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656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3
一种门墙系统,包括板材组件与扣挂件;所述扣挂件包括扣件与挂件,所述扣件与所述板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挂件固定于墙体;所述板材组件通过所述扣件与挂件之间的相互扣合固定于墙体,使用扣件与挂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板材组件能够轻易的安装于墙体上,减少了施工难度与用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墙系统
本技术涉及墙面装饰
,特别是一种门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毛坯房墙体的装修一般有两种装修手段,一种是通过上油漆后打磨墙体进行装修,另一种是通过安装护墙板来装修,在油漆装修中,油漆里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苯、苯系物,甲醛等,这些物质对人体会有致癌性,不方便急于入住的客户。而护墙板装修都是安装在木或铝合金骨架上,这样的施工法既笨拙又浪费,材料用量大,消耗工时多,导致成本增大,而且较高的护墙板在长时间使用后,顶部的板材会收到重力与潮湿的影响发生弯曲变形,所以护墙板的高度一般在2.2m左右,无法满足现有的一般楼高,所以一种满足目前楼高,且安装方便的装修手段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门墙系统。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门墙系统,包括板材组件与扣挂件;所述扣挂件包括扣件与挂件,所述扣件与所述板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挂件固定于墙体;所述板材组件通过所述扣件与挂件之间的相互扣合固定于墙体。优选的,所述板材组件包括板本体与设置于框设于板本体外的外框;所述板本体沿宽度的方向设置有多组通孔组,每组通孔组设置有多个间距排列的通孔;所述通孔组之间间距设置有隔板;所述板本体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与位于所述板本体最顶端的通孔齐平,所述安装槽的下端与位于所述板本体最底端的通孔齐平,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支撑柱。优选的,所述挂件与所述扣件相互卡扣安装为一体,所述挂件设置有垂直面,所述垂直面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挂位;所述扣件设置有扣位,所述挂位与所述扣位相互卡扣安装,所述扣位的下方还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的末端设置有沉头槽,所述沉头槽的沉头开口设于所述安装位的下端面,所述沉头槽内安装有安装件。优选的,所述扣件还包括有安装面,所述扣位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上方,所述安装位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下方;所述扣位包括倾斜面与凸起面,所述倾斜面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顶部,所述凸起面突出于所述倾斜面一侧,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形成卡扣槽,所述挂位卡扣于所述卡扣槽;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垂直面设置有螺栓孔。优选的,所述凸起面背离所述倾斜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面,所述挂件与所述扣件安装后,所述固定面的外侧与所述垂直面齐平。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为橡胶插件,所述橡胶插件包括固定部、连接柱与橡胶体,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橡胶体,所述安装件置入所述沉头槽时,所述固定部置入所述沉头槽内,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沉头开口,所述橡胶体位于所述沉头槽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为灯管。优选的,还包括门,所述门的一侧铰接于墙体,所述门的一端面与所述板材组件的端面齐平优选的,所述通孔垂直自身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外框的材料为实木板材,所述板本体的材料为实木颗粒板材;所述支撑柱为钢管;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6~27mm;所述板本体的厚度为40~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使用扣件与挂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板材组件能够轻易的安装于墙体上,减少了施工难度与用料的浪费。2.板材组件设置有通孔与支撑柱,通孔将板材组件分割成若干的独立的受力个体,再加上支撑柱的支撑作用,使得板材组件的成本品高度能够满足装修需求。3.扣件的安装位设置有沉头槽,通过跟换沉头槽内的安装件,可以实现扣件的校正与稳固板材组件与墙体的功能,减少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挂扣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挂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扣件与LED灯管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5是扣件与橡胶插件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板材组件侧面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板材组件正面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门安装后的示意图。其中:板材组件1、板本体1a、外框1b、通孔组1c、通孔1d、隔板1e、安装槽1f、扣件2、扣位2a、倾斜面2aa、凸起面2ab、固定面2aba、卡扣槽2ac、安装位2b、沉头槽2ba、安装面2c、挂件3、垂直面3a、挂位3b、墙体4、橡胶插件5、固定部5a、连接柱5b、橡胶体5c、LED灯管6、螺栓孔7、门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7所示,一种门墙系统,包括板材组件1与扣挂件;所述扣挂件包括扣件2与挂件3,所述扣件2与所述板材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挂件3固定于墙体4;所述板材组件1通过所述扣件2与挂件3之间的相互扣合固定于墙体4。优选的,所述板材组件1包括板本体1a与设置于框设于板本体1a外的外框1b;所述板本体1a沿宽度的方向设置有多组通孔组1c,每组通孔组1c设置有多个间距排列的通孔1d;所述通孔组1c之间间距设置有隔板1e;所述板本体1a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1f,所述安装槽1f的上端与位于所述板本体最顶端的通孔1d齐平,所述安装槽1f的下端与位于所述板本体最底端的通孔1d齐平,所述安装槽1f内放置有支撑柱。目前的木质的板材组件1高度一般都是2m~2.2m左右,当所述板材组件1高度过高时,木质板材顶部的部分会因为重力与潮湿的影响而逐渐倾斜,在长期使用后,板材组件1整体会变得弯曲,最终无法使用。由于本技术用于挂靠于墙体4,对墙体4进行装饰,所以所述板材组件1的高度一般为3m~3.5m,为了避免板材组件1因高度过高而发生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组件(1)与扣挂件;/n所述扣挂件包括扣件(2)与挂件(3),所述扣件(2)与所述板材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挂件(3)固定于墙体(4);所述板材组件(1)通过所述扣件(2)与挂件(3)之间的相互扣合固定于墙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组件(1)与扣挂件;
所述扣挂件包括扣件(2)与挂件(3),所述扣件(2)与所述板材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挂件(3)固定于墙体(4);所述板材组件(1)通过所述扣件(2)与挂件(3)之间的相互扣合固定于墙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组件(1)包括板本体(1a)与设置于框设于板本体(1a)外的外框(1b);所述板本体(1a)沿宽度的方向设置有多组通孔组(1c),每组通孔组(1c)设置有多个间距排列的通孔(1d);所述通孔组(1c)之间间距设置有隔板(1e);
所述板本体(1a)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1f),所述安装槽(1f)的上端与位于所述板本体最顶端的通孔(1d)齐平,所述安装槽(1f)的下端与位于所述板本体最底端的通孔(1d)齐平,所述安装槽(1f)内放置有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3)与所述扣件(2)相互卡扣安装为一体,所述挂件(3)设置有垂直面(3a),所述垂直面(3a)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挂位(3b);
所述扣件(2)设置有扣位(2a),所述挂位(3b)与所述扣位(2a)相互卡扣安装,所述扣位(2a)的下方还设置有安装位(2b),所述安装位(2b)的末端设置有沉头槽(2ba),所述沉头槽(2ba)的沉头开口设于所述安装位(2b)的下端面,所述沉头槽(2ba)内安装有安装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门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2)还包括有安装面(2c),所述扣位(2a)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面(2c)的上方,所述安装位(2b)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面(2c)的下方;
所述扣位(2a)包括倾斜面(2aa)与凸起面(2ab),所述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振生程彩虹蔡学军戴焱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蓝谷智能家居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