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34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所述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设置在楼顶板下方,且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底部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上插设有进烟管道,且进烟管道一侧连接有吸烟管道,所述吸烟管道一侧连接有烟气输送管。该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通过在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底部的进烟口上设置四个进烟管道,从而可以将进烟管道与烟气输送管进行连接,分别对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烟气采集,使吸烟管道内部的风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将火灾烟气带入到烟气输送管的内部,通过烟气输送管、吸烟管道和进烟管道进入到进烟口的内部,由此加快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的感应速度,一定程度减小火灾的严重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工程设备
,具体为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与诸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它不仅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机械、电子、建筑、信息、心理、生理等多种自然科学学科,还涉及法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灾害学等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学科;消防工程专业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增强理论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的无线火灾报警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楼顶板上,且两个相邻的无线火灾报警器之间安装距离较远,无线火灾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又固定,待无线火灾报警器感应到烟雾时火灾已经发生到一定程度,增加了后续灭火的压力,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线火灾报警器感应烟气不及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所述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设置在楼顶板下方,且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底部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上插设有进烟管道,且进烟管道一侧连接有吸烟管道,所述吸烟管道一侧连接有烟气输送管,且烟气输送管底部设置有吸烟口,所述烟气输送管外壁设置有抱箍,且抱箍与楼顶板相连接,所述吸烟管道内壁设置有风机外壳,且风机外壳内部设置有风机,并且风机后端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内部插设有螺丝。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螺纹,且安装座下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优选的,所述吸烟管道内壁设置有插块,其插块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上插设有转轴,并且转轴外壁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风机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设置有转轴,并且转轴与固定块构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丝位于防护盖内部,且防护盖内壁设置有海绵块,并且海绵块与螺丝表面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通过在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底部的进烟口上设置四个进烟管道,从而可以将进烟管道与烟气输送管进行连接,分别对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烟气采集,使吸烟管道内部的风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将火灾烟气带入到烟气输送管的内部,通过烟气输送管、吸烟管道和进烟管道进入到进烟口的内部,由此加快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的感应速度,一定程度减小火灾的严重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风机外壳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抱箍,2、楼顶板,3、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4、安装座,5、烟气输送管,6、吸烟管道,7、进烟管道,8、进烟口,9、固定块,10、吸烟口,11、开口,12、限位块,13、转轴,14、插块,15、风机,16、过滤网,17、风机外壳,18、螺丝,19、防护盖,20、海绵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设置在楼顶板2下方,且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底部设置有进烟口8,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底部开设有进烟口8,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座4,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与安装座4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且安装座4内部插设有螺丝18,安装座4与楼顶板2通过螺丝18进行连接;螺丝18位于防护盖19内部,螺丝18与防护盖19不接触,且防护盖19内壁设置有海绵块20,防护盖19与海绵块20通过胶水固定,海绵块20上可以浸湿一些润滑油,通过海绵块20与螺丝18的接触,避免螺丝18生锈,难从安装座4上拆卸下来,并且海绵块20与螺丝18表面贴合;安装座4上开设有螺纹,且安装座4下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19;进烟口8上插设有进烟管道7,进烟口8上插设有四个进烟管道7,从而可以对四个方向的烟气进行感应,且进烟管道7一侧连接有吸烟管道6,进烟管道7左侧套设有吸烟管道6,吸烟管道6内壁设置有插块14,吸烟管道6与插块14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其插块14上开设有开口11,插块14与开口11为一体连接,且开口11上插设有转轴13,并且转轴13外壁设置有限位块12,转轴13与限位块12焊接固定,通过转动转轴13带动限位块12呈横向状态,可以使限位块12卡在开口11外壁,由此使转轴13与插块14固定住,完成对吸烟管道6与风机外壳17的安装,同时也方便拆卸和维护;吸烟管道6一侧连接有烟气输送管5,吸烟管道6左侧插设有烟气输送管5,且烟气输送管5底部设置有吸烟口10,烟气输送管5与吸烟口10为螺纹连接,烟气输送管5底部等间距分布有7个吸烟口10,从而可以提高烟气感应的速度,烟气输送管5外壁设置有抱箍1,且抱箍1与楼顶板2相连接,抱箍1与楼顶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吸烟管道6内壁设置有风机外壳17,吸烟管道6与风机外壳17可以进行拆卸,方便对风机外壳17进行维修和清理,且风机外壳17内部设置有风机15,风机外壳17与风机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风机15后端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与风机外壳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风机外壳1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9,风机外壳17与固定块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固定块9上设置有转轴13,并且转轴13与固定块9构成转动连接;该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通过在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底部的进烟口8上设置四个进烟管道7,从而可以将进烟管道7与烟气输送管5进行连接,分别对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烟气采集,使吸烟管道6内部的风机15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将火灾烟气带入到烟气输送管5的内部,通过烟气输送管5、吸烟管道6和进烟管道7进入到进烟口8的内部,由此加快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的感应速度,一定程度减小火灾的严重程度。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时,首先将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安装到楼顶板2上,安装时使用螺丝18拧进安装座4的内部与楼顶板2连接,这时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则被固定好,将螺丝18拧紧后,取出防护盖19,在防护盖19内壁的海绵块20上滴入几滴润滑油,接着将防护盖19与安装座4螺纹连接,使海绵块20与螺丝18底部接触,将防护盖19拧紧后,取出吸烟管道6,将风机外壳17放入吸烟管道6的内部,并使风机外壳17外壁上的转轴13插入到吸烟管道6内壁的插块14的开口11中,接着转动转轴13,使转轴13上的限位块12呈横向状态,限位块12将转轴13卡在开口11的内部,无法脱离,将风机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设置在楼顶板(2)下方,且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底部设置有进烟口(8),所述进烟口(8)上插设有进烟管道(7),且进烟管道(7)一侧连接有吸烟管道(6),所述吸烟管道(6)一侧连接有烟气输送管(5),且烟气输送管(5)底部设置有吸烟口(10),所述烟气输送管(5)外壁设置有抱箍(1),且抱箍(1)与楼顶板(2)相连接,所述吸烟管道(6)内壁设置有风机外壳(17),且风机外壳(17)内部设置有风机(15),并且风机(15)后端设置有过滤网(16)。/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设置在楼顶板(2)下方,且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底部设置有进烟口(8),所述进烟口(8)上插设有进烟管道(7),且进烟管道(7)一侧连接有吸烟管道(6),所述吸烟管道(6)一侧连接有烟气输送管(5),且烟气输送管(5)底部设置有吸烟口(10),所述烟气输送管(5)外壁设置有抱箍(1),且抱箍(1)与楼顶板(2)相连接,所述吸烟管道(6)内壁设置有风机外壳(17),且风机外壳(17)内部设置有风机(15),并且风机(15)后端设置有过滤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火灾报警器主体(3)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内部插设有螺丝(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九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