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4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包括外壳、静触点、第二接电板和固定机构,通过在种动静触点结构开关的外壳内部设置了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进行弹性支撑,在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只需将外壳插入至外部所需安装的插孔内,且插孔内部设置有卡槽,插入时挤压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收缩,且通过支撑机构将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进行推出,通过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的卡扣与外部插孔内部的卡槽进行扣接,即可对其进行安装固定,且只需同时按下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的按压钮即可将外壳进行拔出,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静触点结构
本技术涉种动静触点开关及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动静触点结构。
技术介绍
开关通过对动触电与静触点进行连接,使电路进行接通,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现有的动静触点结构开关一般采用嵌入方式进行安装,然后通过螺栓进行锁固,安装操作复杂,为增加开关的安装固定效果,一般需要通过两个以上的螺栓对其进行锁固,操作繁琐,不便于对其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动静触点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动静触点结构,该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机构,所述外壳顶端中部与按压杆相互插接,所述按压杆底端与弹簧片相连接,所述按压杆外侧底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外壳弹性连接,所述弹簧片右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接电板相互锁固,所述外壳内部底端设置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左端与第二接电板相互焊接,所述第一接电板和第二接电板底端均贯穿外壳进行伸出,所述外壳内部外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相互锁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机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内侧通过第二弹簧与支撑机构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相互锁固。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外管、固定块、直管、插槽和直杆,所述外管底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直管右端与外管相互插接,所述直管内部右端开设有插槽,所述直杆左端伸入至外管内,且直杆左端与插槽相互插接,所述直管左端和直杆右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相互焊接,所述固定块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相互锁固。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板包括支板、按压钮和卡扣,所述支板左侧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按压钮和卡扣,所述按压钮左端嵌入至外壳左侧壁内,且卡扣贯穿外壳左端进行伸出,所述支板右端与直管相互焊接。优选的,所述按压杆和静触点分别设置于外壳上下两侧中部,且按压杆底端和静触点呈竖直对齐。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结构一致,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呈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直管表面呈光滑状,且外管内壁与直管贴合。优选的,所述直杆表面呈光滑状,且插槽内壁与直杆贴合。优选的,所述卡扣底端面呈倾斜状,且卡扣由上至下向内倾斜。优选的,所述按压钮采用PVC塑料材质。优选的,所述支板和卡扣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动静触点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技术所述一种动静触点结构,通过在种动静触点结构开关的外壳内部设置了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进行弹性支撑,在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只需将外壳插入至外部所需安装的插孔内,且插孔内部设置有卡槽,插入时挤压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收缩,且通过支撑机构将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进行推出,通过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的卡扣与外部插孔内部的卡槽进行扣接,即可对其进行安装固定,且只需同时按下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的按压钮即可将外壳进行拔出,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内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机构内部结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壳-1、按压杆-2、弹簧片-3、第一弹簧-4、第一接电板-5、静触点-6、第二接电板-7、固定机构-8、支撑机构-81、左固定板-82、右固定板-83、第二弹簧-84、外管-811、固定块-812、直管-813、插槽-814、直杆-815、支板-821、按压钮-822、卡扣-8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包括外壳1和固定机构8,外壳1顶端中部与按压杆2相互插接,按压杆2底端与弹簧片3相连接,按压杆2外侧底端通过第一弹簧4与外壳1弹性连接,弹簧片3右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接电板5相互锁固,外壳1内部底端设置有静触点6,静触点6左端与第二接电板7相互焊接,第一接电板5和第二接电板7底端均贯穿外壳1进行伸出,外壳1内部外侧安装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按压杆2和静触点6分别设置于外壳1上下两侧中部,且按压杆2底端和静触点6呈竖直对齐,使按压杆2下压弹簧片3,使弹簧片3与静触点6接触,使电路连接。请参阅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固定机构8包括支撑机构81、左固定板82、右固定板83和第二弹簧84,支撑机构81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且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内侧通过第二弹簧84与支撑机构81弹性连接,支撑机构81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结构一致,且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呈左右对称设置,通过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对外壳1与外部安装位置进行扣接固定。请参阅图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动静触点结构,支撑机构81包括外管811、固定块812、直管813、插槽814和直杆815,外管811底端焊接有固定块812,直管813右端与外管811相互插接,直管813内部右端开设有插槽814,直杆815左端伸入至外管811内,且直杆815左端与插槽814相互插接,直管813左端和直杆815右端分别与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相互焊接,固定块812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直管813表面呈光滑状,且外管811内壁与直管813贴合,对外管81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进而对左固定板82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直杆815表面呈光滑状,且插槽814内壁与直杆815贴合,对直杆81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进而对右固定板8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请参阅图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左固定板82包括支板821、按压钮822和卡扣823,支板821左侧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按压钮822和卡扣823,按压钮822左端嵌入至外壳1左侧壁内,且卡扣823贯穿外壳1左端进行伸出,支板821右端与直管813相互焊接,卡扣823底端面呈倾斜状,且卡扣823由上至下向内倾斜,使外壳1插入时卡扣823挤压外部物体向内进行收缩,按压钮822采用PVC塑料材质,不易损坏,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支板821和卡扣82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且不易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端中部与按压杆(2)相互插接,所述按压杆(2)底端与弹簧片(3)相连接,所述按压杆(2)外侧底端通过第一弹簧(4)与外壳(1)弹性连接,所述弹簧片(3)右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接电板(5)相互锁固,所述外壳(1)内部底端设置有静触点(6),所述静触点(6)左端与第二接电板(7)相互焊接,所述第一接电板(5)和第二接电板(7)底端均贯穿外壳(1)进行伸出;/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8),所述外壳(1)内部外侧安装有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支撑机构(81)、左固定板(82)、右固定板(83)和第二弹簧(84),所述支撑机构(81)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且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内侧通过第二弹簧(84)与支撑机构(81)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构(81)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端中部与按压杆(2)相互插接,所述按压杆(2)底端与弹簧片(3)相连接,所述按压杆(2)外侧底端通过第一弹簧(4)与外壳(1)弹性连接,所述弹簧片(3)右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接电板(5)相互锁固,所述外壳(1)内部底端设置有静触点(6),所述静触点(6)左端与第二接电板(7)相互焊接,所述第一接电板(5)和第二接电板(7)底端均贯穿外壳(1)进行伸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8),所述外壳(1)内部外侧安装有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支撑机构(81)、左固定板(82)、右固定板(83)和第二弹簧(84),所述支撑机构(81)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且左固定板(82)和右固定板(83)内侧通过第二弹簧(84)与支撑机构(81)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构(81)底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互锁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动静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1)包括外管(811)、固定块(812)、直管(813)、插槽(814)和直杆(815),所述外管(811)底端焊接有固定块(812),所述直管(813)右端与外管(811)相互插接,所述直管(813)内部右端开设有插槽(814),所述直杆(815)左端伸入至外管(811)内,且直杆(815)左端与插槽(814)相互插接,所述直管(813)左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鑫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