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文涛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621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属于支付保密通信技术领域,包括用户操作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判断模块、终端选择模块、数据存储云端、位置判断模块、警报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支付保密模块、用户支付模块,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分别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修改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数据修改模块,当警报模块发送警示数据后,数据修改模块开始对警示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发送修改数据至用户操作模块,用户操作模块接收到修改数据后开始提醒设备持有者修改个人信息,同时在修改个人信息完成前锁定该设备,防止人们对该设备进行后续操作,防止其他人员异常操作过多导致数据泄露,提高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付保密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10535633A公开了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系统,该专利技术虽然降低了对生成密钥的速度要求,但是安全性差,随着国际互联网迅速走向普及化,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家庭,其功能也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商业贸易活动逐步进入互联网,通过使用因特网,即降低了成本,也造就了更多的商业机会,电子商务技术从而得以发展,使其逐步成为了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所以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成为保护用户信息的重要保障之一,保密通信除采用暗号、隐语、密码等保密措施外,保密通信主要采用信道保密和信息保密,信道保密是采用使窃密者不易截收到信息的通信信道,如采用专用的线路、瞬间通信和无线电扩频通信等,信息保密是对传输的信息用约定的代码密码等方法加以隐蔽再传送出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被非法截取和数据库资料被窃的事例经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信用卡密码被盗是常见的例子;因此,专利技术出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变得尤为重要;首先,现有的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大多无法确定盗密人员位置,不方便工作人员对这类非法盗密人员进行追捕,降低处理速度,不利于人们寻回自己的电子设备,其次,现有的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多是锁定支付无法阻止他人继续执行异常操作,安全性低,容易导致用户个人数据泄露;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包括用户操作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判断模块、终端选择模块、数据存储云端、位置判断模块、警报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支付保密模块、用户支付模块;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分别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修改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安全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安全判断模块与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终端选择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云端通信连接、位置判断模块、支付保密模块通信连,所述警报模块与位置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修改模块与警报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支付模块分别与支付保密模块、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用于收集用户的支付请求与操作处理生成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段标记用户数据输入次数并对其进行检测,其具体过程如下;S1、将用户数据按照每天二十四小时设置成整体并标记为A;S2、将A按照每15min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分为I组,i=1-96;S3、检测第i组规定时间段用户输入用户数据的次数n,并标记为,i=1-96;所述安全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i组用户输入用户数据是否为异常操作并处理生成判断数据,其判断依据为:SS1、当每15min内用户输入用户数据的次数n大于5时,判断为异常操作标记为x1;SS2、当规定时间内用户输入用户数据的次数n小于等于5时,判断为非异常操作标记为x0;进一步的,所述终端选择模块用于接收x0或x1并进行发送,其具体表现为:(1)、若接收为x0时,则发送至支付保密模块与用户支付模块;(2)、若接收为x1时,则发送至位置判断模块与数据云端存储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支付保密模块用于接收x0并生成安全支付环境与发送指令数据,用户支付模块用于接收x0与指令数据并完成支付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云端用于收集x1进行保存并生成对比数据,位置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对比数据与x1并对比两组数据,其对比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接收x1后开始进行位置判断并标记为B,同时将对比数据标记为A;步骤二:将A与B进行对比判断距离相差是否在10m范围,若距离超过10m则判定为异地操作并标记为C,且将C发送至警报模块,若距离小于10m则判断为非异地操作并标记为D。进一步的,所述警报模块用于发出警示数据与警报,数据修改模块用于收集C或D并处理生成修改数据,用户操作模块用于对修改数据进行接收同时提醒用户更改个人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警报模块,位置判断模块接收终端选择模块发送的数据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位置确定,同时数据存储云端开始将该设备过往使用位置信息调用至位置判断模块中,位置判断模块开始对该设备现在位置进行确定,同时将现在位置与过往位置进行确定,后将比对结果发送至警报模块后,警报模块将比对结果进行处理后发送警示数据,警报模块将警报信息发送至该电子设备持有者及亲属,同时发送警报信息给相关工作人员,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对非法盗密人员进行追捕,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处理速度,同时方便人们第一时间发现设备遗失与找回设备;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数据修改模块,当警报模块发送警示数据后,数据修改模块开始对警示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发送修改数据至用户操作模块,用户操作模块接收到修改数据后开始提醒设备持有者修改个人信息,同时在修改个人信息完成前锁定该设备,防止人们对该设备进行后续操作,防止其他人员异常操作过多导致数据泄露,提高其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包括用户操作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判断模块、终端选择模块、数据存储云端、位置判断模块、警报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支付保密模块、用户支付模块;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分别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修改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安全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安全判断模块与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终端选择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云端通信连接、位置判断模块、支付保密模块通信连,所述警报模块与位置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修改模块与警报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支付模块分别与支付保密模块、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用于收集用户的支付请求与操作处理生成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段标记用户数据输入次数并对其进行检测,其具体过程如下;S1、将用户数据按照每天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操作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判断模块、终端选择模块、数据存储云端、位置判断模块、警报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支付保密模块、用户支付模块;/n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分别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修改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安全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安全判断模块与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终端选择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云端通信连接、位置判断模块、支付保密模块通信连,所述警报模块与位置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修改模块与警报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支付模块分别与支付保密模块、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操作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判断模块、终端选择模块、数据存储云端、位置判断模块、警报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支付保密模块、用户支付模块;
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分别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修改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安全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安全判断模块与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终端选择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云端通信连接、位置判断模块、支付保密模块通信连,所述警报模块与位置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修改模块与警报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支付模块分别与支付保密模块、终端选择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用于收集用户的支付请求与操作处理生成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段标记用户数据输入次数并对其进行检测,其具体过程如下;
S1、将用户数据按照每天二十四小时设置成整体并标记为A;
S2、将A按照每15min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分为I组,i=1-96;
S3、检测第i组规定时间段用户输入用户数据的次数n,并标记为Ain,i=1-96;
所述安全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i组用户输入用户数据是否为异常操作并处理生成判断数据,其判断依据为:
SS1、当每15min内用户输入用户数据的次数n大于5时,判断为异常操作标记为x1;
SS2、当规定时间内用户输入用户数据的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文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