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子军专利>正文

一种古琴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39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古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琴底板结构。一种古琴底板结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若干横向槽,所述的横向槽互相平行。通过在古琴底板上增加若干横向槽降低底板纵向硬度,从而调整古琴的固有频率,改进古琴的音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琴底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古琴
,具体涉及一种古琴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诗词文赋都中有琴的身影。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古琴的主要部件为面板和底板,面板和底板组成了古琴的共鸣体声振系统,因此,面板与底板的结构及材质是决定古琴音质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现阶段古琴制作工艺中,研究多局限于面板及底板的材质,而对面板或者底板的结构却很少涉及,因此对于古琴结构特别是共鸣系统的实质性研究和改进非常少,古琴底板为木质材料纵向制造,木质材料的强度特性是各向异性的,木材不同,纵向的杨氏模量是横向的几倍不等,而底板在调节古琴整体的几个固有频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底板表面光滑,声音反射比较单调,使制作的古琴音色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古琴底板结构,通过在古琴底板上增加若干横向槽降低底板纵向硬度,从而调整古琴的固有频率,进而改进古琴的音色。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琴底板结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若干横向槽,所述的横向槽互相平行。具体的,与所述的横向槽相垂直设置有若干纵向槽,所述的横向槽与所述的纵向槽形成网格状。具体的,所述的横向槽均为长条形。具体的,所述的纵向槽均为长条形。古琴由面板和底板两部分组成,面板在上,一般是杉木或者桐木,木质通透性比较好。底板在下,一般为梓木,硬度较高,主要起支撑作用。古琴成品是一个狭长形的箱状结构,那么它的第一阶固有频率的振型为纵向一弯,像扁担那样振动。如果第一阶固有频率与低音一弦(65Hz)的激励频率相近,则效果最好。原来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琴头留项实,在琴尾也要留一个实心的部位,通过增加两端的重量来调整纵向一弯(类似扁担)的固有频率。但这样一来,琴头和琴尾的实心部位就不能响应高频振动了。为此,我们在琴头和琴尾把实心部位削薄做成高频音池,使得高音响应增加,但是此种具有高频音池的结构势必带来古琴两端重量减少,从而影响纵向一弯(类似扁担)的固有频率,这时,就需要在底板上挖垂直于古琴纵向中心线的横向槽,降低底板纵向硬度,从而调整古琴的固有频率。古琴底板为木质材料纵向制造,木质材料的强度特性是各向异性的,木材不同,纵向的杨氏模量是横向的几倍不等,而底板在调节古琴整体的几个固有频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技术在底板上挖了一些或横向的平行的横向槽或者纵向槽与横向槽形成网格状,使得底板纵向的强度发生一定的改变,通过改变横向槽的数量,位置和间隔,从而调节底板的纵向强度,以及纵向和横向强度的比例。从而调节古琴整体的几个固有频率振型,改进古琴的音色。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古琴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古琴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古琴底板结构的示意图,该古琴底板结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若干横向槽1,所述的横向槽1互相平行。所述的横向槽1均为长条形。底板表面光滑,声音反射比较单调,这些横向的平行的横向槽,使得底板纵向的强度发生一定的改变,通过改变横向槽的数量,位置和间隔,从而调节底板的纵向强度,以及纵向和横向强度的比例。从而调节古琴整体的几个固有频率振型,改进古琴的音色,同时底板的强度不受影响。中国古琴是三分损益律,音乐是一种数学规则的声音排列,底板规则排列的横向横向槽会带来更好的音色,降低底板纵向硬度,从而调整古琴的固有频率。本技术构思精巧,结合了科学理论对古琴作出了非常大的改进,在传统的古琴行业具有很大的突破,对古琴在现今文化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指导意义。实施例2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了的古琴底板结构如图2所示,该底板上与所述的横向槽1相垂直设置有若干纵向槽2,所述的横向槽1与所述的纵向槽2形成网格状。所述的纵向槽2均为长条形。其原理与实施例相同。由于古琴制作是使用人工挖设,在实际制作古琴的过程中,可能其横向槽的形状结构不那么规则,有可能边缘会不太明显,可根据经验进行调音,并设定横向槽或者纵向槽的数量、间距及深度,但是其只要形成与本技术相同构思的方案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琴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若干横向槽(1),所述的横向槽(1)互相平行,与所述的横向槽(1)相垂直设置有若干纵向槽(2),所述的横向槽(1)与所述的纵向槽(2)形成网格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琴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若干横向槽(1),所述的横向槽(1)互相平行,与所述的横向槽(1)相垂直设置有若干纵向槽(2),所述的横向槽(1)与所述的纵向槽(2)形成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宋子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