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21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包括由双层同心外筒、内筒构成的桶体,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与其同心的下锥体,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上锥体,其下端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小于外筒的最大直径,所述上锥体与下锥体呈扣合状,且在纵向空间上错开设置;所述内筒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槽沟,且通过相邻的槽沟之间限定得到多个槽脚,所述内筒通过槽脚设置在上锥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其通过设置相配合的槽沟和槽脚,使得污泥形成的块状生物膜能及时通过槽沟回到内桶进一步参与生化反应,不会出现氨化上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污水治理情况下使用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在小流量污水情况下使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简称SequencingBatchReactor,缩写SBR)。SBR活性污泥工艺设备是美国诺罗丹大学R.L.Irvin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提出,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耐冲击负荷,污泥不易膨胀,能够有效去除N、P的特点。但是SBR工艺及设备自技术以后,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SBR工艺设备存在:不能连续处理污水以及小型化后处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对于这些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此专利号为:202010166281.3,专利名称为序批式连续排放污水处理器及其应用方法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在R.L.Irvine的SBR污水处理工艺设备中加入“三相分离器”,将原来的五个污水处理序批过程(进水、待机、曝气、沉淀、排水),变为了三个序批(进水、待机、曝气),两个连续(沉淀、排水),序批时间缩短70%,使得效率提升了50%,为设备小型化提供可能,可以用于日污水产量为5吨的使用场所,但在实际使用中,设备的内桶与外桶之间的连通,是在内桶下部打孔,孔虽然能通过污泥,但不能通过块状的生物膜,污泥形成的块状生物膜不能及时回到内桶参与生化反应,就会氨化上浮,影响沉淀效果,在长期使用中并不能必然达到其宣称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包括由双层同心外筒、内筒构成的桶体以及设置在内筒中生物反应料机构,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与其同心的下锥体,其上端被配置为与外筒内侧壁连接;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上锥体,其下端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小于外筒的最大直径,所述上锥体与下锥体呈扣合状,且在纵向空间上错开设置,以在上、下锥体、外筒之间限定得到溢流区;所述内筒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槽沟,且通过相邻的槽沟之间限定得到多个槽脚,所述内筒通过槽脚设置在上锥体上,以在下锥体、内筒之间限定得到沉淀区。优选的是,所述内筒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多个与槽沟在空间上相配合的沉淀板;其中,所述沉淀板的个数与槽沟相配合,且每个沉淀板从其中一个槽脚一端开始,在内筒的外侧壁上呈螺旋上升状,且各沉淀板底部具有27-32度的夹角,各沉淀板顶部具有55-65度的夹角;各沉淀板与外侧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预定的间距。优选的是,所述内筒在与上锥体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圈排气孔。优选的是,所述下锥体下端与外筒之间具有55-63度的夹角。优选的是,所述桶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送入污水和/或抽出污泥的第一接口;所述外筒上方设置有用于排出上清液的第二接口;所述内筒上方设置有用于排气的第三接口。一种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应用气液固三相分离装置的方法,从内筒上端输入的待处理混合流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槽沟向外输出至沉淀区;处于沉淀区的流体,沿沉淀板的螺旋方向上升,并在上、下锥体的配合下,上清液翻过溢流区流向外筒与内筒间隙,并在超出预定高度后从第二接口输出;流体中的待沉淀物在沉淀板的作用下,凝结并附着在螺旋沉淀板内下侧,在凝结较多后成团下降到下锥体外侧,在内外桶没有压力差或负压情况下,通过槽沟再次进入内桶桶,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实现污泥的回流,同时便于后期抽出污泥;在流体进行沉淀时,其内的气体伴随沉淀板上升时被上锥体阻挡,通过排气孔回到内桶,进而从第三接口释出,实现气、液、固分离。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通过对内筒与外筒的连接、连通方式均进行了改进,即设置相配合的槽沟和槽脚,使得内筒与外筒在沉淀过程中的流体中的沉淀物输送体积显著增加,在沉淀的不同时间段,污泥形成的块状生物膜能及时通过槽沟回到内桶进一步参与生化反应,不会出现沉降污泥长期回不到内桶因缺氧而氨化上浮,沉淀效果更为理想。其二,本技术通过在内筒的外设置上设置与槽沟相配合沉淀板,并进一步通过其角度的限定,即其向上倾角和向内倾角结构设计,增加了流动距离和延长上升时间,从而延长了上升流动时间,使得沉淀效果提高了80%。其三,本技术通过沉淀板在设计上具有向上倾角和向内倾角结构,使得污泥极易附着在螺旋沉淀板内侧,形成不稳定的生物膜,生物膜内外形成溶解氧浓度梯度,内部缺氧,外部溶解氧充足,使得生物膜内部进行反硝化反应,外部硝化反应,使得有机物去除率提高30%以上。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的实现形式,包括由双层同心外筒1、内筒2构成的桶体以及设置在内筒中生物反应料机构(未示出),这里的反应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绳形生物填料,其可以通过相配合的挂钩设置在内筒中,因其在污水处理中属于现有技术,故再次不再具体叙述,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与其同心的下锥体5,其上端被配置为与外筒内侧壁连接,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下锥体的结构进行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两端直接与外筒连接,可配合内筒的连接方式,改变传统流体的输出方式;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上锥体3,其下端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小于外筒的最大直径,所述上锥体与下锥体呈扣合状,且在纵向空间上错开设置,以在上、下锥体、外筒之间限定得到溢流区,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相配合的上锥体,在空间上将内筒输出的流体进行限定,进而保证其始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包括由双层同心外筒、内筒构成的桶体以及设置在内筒中生物反应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与其同心的下锥体,其上端被配置为与外筒内侧壁连接;/n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上锥体,其下端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小于外筒的最大直径,所述上锥体与下锥体呈扣合状,且在纵向空间上错开设置,以在上、下锥体、外筒之间限定得到溢流区;/n所述内筒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槽沟,且通过相邻的槽沟之间限定得到多个槽脚,所述内筒通过槽脚设置在上锥体上,以在下锥体、内筒之间限定得到沉淀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包括由双层同心外筒、内筒构成的桶体以及设置在内筒中生物反应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与其同心的下锥体,其上端被配置为与外筒内侧壁连接;
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上锥体,其下端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小于外筒的最大直径,所述上锥体与下锥体呈扣合状,且在纵向空间上错开设置,以在上、下锥体、外筒之间限定得到溢流区;
所述内筒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槽沟,且通过相邻的槽沟之间限定得到多个槽脚,所述内筒通过槽脚设置在上锥体上,以在下锥体、内筒之间限定得到沉淀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污水处理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多个与槽沟在空间上相配合的沉淀板;
其中,所述沉淀板的个数与槽沟相配合,且每个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丕荣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四川京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