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晔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6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内设置有能够同步调整间距以高效适用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伸缩式阶梯组件,此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以区别于现有技术,进而在实时使用过程中,通过伸缩式阶梯组件的实时调整,以同步调整任意两个阶梯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保证建筑爬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不同身高人群实时稳定且安全的爬升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爬梯
,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建筑新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作为城市检查井道的附属设施,长期以来,爬梯材料一直采用钢筋制作,但传统金属爬梯在许多恶劣环境条件下,例如窨井、隧道、化工企业、多雨潮湿等场合,金属爬梯极易锈蚀,影响使用安全,使用寿命也较短,根据爬梯产品的使用特性,国际上广泛推广使用的新型高端复合材料,研制生产增强热固性FRP复合材料爬梯,完全克服了金属爬梯的众多缺陷。然而,现有的建筑体外立面爬梯多数不方便不同身高人群使用,当身高较低且腿长较短时,人员在实时爬升时,在两个相邻之间爬梯上的爬升相对不便,需要缓慢且费力的在爬梯上爬升,耗时耗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在人员身高较高且腿长较长时,又因腿长,往往为了方便和省力,往往会直接踩踏两阶两阶爬升,更甚者会依次爬升三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都使得建筑外立面爬梯的实时多有不便,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内设置有能够同步调整间距以高效适用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伸缩式阶梯组件,区别于现有技术,进而在实时使用过程中,通过伸缩式阶梯组件的实时调整,以同步调整任意两个阶梯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保证建筑爬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不同身高人群实时稳定且安全的爬升使用。优选的,所述伸缩式阶梯组件包括多个等距排列的爬梯构件,所述承载框架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功能槽,所述爬梯构件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导向块,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分别滑动贯穿两侧的功能槽,且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位于承载框架外侧的一端均固定有驱动座,所述承载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配合驱使两侧驱动座同步移位以调整任意两个爬梯构件间距使用的同步移位驱动件,进而保证装置整体能够稳定的适用于不同身高人员的稳定爬升使用。优选的,所述同步移位驱动件包括多个分别螺纹贯穿驱动座的驱动螺杆,多个所述驱动螺杆依次固定在一起,且多个驱动螺杆的螺纹密度从下至上依次增加,所述承载框架两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承载座,所述驱动螺杆靠近承载座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承载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框架内设置有用于两侧驱动螺杆同步驱动旋转使用的同步连接件,进而提供有效的驱动移位驱动,以方便各爬梯构件间距的实时调整使用,保证不同身高人群的方便爬升施工使用。优选的,所述同步连接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侧驱动螺杆端部的传动锥齿轮,所述承载框架上贯穿设置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通过轴承与承载框架转动连接,且同步轴两端均固定有分别与传动锥齿轮啮合的驱动锥齿轮,提供有效的同步连接,进而方便的保证两侧驱动螺杆的同步驱动旋转使用,以保证装置调整使用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同步轴上固定有便于其实时握持旋转驱动使用的握持件,保证同步轴实时方便的握持旋转驱动,从而进一步的有效方便各爬梯构件间距的高效调整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进而在实时使用过程中,通过伸缩式阶梯组件的实时调整,以同步调整任意两个阶梯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保证建筑爬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不同身高人群实时稳定且安全的爬升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框架;2-伸缩式阶梯组件;3-爬梯构件;4-功能槽;5-限位导向块;6-驱动座;7-同步移位驱动件;8-驱动螺杆;9-承载座;10-同步连接件;11-传动锥齿轮;12-同步轴;13-驱动锥齿轮;14-握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包括承载框架1,承载框架1为现有技术爬梯外框的矩形框架结构设计,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所述承载框架1内设置有能够同步调整间距以高效适用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伸缩式阶梯组件2,以区别于现有技术,进而在实时使用过程中,通过伸缩式阶梯组件2的实时调整,以同步调整任意两个阶梯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保证建筑爬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不同身高人群实时稳定且安全的爬升使用。所述伸缩式阶梯组件2包括多个等距排列的爬梯构件3,所述承载框架1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功能槽4,功能槽4为矩形槽结构但不局限,所述爬梯构件3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导向块5,导向限位块为矩形块结构但不局限,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5分别滑动贯穿两侧的功能槽4,且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5位于承载框架1外侧的一端均固定有驱动座6,同样的,驱动座6为矩形座结构但不局限,所述承载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配合驱使两侧驱动座6同步移位以调整任意两个爬梯构件3间距使用的同步移位驱动件7,进而在实时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同步移位驱动件7,以驱使爬梯构件3两侧的两个驱动座6同步移位,并在同步移位的过程中,各个爬梯构件3之间间距均相应变大,从而达到方便的改变任意相邻爬梯构件3间距的问题,以使用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保证安全、稳定且方便的建筑外立面爬升使用。所述同步移位驱动件7包括多个分别螺纹贯穿驱动座6的驱动螺杆8,多个所述驱动螺杆8依次固定在一起,且多个驱动螺杆8的螺纹密度从下至上依次增加,具体的,依次增加一倍,此外,所述承载框架1两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承载座9,相应的,所述驱动螺杆8靠近承载座9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承载座9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框架1内设置有用于两侧驱动螺杆8同步驱动旋转使用的同步连接件10,进而在实时使用过程中,通过同步连接件10,以驱使两侧固定在一起的驱动螺杆8同步旋转,进而通过多个驱动螺杆8同步转动,并通过其依次增加一倍的螺纹密度,以驱使各爬梯构件3不同程度的移位,进而使得各爬梯构件3之间的间距同步增加,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实时爬升使用。所述同步连接件10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侧驱动螺杆8端部的传动锥齿轮11,所述承载框架1上贯穿设置有同步轴12,同步轴12为圆形轴结构但不局限,所述同步轴12通过轴承与承载框架1转动连接,且同步轴12两端均固定有分别与传动锥齿轮11啮合的驱动锥齿轮13,进而在实时使用时,通过同步轴12的旋转,则带动两个驱动锥齿轮13带动两个传动锥齿轮11旋转,进而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包括承载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内设置有能够同步调整间距以高效适用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伸缩式阶梯组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包括承载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内设置有能够同步调整间距以高效适用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伸缩式阶梯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阶梯组件(2)包括多个等距排列的爬梯构件(3),所述承载框架(1)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功能槽(4),所述爬梯构件(3)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导向块(5),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5)分别滑动贯穿两侧的功能槽(4),且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5)位于承载框架(1)外侧的一端均固定有驱动座(6),所述承载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配合驱使两侧驱动座(6)同步移位以调整任意两个爬梯构件(3)间距使用的同步移位驱动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外立面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移位驱动件(7)包括多个分别螺纹贯穿驱动座(6)的驱动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晔
申请(专利权)人:方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