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68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属于隧道溶洞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在围岩的岩壁上并将溶洞口覆盖的封堵板,封堵板上开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封堵板的通孔内设置有与封堵板固定连接且与通孔匹配的注浆管,注浆管伸到溶腔内;溶腔内设置有橡胶囊,橡胶囊的开口处与注浆管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施工速度快、封堵效果好的优点,施工完成后能够显著提高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
本申请涉及隧道溶洞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隧道施工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开挖隧道时,会遇到围岩中发育的一些溶洞。这些溶洞的存在使得隧道工程结构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发育有溶洞的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隧道内部与围岩内的溶腔通过溶洞口连通,包括固定在围岩的岩壁上并将溶洞口覆盖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封堵板的通孔内设置有与封堵板固定连接且与通孔匹配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伸到溶腔内;所述溶腔内设置有橡胶囊,所述橡胶囊的开口处与注浆管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囊内部与注浆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溶洞溶腔的封堵时,由注浆管向溶腔内的橡胶囊中注入水泥浆,橡胶囊随着水泥浆注入量的增加逐渐靠近溶腔壁,最终水泥浆将溶腔充填,待水泥浆硬化后形成对上方结构的承载基础,使得围岩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由于采用向橡胶囊注浆的方式,避免了直接向溶腔内注浆时水泥浆由溶洞裂隙排走导致注浆量增加的情况发生。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隧道内部与围岩内的溶腔通过溶洞口连通,包括固定在围岩的岩壁上并将溶洞口覆盖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封堵板的通孔内设置有与封堵板固定连接且与通孔匹配的注浆管;所述溶腔内设置有橡胶囊,所述橡胶囊的开口处与封堵板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囊内部与注浆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溶洞溶腔的封堵时,由注浆管向溶腔内的橡胶囊中注入水泥浆,橡胶囊随着水泥浆注入量的增加逐渐靠近溶腔壁,最终水泥浆将溶腔充填,待水泥浆硬化后形成对上方结构的承载基础,使得围岩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由于采用向橡胶囊注浆的方式,避免了直接向溶腔内注浆时水泥浆由溶洞裂隙排走导致注浆量增加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封堵板与围岩的岩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封堵板与岩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填,避免在注浆的过程中溶腔内部的水通过缝隙流入隧道内。优选的,所述橡胶垫与封堵板粘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方便,方便橡胶垫的固定。优选的,所述橡胶囊的开口处套设在注浆管的外壁上,所述橡胶囊与注浆管之间利用抱箍紧固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橡胶囊和注浆管的固定连接,首先在隧道内将橡胶囊利用抱箍与注浆管连接在一起,之后再将橡胶囊塞入溶腔内。优选的,所述抱箍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橡胶囊与注浆管的连接强度,避免橡胶囊脱落。优选的,所述橡胶囊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的橡胶翻边,所述橡胶翻边朝向溶腔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封堵板螺栓连接并将橡胶翻边压紧的法兰板,所述橡胶囊内部与注浆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橡胶囊与封堵板的连接,拧紧螺栓将橡胶翻边夹紧在封堵板和法兰板之间,保证橡胶囊与封堵板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所述注浆管位于隧道内的部分设置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注浆作业进行控制,打开阀门进行注浆,注浆结束后关闭阀门能够防止水泥浆倒流。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封堵板固定注浆管并向位于溶腔内的橡胶囊内注入水泥浆,对溶腔的空间进行充填,同时对溶洞口进行封堵,硬化后的水泥浆形成承载基础,增强了围岩的稳定性;2.通过在封堵板和围岩的岩壁之间增加橡胶垫,使得封堵板与围岩之间不会出现溶腔内部的水渗漏到隧道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封堵板;11、膨胀螺栓;2、橡胶垫;3、橡胶囊;4、溶腔;41、溶洞口;5、注浆管;51、阀门;6、抱箍;7、橡胶翻边;8、法兰板;9、岩壁;10、围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参照图1、图2,隧道内部和位于围岩10内的溶腔4之间通过溶洞口41连通。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包括隧道内位于溶腔4的溶洞口41处靠近围岩10的岩壁9的封堵板1。封堵板1的面积大于溶洞口41的面积从而能够将溶洞口41覆盖。封堵板1利用膨胀螺栓11固定在围岩10上。封堵板1采用钢板从而保证强度。封堵板1与围岩10的岩壁9之间设置有橡胶垫2。橡胶垫2与封堵板1采用粘结的方式连接牢固。橡胶垫2的面积与封堵板1的面积相等。封堵板1将橡胶垫2压紧在岩壁9上,从而将封堵板1与岩壁9的缝隙充填,避免溶腔4内的水沿封堵板1流出。封堵板1和橡胶垫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同轴且贯穿封堵板1和橡胶垫2的通孔,封堵板1的通孔和橡胶垫2的通孔直径相等。封堵板1的通孔和橡胶垫2的通孔内穿有与通孔配合的注浆管5。注浆管5与封堵板1焊接。注浆管5由溶洞口41伸入到溶腔4内。注浆管5位于溶腔4内的一端连接有橡胶囊3。橡胶囊3的开口处套设在注浆管5的外壁上并利用抱箍6实现与注浆管5的牢固连接。抱箍6的数量至少设置两个。橡胶囊3的大小视溶腔4的大小确定。注浆管5位于隧道内的部分设置有阀门51,在注浆时打开,注浆结束后关闭。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硬化速度快。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围岩10位于溶洞口41处的岩壁9上打设膨胀螺栓11,之后将与注浆管5固定连接好的橡胶囊3由溶洞口41塞入溶腔4内,利用膨胀螺栓11将封堵板1固定在岩壁9上并拧紧膨胀螺栓11,打开阀门51,利用注浆管5向橡胶囊3内注浆。实施例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参照图3、图4,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包括隧道内位于溶腔4的溶洞口41处靠近围岩10的岩壁9的封堵板1、封堵板1和围岩10之间的橡胶垫2、穿过封堵板1的注浆管5以及位于溶腔4内的橡胶囊3。参照图4、图5,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橡胶囊3的开口处一体连接有向外的橡胶翻边7。橡胶囊3的开口处套设在注浆管5位于溶腔4内的一端的外壁上,橡胶翻边7利用与注浆管5同轴的法兰板8压紧在橡胶垫2上。法兰板8与封堵板1之间螺栓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围岩10位于溶洞口41处的岩壁9上打设膨胀螺栓11,之后将与封堵板1固定连接的橡胶囊3由溶洞口41塞入溶腔4内,利用膨胀螺栓11将封堵板1固定在岩壁9上并拧紧膨胀螺栓11,打开阀门51,利用注浆管5向橡胶囊3内注浆。本申请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利用橡胶垫2封堵溶腔水,同时通过向橡胶囊3内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隧道内部与围岩(10)内的溶腔(4)通过溶洞口(41)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围岩(10)的岩壁(9)上并将溶洞口(41)覆盖的封堵板(1),所述封堵板(1)上开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封堵板(1)的通孔内设置有与封堵板(1)固定连接且与通孔匹配的注浆管(5),所述注浆管(5)伸到溶腔(4)内;所述溶腔(4)内设置有橡胶囊(3),所述橡胶囊(3)的开口处与注浆管(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囊(3)内部与注浆管(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隧道内部与围岩(10)内的溶腔(4)通过溶洞口(41)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围岩(10)的岩壁(9)上并将溶洞口(41)覆盖的封堵板(1),所述封堵板(1)上开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封堵板(1)的通孔内设置有与封堵板(1)固定连接且与通孔匹配的注浆管(5),所述注浆管(5)伸到溶腔(4)内;所述溶腔(4)内设置有橡胶囊(3),所述橡胶囊(3)的开口处与注浆管(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囊(3)内部与注浆管(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囊(3)的开口处套设在注浆管(5)的外壁上,所述橡胶囊(3)与注浆管(5)之间利用抱箍(6)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1)与围岩(10)的岩壁(9)之间设置有橡胶垫(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溶洞溶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5)位于隧道内的部分设置有阀门(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龙马跃王浩鸣肖振伟卫民邱翀黎滔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