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99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元件,电子元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电子元件之间设置有通孔,电子元件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通槽,散热通槽上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底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均焊接有齿轮,转动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有益效果: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到冷凝管上去,通过散热风扇和散热通槽对温度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进行快速散热,提高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效率,此装置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水源热泵的
,具体为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海水源热泵作为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为能源的新型制冷取暖方式,海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同水源热泵相比,两者都是利用地球表面的浅层水源。只是海水源热泵顾名思义是利用地球表面海洋水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能源,通过热泵技术,采取少量的高位能源输入,实现低位能向高位能的转化的一种技术,而海水源热泵具有自身的温度控制系统。现有海水源热泵在温度控制时需要用到很多的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海水源热泵进行多方位的散热,从而导致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电子元件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电子元件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通槽,所述散热通槽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焊接有齿轮,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固定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蜗杆。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分别位于壳体的上下两侧面,且分别插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通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壳体的内侧底部。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侧设置有防护滤网,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顶部上。优选的所述散热通槽为矩形框架型结构,所述散热通槽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壳体的侧面。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表面设置有阻尼垫片,所述阻尼垫片为橡胶层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板上,所述散热孔上设置有防尘滤网,所述蜗杆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到冷凝管上去,通过散热风扇和散热通槽对温度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进行快速散热,提高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效率,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息判断壳体内温度的高低,同时微型电机的转动,加上蜗杆与齿轮之间的配合,使得固定轴上的转动板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散热通槽开口的大小来进行散热,来保持温度控制装置预定的温度,此装置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通槽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蜗杆与齿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电子元件2;冷凝管3;连接管31;通孔32;散热风扇4;防护罩41;温度传感器5;散热通槽6;转动板61;固定轴62;齿轮63;阻尼垫片64;散热孔65;防尘滤网66;微型电机7;蜗杆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子元件2,电子元件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冷凝管3,冷凝管3之间焊接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分别位于壳体1的上下两侧面,且分别插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连接管3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制造更多的冷气,连接管31与电子元件2之间开设有通孔32,通孔32为圆柱形结构,通孔32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壳体1的内侧底部,冷凝管3的冷气通过通孔32对电子元件2进行散热。电子元件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散热风扇4的型号为EC2589,散热风扇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41,防护罩4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滤网,散热风扇4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顶部上,散热风扇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的型号为TS200,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散热通槽6,散热通槽6为矩形框架型结构,散热通槽6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壳体1的侧面,散热通槽6上活动连接有转动板61,转动板61的底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62,固定轴6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壳体1转动连接。固定轴62的两端均焊接有齿轮63,转动板61的表面粘接有阻尼垫片64,阻尼垫片64为橡胶层结构,阻尼垫片64可以使得转动板61很好的固定在散热通槽6上,转动板61上开设有散热孔65,散热孔65为圆柱形结构,散热孔65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板61上,散热孔65上设置有防尘滤网66,壳体1的内部靠近固定轴6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7,微型电机7的型号为4IK25GN-C/4GN20K,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焊接有蜗杆71,蜗杆71与齿轮63之间相互啮合。工作原理:实际使用时,该装置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2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到冷凝管3上去,通过电子元件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冷凝管3,冷凝管3之间焊接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与电子元件2之间开设有通孔32,利用散热风扇4和散热通槽6对温度控制装置的电子元件进行快速散热,提高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散热效率;散热风扇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根据温度传感器5的信息判断壳体1内温度的高低,同时通过散热通槽6上活动连接有转动板61,转动板61的底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62,固定轴62的两端均焊接有齿轮63,转动板61上开设有散热孔65,壳体1的内部靠近固定轴6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7,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焊接有蜗杆71,利用微型电机7的转动,加上蜗杆71与齿轮63之间的配合,使得固定轴62上的转动板61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散热通槽6开口的大小来进行散热,来保持温度控制装置预定的温度,此装置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子元件(2),所述电子元件(2)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凝管(3),所述冷凝管(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与电子元件(2)之间设置有通孔(32),所述电子元件(2)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风扇(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通槽(6),所述散热通槽(6)上设置有转动板(61),所述转动板(61)的底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62),所述固定轴(62)的两端均焊接有齿轮(63),所述转动板(61)上开设有散热孔(65),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固定轴(62)的两端均设置有微型电机(7),所述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蜗杆(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子元件(2),所述电子元件(2)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凝管(3),所述冷凝管(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与电子元件(2)之间设置有通孔(32),所述电子元件(2)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风扇(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通槽(6),所述散热通槽(6)上设置有转动板(61),所述转动板(61)的底部活动插接有固定轴(62),所述固定轴(62)的两端均焊接有齿轮(63),所述转动板(61)上开设有散热孔(65),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固定轴(62)的两端均设置有微型电机(7),所述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蜗杆(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源热泵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1)分别位于壳体(1)的上下两侧面,且分别插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通孔(3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通孔(32)设置有多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壳体(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褚维礼李芳亮吴剑武俊俊隋洪越李娟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未来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