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组件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95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组件及燃气灶。燃气灶组件包括燃烧器组件和聚火炉架;所述聚火炉架包括设置于炉架支撑圈上的锅支架及聚火圈,所述聚火圈设置于所述锅支架的内侧;所述聚火圈与所述炉架支撑圈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和至少一个炉架固定环;所述炉架固定环与所述聚火炉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聚火炉架可以将火力聚集起来,减少热量的损失,能够有效地提高气体燃料的使用率以及吸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使得燃气灶的燃烧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组件及燃气灶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
,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组件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燃气灶上一般都设有一用于支撑起炒菜锅、煮饭锅等燃气蒸煮器具的炉架。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炉架,大多是采用敞开形式,散热面积大,因此在使用过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容易经炉架的空隙散失,燃烧的热量大量的流失,利用率低下,造成燃气灶燃烧的热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组件及燃气灶,能够提高燃气灶的燃烧效率。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组件,包括燃烧器组件和聚火炉架;所述聚火炉架包括设置于炉架支撑圈上的锅支架及聚火圈,所述聚火圈设置于所述锅支架的内侧;所述聚火圈与所述炉架支撑圈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和至少一个炉架固定环;所述炉架固定环与所述聚火炉架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火圈为倒锥台结构,并且环设于所述炉头外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炉头包括外圈火盖;所述外圈火盖上沿周向设有火孔;所述聚火圈的侧壁倾角与所述火孔倾角相同,并且由所述火孔喷出的火焰位于所述聚火圈的上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火圈底部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圈火盖的直径,所述聚火圈的底端低于所述火孔的出气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炉头还包括与所述外圈火盖连通的外圈燃气接头;所述炉架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外圈燃气接头上,并且与所述聚火炉架卡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炉架固定环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外圈燃气接头穿过的限位孔,另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炉架支撑圈或所述锅支架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伸臂,所述伸臂与所述炉架固定环另一端的卡槽卡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锅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支撑部、中间连接部及上支撑部,其中所述下支撑部与所述炉架支撑圈连接,所述上支撑部位于所述聚火圈的上方,并且与所述聚火圈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支撑部的底部为与所述聚火圈的内表面相适应的斜面,该斜面与所述聚火圈内表面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炉架支撑圈连接的卡槽;所述下支撑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炉架支撑圈的下表面共面。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实施例任意之一所述的燃气灶组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组件及燃气灶,通过聚火炉架可以将火力聚集起来,减少热量的损失,能够有效地提高气体燃料的使用率以及吸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使得燃气灶的燃烧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聚火圈与炉架支撑圈之间的空隙,能够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使气体燃烧更加的充分,提高燃烧效率,增大了燃气灶的能效。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灶组件的轴测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聚火炉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聚火炉架的轴测图。图中:1为炉架支撑圈,2为锅支架,201为下支撑部,202为中间连接部,203为上支撑部,3为聚火圈,4为外圈火盖,5为火孔,6为外圈燃气接头,7为炉架固定环,8为伸臂。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组件,可以将火力聚集起来,减少热量的损失,能够有效地提高气体燃料的使用率以及吸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使得燃气灶的燃烧效果更好。参见图1至图5所示,该燃气灶组件,包括燃烧器组件和聚火炉架,其中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和至少一个炉架固定环7,炉架固定环7与聚火炉架连接,炉架固定环7与聚火炉架之间的拆卸及安装比较方便。参见图6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聚火炉架包括炉架支撑圈1、锅支架2及聚火圈3,其中锅支架2和聚火圈3设置于炉架支撑圈1上,聚火圈3设置于锅支架2的内侧,并且聚火圈3与炉架支撑圈1之间设有空隙。本实施例中,聚火圈3与炉架支撑圈1之间的空隙,形成一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可作为炉具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起到引流周围空气的作用,提高燃气灶的燃烧率,有利于节约能耗。并且通过聚火圈3将上方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与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补充的空气隔离,使得燃气能够得到充分燃烧,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并通过聚火圈3表面的辐射对炉具进行加热,提高了热效率。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聚火圈3能够有效地防止热量散失,提高气体燃料的使用率以及吸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进而传递到相应的炉具上。参见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聚火圈3为下端开口的倒锥台结构,聚火圈3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使得聚火圈3的表面的辐射对炉具进行加热,提高了热效率。本实施例中,锅支架2与聚火圈3和炉架支撑圈1焊接固定,起到支撑炉具的作用。参见图8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锅支架2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支撑部201、中间连接部202及上支撑部203,其中下支撑部201与炉架支撑圈1连接,上支撑部203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组件和聚火炉架;所述聚火炉架包括设置于炉架支撑圈上的锅支架及聚火圈,所述聚火圈设置于所述锅支架的内侧;所述聚火圈与所述炉架支撑圈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和至少一个炉架固定环;所述炉架固定环与所述聚火炉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组件和聚火炉架;所述聚火炉架包括设置于炉架支撑圈上的锅支架及聚火圈,所述聚火圈设置于所述锅支架的内侧;所述聚火圈与所述炉架支撑圈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和至少一个炉架固定环;所述炉架固定环与所述聚火炉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火圈为倒锥台结构,并且环设于所述炉头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包括外圈火盖;所述外圈火盖上沿周向设有火孔;所述聚火圈的侧壁倾角与所述火孔倾角相同,并且由所述火孔喷出的火焰位于所述聚火圈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火圈底部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圈火盖的直径,所述聚火圈的底端低于所述火孔的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包括与所述外圈火盖连通的外圈燃气接头;所述炉架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外圈燃气接头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东升熊建敏郑文硕谢俊锋黄忠林石志超许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