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621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发送端,负责将数据传输至不同节点;接收端,负责将其他节点传输的数据写入Redis队列;业务逻辑系统,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并根据数据决定是否返回响应:需要返回时将数据传递给发送端,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继续处理Redis队列中其它数据;Redis队列,通过队列系统对接收端写入的流量数据进行削峰、排队。通过HTTP协议来完成多节点间的数据交互方案,对数据传输进行高并发时削峰操作,数据响应通过异步返回,减少响应和等待时间。业务系统和数据传递系统分开,具有底耦合和高内聚性,通过Redis队列提高系统业务逻辑处理系统的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信息传输
,具体为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一个客户端(用户)和服务端(网站)之间请求和应答的标准,通常使用TCP协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输速度的高速发展,分布式多节点业务处理系统被大规模应用。HTTP协议得以广范应用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正是因为它的专利技术,才奠定了当今社会万物互联,人们得以突破地理上和空间上限制与世界相拥,可以更高速、更便捷的获取想要的信息。因此一种简单便捷并被大部分人所了解的HTTP协议就成为了首选。通过HTTP协议来完成多节点间的数据交互方案,不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面向更加广阔的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提高开发效率。业务系统和数据传递系统分开,具有底耦合和高内聚性,通过Redis队列提高系统业务逻辑处理系统的高可用性。目前已知多节点数据交换方式,为了解决传输和获取数据通常会使用自定义的报文格式,增加了技术壁垒,对于非系统级应用开发者来说难以一窥全貌,无法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此种方式的通信效率低下且维护开发工作量大,随着项目的不断迭代研发,业务系统和通信数据间的耦合性越高,不再适用企业级项目开发,模块化不足,导致可维护的越来越低,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业务系统始终处于一个高耦合,低内聚的状态,业务逻辑和数据传递混合,进而导致系统独立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多节点间数据交互方案,将数据交互和业务逻辑系统分离。提供一个高内聚,低耦合,通过Redis队列系统进行数据流量削峰,保证系统得高可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包括以下模块:发送端,负责将数据传输至不同节点;接收端,负责将其他节点传输的数据写入Redis队列;业务逻辑系统,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并根据数据决定是否返回响应:需要返回,将数据传递给发送端,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继续处理Redis队列中其它数据;Redis队列,通过队列系统对接收端写入的流量数据进行削峰、排队。使业务逻辑系统不会再数据量过量的情况下导致系统崩溃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节点1的发送端向节点2的接收端发送数据;步骤2:节点2接收到数据以后写入到节点2的Redis队列中;步骤3:由节点2的数据处理端进行监听Redis队列中,并进行数据处理。优选的,步骤1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上传格式化后的数据,不要求返回结果;步骤1.2:节点1向节点2发送请求数据并携带请求ID身份标识。更优选的,步骤1.2中包括以下步骤,用于提取数据,包裹节点信息,发送数据,具体是:步骤1.2.1:节点1提取将要发送的数据;步骤1.2.2:包裹当前节点信息,包裹IP信息,节点名称,发送时间;步骤1.2.3:通过HTTP方式向指定节点发送数据。优选的,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负责数据转储,调高数据接收效率,具体是:步骤2.1:节点2接收节点数据步骤2.2:转储到Redis队列。优选的,步骤3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节点2的业务逻辑系统监听到Redis队列中存在数据时;步骤3.2:节点2的业务逻辑系统发现数据无返回响应要求,处理完毕后,继续监听;步骤3.3:节点2的业务逻辑系统发现Redis队列中的数据需要返回数据时,处理完数据后,将格式化后的数据发送给发送端,由当前节点的发送端根据节点信息和请求ID身份标识发送到指定节点的接收端。更优选的,步骤3.3中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业务逻辑,以及将数据交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是:步骤3.3.1:从Redis队列中获取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处理;步骤3.3.2:根据数据响应字段将数据交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HTTP协议来完成多节点间的数据交互方案,对数据传输进行高并发时削峰操作,数据响应通过异步返回,减少响应和等待时间。不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面向更加广阔的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提高开发效率。业务系统和数据传递系统分开,具有底耦合和高内聚性,通过Redis队列提高系统业务逻辑处理系统的高可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现方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包括以下模块:发送端,负责将数据传输至不同节点;接收端,负责将其他节点传输的数据写入Redis队列;业务逻辑系统,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并根据数据决定是否返回响应:需要返回,将数据传递给发送端,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继续处理Redis队列中其它数据;Redis队列,通过队列系统对接收端写入的流量数据进行削峰、排队。使业务逻辑系统不会再数据量过量的情况下导致系统崩溃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节点1的发送端向节点2的接收端发送数据;步骤2:节点2接收到数据以后写入到节点2的Redis队列中;步骤3:由节点2的数据处理端进行监听Redis队列中,并进行数据处理。实施例三: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节点1的发送端向节点2的接收端发送数据;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上传格式化后的数据,不要求返回结果;步骤1.2:节点1向节点2发送请求数据并携带请求ID身份标识,用于提取数据,包裹节点信息,发送数据,具体是:步骤1.2.1:节点1提取将要发送的数据;步骤1.2.2:包裹当前节点信息,包裹IP信息,节点名称,发送时间;步骤1.2.3:通过HTTP方式向指定节点发送数据;步骤2:节点2接收到数据以后写入到节点2的Redis队列中,负责数据转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n发送端,负责将数据传输至不同节点;/n接收端,负责将其他节点传输的数据写入Redis队列;/n业务逻辑系统,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并根据数据决定是否返回响应:/n需要返回,将数据传递给发送端,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n否则继续处理Redis队列中其它数据;/nRedis队列,通过队列系统对接收端写入的流量数据进行削峰、排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发送端,负责将数据传输至不同节点;
接收端,负责将其他节点传输的数据写入Redis队列;
业务逻辑系统,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并根据数据决定是否返回响应:
需要返回,将数据传递给发送端,由发送端进行数据传输;
否则继续处理Redis队列中其它数据;
Redis队列,通过队列系统对接收端写入的流量数据进行削峰、排队。


2.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节点1的发送端向节点2的接收端发送数据;
步骤2:节点2接收到数据以后写入到节点2的Redis队列中;
步骤3:由节点2的数据处理端进行监听Redis队列中,并进行数据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上传格式化后的数据,不要求返回结果;
步骤1.2:节点1向节点2发送请求数据并携带请求ID身份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HTTP协议多节点数据交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包括以下步骤,具体是:
步骤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先东朱静轩郑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网络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