上,其与支架底部的插脚抵压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腔体。


8.一种全封闭式线路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其长度方向上的四周封闭而顶部设有L形开口,L形开口由主开口和侧开口垂直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王砚波莫洪春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