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40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干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包括风机、蒸发器、与蒸发器平行排布的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的冷凝水导出机构、驱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压缩机,以及容纳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引导风向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位于风机上方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在风路上仅部分重合。所述干衣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上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以及与空气控制机构相连的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传统蒸发器与冷凝器在风路上设置方式,将回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全回路,另一部分直接经冷凝器的部分回路,在相同的功率下干衣时间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
本技术属于干衣机
,具体涉及一种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干燥洗涤后的衣物大都通过日晒或自然晾干,干燥时间长,而且晾挂在外粘灰上尘,特别是遇到阴雨或寒冷天气则干衣就更加困难。对于城镇高层住户,晾晒空间有限,日光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用衣物干衣设备干衣。干衣设备按照干衣原理大致可分为加热除湿式和负压热泵式。中国专利CN2414671Y和CN1139163A公开的是加热除湿式,都是通过热泵或加热器将加热的空气对潮湿衣物进行烘烤同时对湿空气进行冷却排水,实现干衣目的。中国专利CN2780810Y和CN102011294B中公开的负压热泵式,主要是为衣物制造低压环境,从而降低水的沸点,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快速蒸发水分的目的。但负压热泵式需要制造真空环境,成本高,难度大,使用时安全性也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因此负压热泵式迟迟没能市场化。如图1所示,目前的干衣系统一般包括容纳空间01、风控机构02、蒸发器03、冷凝器04和排水机构(图中未示),我们将风控机构02、蒸发器03和冷凝器04合并称为空气控制机构,继续参见图1,风路为从风控机构02出发经蒸发器03对湿空气冷却排水,再经冷凝器04对冷却后的干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再次通过风控机构02导回容纳空间01,外出了一个除湿干衣的循环,空气控制机构需要保证干衣系统内的空气按照要求实现充分的流动和快速的循环,另外还要考虑合理性,因此空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专利技术人在中国专利CN209537877U中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和外循环结合的方式提高干衣效率的方案,在研发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了另一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干衣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用以解决目前干衣机的干衣功效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包括风机、蒸发器、与蒸发器平行排布的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的冷凝水导出机构、驱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压缩机,以及容纳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引导风向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位于风机上方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在风路上仅部分重合。现有技术中,从风机出来后,空气进行湿热交换后,依次经蒸发器降温凝水然后才进入冷凝器加热,最后回到风机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也就是风路上蒸发器是完全遮挡冷凝器,冷凝器的来风均是经过蒸发器降温凝水后的冷干气体。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方式,回风较慢,降温凝水效率较低,而如果使一部分回风仅经冷凝器加热而不进行除湿的话,出风中湿度并没有明显增长,但同时出风明显增大,从而相同条件下,衣物可以更快干燥,也就是干衣效率更高。可选地,所述蒸发器长度与冷凝器相同,所述蒸发器宽度小于冷凝器宽度,优选蒸发器宽度为冷凝器宽度的2/3。通过调整蒸发器与冷凝器宽度比,可以控制回风中全回路回风及仅经冷凝器的部分回路回风的比例。可选地,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与水平面呈一小于90°的夹角,优选30-80°。蒸发器和冷凝器非竖直设置,这样更利于从上至下回风模式,也就是更利于对干衣机内循环空气的换热,并且利于冷凝水受重力自动收集。可选地,所述冷凝水导出机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盒和设置在接水盒上的水管。可选地,所述出风口设有集风板。集风板可使风机出风更集中,风量更大。可选地,所述空气控制机构分为与干衣区域相通的内循环区和与干衣机之外区域相通的外循环区,所述压缩机位于外循环区。可选地,所述外循环区内还设有外冷凝器和风扇,所述外冷凝器设置在压缩机与风扇之间的风路上。外泠凝器和风扇一方面可使压缩机工作环境降温,并且可进一步加强内循环中蒸发器致冷性能,提高除湿效果。可选地,所述外循环区和内循环区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所述外循环区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压缩机与风扇之间为第二隔板,压缩机位于第一区,风扇位于第二区,所述第三区与第一区和第二区之间通过第三隔板隔离,所述第一区与第三区之间的第三隔板上设置外冷凝器,所述第二区与第三区之间的第三隔板设有通风口。通过隔板设置,形成了从压缩机到外冷凝器,然后通过风扇与外部环境相通的风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所述干衣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上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以及与空气控制机构相连的水箱。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内胆,所述外壳及内胆之间设有回风通道,所述空气控制机构和水箱位于壳体内下部,所述回风通道是从内胆顶部延外壳与内胆之间的侧壁至空气控制机构的回风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传统蒸发器与冷凝器在风路上设置方式,将回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全回路,另一部分直接经冷凝器的部分回路,这一回风方式提高了回风效率,回风中湿度下降,升温可以更快完成,因此在相同的功率下干衣时间更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干衣机的工作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干衣机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干衣机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空气控制机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框架内分布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外循环区内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干衣机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3中所示:01-容纳空间、02-风控机构、03-蒸发器、04-冷凝器。图4-7中所示:100-空气控制机构、110-内循环区、120-外循环区、130-第一隔板、140-第二隔板、150-第三隔板、160-第一区、170-第二区、180-第三区、190-通风口、210-支架、211-出风口、212-回路风口213-集风板、214-过滤网、220-风机、230-蒸发器、240-冷凝器、250-接水盒、260-水管、310-压缩机、320-外冷凝器、330-风扇、340-控制器、400-外壳、500-内胆、510-风口、600-水箱、700-回风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蒸发器、与蒸发器平行排布的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的冷凝水导出机构、驱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压缩机,以及容纳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引导风向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位于风机上方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在风路上仅部分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蒸发器、与蒸发器平行排布的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的冷凝水导出机构、驱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压缩机,以及容纳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引导风向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位于风机上方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在风路上仅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长度与冷凝器相同,所述蒸发器宽度小于冷凝器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宽度为冷凝器宽度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与水平面呈一小于9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与水平面呈一30-8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导出机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盒和设置在接水盒上的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衣机用空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有集风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衣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依哥智慧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