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供电电路和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9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供电电路和空调设备,其中,通信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总线;第二总线;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总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总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一总线,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总线,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实现了通信供电总线的无极性,即实现了通信供电总线中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在接线时可以任意连接正负极,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正负极反接造成的线路烧毁或器件损毁,提高了线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供电电路和空调设备
本技术涉及带电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供电电路和一种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既能供电又能通信的总线架构,其接线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好的极性,如果接反可能会导致线路和器件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通信供电电路。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设备。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总线;第二总线;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总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总线,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一总线,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总线,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能够分别连接正极或负极。通过设置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实现无论将第一总线连接至正极,将第二总线连接至负极,或是将第二总线连接至正极,将第一总线连接至负极,通信供电电路均能够正常工作。具体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连接至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同时将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与地线相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连接至第二总线和第一总线,同时将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与地线相连接。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可以是MOS管等常见晶体管,地线可以是供电系统的地线。当第一总线连接至正极,第二总线连接至负极时,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到来自第一总线的电压信号,此时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导通,即通过第一晶体管将第二总线接地,此时通信供电电路的通信参考地线与供电系统的地线连接到一起。当第二总线连接至负极,第一总线连接至正极时,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到来自第二总线的电压信号,此时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和第三段导通,即通过第二晶体管将第一总线接地,此时通信供电电路的通信参考地线与供电系统的地线连接到一起。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实现了通信供电总线的无极性,即实现了通信供电总线中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在接线时可以任意连接正负极,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正负极反接造成的线路烧毁或器件损毁,提高了线路安全。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通信供电电路的通信参考地线与供电系统的地线连接在一起,能够避免通信参考地线的电压与通信芯片接地电压不同造成的通信失败,能够保证通信稳定。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通信供电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信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和第一总线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和第二总线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容为储能电容,在通信供电电路需要给外接系统供电,如向DC-DC电压转化模块供电时,可通过第一电容中存储的电能为外接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其中,第一二极管连接在第一总线和第一电容之间,且第一二极管在由第一总线向第一电容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第二二极管连接在第二总线和第一电容之间,且第二二极管在由第二总线向第一电容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具体地,外接系统连接到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通过第一电容能够为外接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当第一总线连接至正极时,第一总线通过第一二极管向第一电容供电,此时第一电容存储电能,并能够向外接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当第一总线上的电压降低时,第一二极管截止,能够避免第一电容向第一总线放电。当第二总线连接至正极时,第二总线通过第二二极管向第一电容供电,此时第一电容存储电能,并能够向外接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当第一总线上的电压降低时,第二二极管介质,能够避免第二电容向第二总线放电。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信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串联于第一总线,第三二极管在第一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上单向导通;第四二极管,串联于第二总线,第四二极管在第二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上单向导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其中,第三二极管串联在第一总线上,第四二极管串联在第二总线上,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同,均为对应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具体地,当第一总线连接到正极时,第三二极管在第一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上导通,此时通信供电电路通过第一总线和第三二极管传递通信信号。当第二总线连接到正极时,第四二极管在第二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上导通,此时通信供电电路通过第二总线和第四二极管传递通信信号。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实现了通信供电电路上通信信号的无极性采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信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一总线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五二极管连接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一总线枝节,且第五二极管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到第一总线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具体地,在第一总线正常连接到正极时,第一总线上的电压高于第五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因此在系统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总线上的供电电压能够击穿第五二极管,使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到的电压大于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电压,此时第一晶体管正常导通。而当通信供电电路发生热插拔,或在总线上出现干扰信号时,即使第一总线没有连接正极,也可能在第一总线上形成干扰电压,如果此时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直接与第一总线相连接,会造成第一晶体管误导通,此时有通信短路的风险。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五二极管,能够有效避免因热插拔或干扰信号导致的第一晶体管误导通,进而有效提高了通信供电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信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电容具体为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的电压保持电容。具体地,在第一总线连接至正极时,第一总线的电压信号使第一晶体管导通,从而通过第一晶体管将第二总线接地。此时,第一总线还会同时向第二电容进行充电。如果第一总线出现了瞬时电压跌落,则第二电容会在电压跌落的瞬间同步放电,从而对下降的电压进行补偿,防止由于电压降低导致的第一晶体管关断,能够保证通信供电电路的极性正确,提高通信供电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信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串联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五二极管之间;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和第五二极管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五二极管之间串联设置第一电阻,并在第五二极管和第一电阻的公共端,与地线之间设置第二电阻,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构成第二电容的放电电阻,从而降低第二电容的放电速度。具体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构成一个充电-放电回路。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总线;/n第二总线;/n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总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总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n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总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总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总线;
第二总线;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总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总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总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总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一总线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总线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二极管,串联于所述第一总线,所述第三二极管在所述第一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上单向导通;
第四二极管,串联于所述第二总线,所述第四二极管在所述第二总线的信号传递方向上单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总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供电电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良伟梅利军吴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