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6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蓄水装置、框架、玻璃、压条和橡胶垫二,所述框架内壁开设有U形槽,所述橡胶垫二外壁圆周设有防水胶水三,所述橡胶垫二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三粘接在所述U形槽内壁底端;所述压条内壁设有防水胶水二,所述压条内壁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二粘接在所述框架顶部两端,所述框架内侧两端内壁呈方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至少为一组,所述放置槽一端连接所述U形槽,所述压条外侧内壁和所述框架内壁呈方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为一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避免缝隙处之间存在不良接触,不仅避免了水进入缝隙处,还提高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
技术介绍
玻璃压条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固定玻璃的,凡是有玻璃的地方大都用到玻璃压条,表面光洁平滑,产品韧性强耐冲击,用射钉枪安装固定,射钉后产品无裂痕无开口,安装便捷,可以折弯,适应异型玻璃的固定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玻璃压条在对玻璃进行固定后,一般是用密封胶条对玻璃压条与玻璃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这样会容易产生密封胶条与连接处的缝隙接触不良,从而会导致水从缝隙处渗入屋里。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通过外六角螺丝使压条均匀的与玻璃进行贴合,从而使防水胶水二均匀的粘接在压条与玻璃的缝隙处,以及再通过蓄水装置对流入的水进行阻拦,以解决玻璃压条防水性不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包括蓄水装置、框架、玻璃、压条和橡胶垫二,所述框架内壁开设有U形槽,所述橡胶垫二外壁圆周设有防水胶水三,所述橡胶垫二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三粘接在所述U形槽内壁底端;所述压条内壁设有防水胶水二,所述压条内壁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二粘接在所述框架顶部两端,所述框架内侧两端内壁呈方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至少为一组,所述放置槽一端连接所述U形槽,所述压条外侧内壁和所述框架内壁呈方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为一组,所述通孔一端连接所述放置槽,所述通孔内壁螺纹连接外六角螺丝,所述外六角螺丝输出端插接在挤压板内壁,所述挤压板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橡胶垫一,所述橡胶垫一外壁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条内壁一端,所述放置槽内壁插接所述挤压板;所述蓄水装置包括引流槽,所述压条内侧开设有所述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至少为一组,所述引流槽内壁圆周固定安装海绵一,所述引流槽与所述框架的倾斜夹角为30°-60°。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接水槽,所述橡胶垫二顶部内壁两端开设有所述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压条和所述玻璃之间的下方,所述接水槽内壁圆周固定安装海绵二。优选的,所述压条内侧底部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三粘接在所述橡胶垫二顶部外侧,所述橡胶垫二顶部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三粘接所述玻璃底部。优选的,所述压条内侧外壁通过防水胶水一粘接在所述玻璃两端。优选的,所述压条设置成内侧比外侧高。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技术时在安装时,将橡胶垫二涂满防水胶水三,然后将橡胶垫二固定在U形槽中,使水不会进入U形槽中,提高框架使用寿命,然后再将防水胶水二涂在压条内壁中,然后将压条插接在框架顶部两端,防水胶水二就会将压条固定在框架上,使渗入的水不会流入压条和框架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压条内侧底部通过防水胶水三固定在橡胶垫二上,过后再把压条内侧外壁涂满防水胶水一,然后将玻璃插进两组压条之间,玻璃会通过防水胶水三固定在橡胶垫二上,然后转动外六角螺丝,外六角螺丝就会通过内螺纹在通孔中进行旋转伸长,旋转伸长的外六角螺丝就会带动挤压板进行旋转伸长,然后挤压板就会通过橡胶垫一对压条内壁一端进行挤压,然后会使防水胶水一均匀的分布在玻璃和压条内侧外壁上,以及会使压条内侧外壁更加贴合在玻璃外壁上,从而会提高玻璃和压条之间的防水效果,若是有水渗入到玻璃和压条之间的缝隙时,引流槽会将渗入的水引入到引流槽中,从而避免水继续渗入的作用,然后海绵一会对引入的水进行吸收,使提高引流槽的装水量,通过避免缝隙处之间存在不良接触,不仅避免了水进入缝隙处,还提高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结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蓄水装置1、引流槽11、海绵一12、接水槽13、海绵二14、框架2、通孔21、放置槽22、内螺纹23、U形槽24、玻璃3、防水胶水一31、压条4、外六角螺丝41、挤压板42、橡胶垫一43、防水胶水二44、橡胶垫二5、防水胶水三5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包括蓄水装置1、框架2、玻璃3、压条4和橡胶垫二5;进一步地,框架2内壁开设有U形槽24,橡胶垫二5外壁圆周设有防水胶水三51,橡胶垫二5通过防水胶水三51粘接在U形槽24内壁底端,具体的,框架2通过U形槽24对橡胶垫二5具有放置作用,橡胶垫二5对防水胶水三51具有承载作用,橡胶垫二5通过防水胶水三51具有固定在U形槽24中的作用,橡胶垫二5具有防止水流入U形槽24中的作用,防水胶水三51具有粘性和防水的作用。进一步地,压条4内壁设有防水胶水二44,压条4内壁通过防水胶水二44粘接在框架2顶部两端,框架2内侧两端内壁呈方形开设有放置槽22,放置槽22至少为一组,放置槽22一端连接U形槽24,压条4外侧内壁和框架2内壁呈方形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至少为一组,通孔21一端连接放置槽22,通孔21内壁螺纹连接外六角螺丝41,外六角螺丝41输出端插接在挤压板42内壁,挤压板42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橡胶垫一43,所述橡胶垫一43外壁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条4内壁一端,放置槽22内壁插接挤压板42,通孔21内壁设有内螺纹23,具体的,压条4对防水胶水二44具有承载作用,压条4通过防水胶水二44具有固定在框架2顶部两端的作用,防水胶水二44具有粘性和防水的作用,放置槽22具有放置挤压板42的作用,通孔21对外六角螺丝41具有固定和导向旋转伸缩的作用,外六角螺丝41通过内螺纹23具有在通孔21中进行旋转伸缩的作用,外六角螺丝41对挤压板42具有固定和带动旋转伸缩的作用,挤压板42对橡胶垫一43具有固定和带动旋转伸缩的作用,挤压板42通过橡胶垫一43对压条4内壁一端进行挤压固定具有使防水胶水二44均匀的分布在压条4与玻璃3之间的缝隙处的作用,橡胶垫一43对压条4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地,蓄水装置1包括引流槽11,压条4内侧开设有引流槽11,引流槽11至少为一组,引流槽11内壁圆周固定安装海绵一12,引流槽11与框架2的倾斜夹角为30°-60°,具体的,引流槽11具有将渗入的水引入引流槽11中的作用,引流槽11优选为三组,引流槽11对海绵一12具有固定作用,海绵一12具有将引入的水进行吸收的作用,引流槽11与框架2的倾斜夹角为30°-60°具有将水更容易流入引流槽11中的作用。进一步地,压条4内侧底部通过防水胶水三51粘接在橡胶垫二5顶部外侧,橡胶垫二5顶部通过防水胶水三51粘接玻璃3底部,具体的,橡胶垫二5通过防水胶水三51对压条4具有固定作用,橡胶垫二5通过防水胶水三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包括蓄水装置(1)、框架(2)、玻璃(3)、压条(4)和橡胶垫二(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内壁开设有U形槽(24),所述橡胶垫二(5)外壁圆周设有防水胶水三(51),所述橡胶垫二(5)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三(51)粘接在所述U形槽(24)内壁底端;/n所述压条(4)内壁设有防水胶水二(44),所述压条(4)内壁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二(44)粘接在所述框架(2)顶部两端,所述框架(2)内侧两端内壁呈方形开设有放置槽(22),所述放置槽(22)至少为一组,所述放置槽(22)一端连接所述U形槽(24),所述压条(4)外侧内壁和所述框架(2)内壁呈方形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至少为一组,所述通孔(21)一端连接所述放置槽(22),所述通孔(21)内壁螺纹连接外六角螺丝(41),所述外六角螺丝(41)输出端插接在挤压板(42)内壁,所述挤压板(42)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橡胶垫一(43),所述橡胶垫一(43)外壁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条(4)内壁一端,所述放置槽(22)内壁插接所述挤压板(42);/n所述蓄水装置(1)包括引流槽(11),所述压条(4)内侧开设有所述引流槽(11),所述引流槽(11)至少为一组,所述引流槽(11)内壁圆周固定安装海绵一(12),所述引流槽(11)与所述框架(2)的倾斜夹角为3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高水密玻璃压条结构,包括蓄水装置(1)、框架(2)、玻璃(3)、压条(4)和橡胶垫二(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内壁开设有U形槽(24),所述橡胶垫二(5)外壁圆周设有防水胶水三(51),所述橡胶垫二(5)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三(51)粘接在所述U形槽(24)内壁底端;
所述压条(4)内壁设有防水胶水二(44),所述压条(4)内壁通过所述防水胶水二(44)粘接在所述框架(2)顶部两端,所述框架(2)内侧两端内壁呈方形开设有放置槽(22),所述放置槽(22)至少为一组,所述放置槽(22)一端连接所述U形槽(24),所述压条(4)外侧内壁和所述框架(2)内壁呈方形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至少为一组,所述通孔(21)一端连接所述放置槽(22),所述通孔(21)内壁螺纹连接外六角螺丝(41),所述外六角螺丝(41)输出端插接在挤压板(42)内壁,所述挤压板(42)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橡胶垫一(43),所述橡胶垫一(43)外壁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条(4)内壁一端,所述放置槽(22)内壁插接所述挤压板(42);
所述蓄水装置(1)包括引流槽(11),所述压条(4)内侧开设有所述引流槽(11),所述引流槽(11)至少为一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年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泰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