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84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包括罐体、排管、保温球阀,罐体上开设有人孔,罐体安装在框架内,罐体包覆有罐体保温层,罐体与罐体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盘管,排管包括排管内腔、排管外腔,保温球阀包括保温球阀内腔、保温球阀外腔,罐体底部通过排管内腔与保温球阀内腔连通,排管外腔一端与盘管入口连通,排管外腔另一端通过保温球阀外腔与介质入口连通,盘管出口与介质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通过盘管对罐体内物料进行加热或制冷;排管外腔采用螺旋型腔结构,使受热更均匀;采用保温球阀使排管的最先端无死角的维持物料的温度要求;人孔处采用楔式固定方式,改变了传统螺栓的固定方式,开启和闭合时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
本技术涉及储罐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
技术介绍
储罐容器是目前各行业运输的主要包装物之一,小到几百毫升的饮料瓶,大到几十立方的罐车,储罐中的物料的不同对于容器需求也是不同的,近年来中型散装容器(IBC)的需求越来越多,因其小巧便捷受到众多客户的青睐,但是也有很多物料对于包装有特殊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是要求保温或者保冷的,以避免物料出现凝固等现象,目前有很多IBC有保温的功能,但也只是增加了保温层,可一旦出现凝固,需要加热融化时保温层成为了这个储罐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包括罐体、排管、保温球阀,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人孔,所述罐体安装在框架内,所述罐体包覆有罐体保温层,所述罐体与罐体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盘管,所述排管包括排管内腔、排管外腔,所述保温球阀包括保温球阀内腔、保温球阀外腔,所述罐体底部通过排管内腔与保温球阀内腔连通,所述排管外腔一端与盘管入口连通,所述排管外腔另一端通过保温球阀外腔与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盘管出口与介质出口连通。所述盘管位于罐体外壁呈双向螺旋盘装,所述盘管位于罐体底部处呈回字形盘装。所述排管外腔内通过设置螺旋片形成螺旋型腔。所述人孔上安装有人孔盖,所述人孔盖内设置有人孔保温层,所述人孔上安装有人孔法兰,所述人孔盖内沿安装有锁扣,所述人孔法兰外沿安装有锁紧块,所述锁扣与锁紧块楔形配合。所述罐体保温层上包覆有外包板。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托框,所述上框与托框通过立柱连接。所述托框下端安装有叉车托盘,所述叉车托盘设置有叉车通道,所述叉车托盘下端与上框上端相匹配。本技术的特点是:采用全保温设计,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恒温物料存储站,可在盘管中通入热源或者冷源,对罐体内物料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同时,盘管的结构使加热源与罐体的焊接点减少,使罐体内面更加光滑,减少焊接点,也降低了焊点泄露的风险;排管外腔采用螺旋型腔结构,使最先排除的物料充分的、最快速的达到排除要求;采用保温球阀使排管的最先端无死角的维持物料的温度要求,同时也能避免个别物料凝固时对阀门产生的损害;人孔处采用楔式固定方式,改变了传统螺栓的固定方式,开启和闭合时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技术的保温球阀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盘管位于罐体底部处布局图。图6是本技术的人孔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人孔法兰外沿处示意图。其中:1、罐体11、人孔12、人孔盖13、锁扣14、人孔法兰15、锁紧块16、人孔保温层17、测温接口18、温度计2、罐体保温层3、外包板4、盘管41、盘管出口42、盘管入口5、排管51、排管内腔52、排管外腔53、螺旋型腔6、保温球阀61、保温球阀内腔62、保温球阀外腔7、介质出口8、介质入口9、框架91、上框92、立柱93、托框94、叉车托盘95、叉车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盘管4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包括罐体1、排管5、保温球阀6,所述罐体1包覆有罐体保温层2,所述罐体保温层2采用岩棉、玻璃棉或聚氨酯组成,通过罐体保温层2对罐体1内物料进行保温,所述罐体保温层2上包覆有外包板3,所述罐体1、外包板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罐体1通过外包板3安装在框架9上,所述框架9包括上框91、托框93,所述上框91与托框93通过立柱92连接,所述罐体1设置在上框91、立柱92、托框93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托框93下端安装有叉车托盘94,所述叉车托盘94设置有叉车通道95,在移动本技术时通过叉车通道95方便叉车叉取,所述叉车托盘94下端与上框91上端相匹配,所述叉车托盘94下端可安插在上框91上端,通过叉车托盘94与上框91的配合可将多个本技术进行堆叠,减少运输、储存成本,而且叠放稳定,不易倒塌;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人孔11,所述人孔11上安装有人孔盖12,所述人孔盖12内设置有人孔保温层16,所述人孔保温层16采用岩棉、玻璃棉或聚氨酯组成,所述人孔11上安装有人孔法兰14,所述人孔盖12内沿焊接有锁扣13,所述人孔法兰14外沿焊接有带有角度的锁紧块15,所述锁扣13与锁紧块15楔式配合,采用专用扳手旋转人孔盖12,通过锁扣13与锁紧块15的位置配合实现人孔盖12开闭,人孔盖12采用无螺栓式结构,有效减少打开螺栓的繁琐,也避免了运输中随意开启的风险;所述罐体1底部安装有测温接口17,所述测温接口17上安插有温度计18,可通过温度计18测量罐体1内物料的温度,所述测温接口17与罐体1内部隔离设置,即使罐体1内有物料也可随时将温度计18拆下来;所述罐体1与罐体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盘管4,通过盘管4对罐体1内物料加热或冷却,使用方便,不需再单独设置温室等配置,所述盘管4由不锈钢无缝管焊接完成,所述盘管4位于罐体1底部处呈回字形盘装,再围绕罐体1外壁呈双向螺旋盘装,先螺旋上升至顶部后再反向向下盘至罐体1底部,所述盘管入口42、盘管出口41均位于罐体1底部下方,所述盘管4与罐体1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所述盘管4的间距可以设置相同间距或不同间距;所述排管5一端固定在罐体1底部,所述排管5另一端与保温球阀6通过法兰连接,所述保温球阀6可使排管5最先端无死角的维持物料的温度要求,同时避免了个别物料凝固时对阀门产生损害,所述排管5采用弯头、直管、法兰焊接而成,且排管5向下倾斜2°-5°,以便于排料,所述排管5包括排管内腔51、排管外腔52,所述保温球阀6包括保温球阀内腔61、保温球阀外腔62,所述罐体1底部通过排管内腔51与保温球阀内腔61的一端连通,所述保温球阀内腔61的另一端安装有F型快速接头,以便于排料时与其它管路相连,所述排管外腔52一端与盘管入口42连通,所述排管外腔52另一端通过保温球阀外腔62与介质入口8连通,所述排管5与盘管入口42、保温球阀外腔62的连接均采用柔性管连接,所述盘管出口41与介质出口7连通,所述介质出口7、介质入口8均安装有单片式球阀,且所述介质出口7、介质入口8的端部均安装有F型快速接头,以便于与其它管路相连,所述排管外腔52内通过设置螺旋片形成螺旋型腔53,使介质流动时更加均匀,使最先排除的物料充分的、快速的达到排除要求。本技术采用全保温设计,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恒温物料存储站,可在盘管4中通入热源或者冷源,对罐体1内物料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同时,盘管4的结构使加热源与罐体1的焊接点减少,使罐体1内面更加光滑,减少焊接点,也降低了焊点泄露的风险;排管外腔52采用螺旋型腔53结构,使最先排除的物料充分的、最快速的达到排除要求;采用保温球阀6使排管5的最先端无死角的维持物料的温度要求,同时也能避免个别物料凝固时对阀门产生的损害;人孔处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排管、保温球阀,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人孔,所述罐体安装在框架内,所述罐体包覆有罐体保温层,所述罐体与罐体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盘管,所述排管包括排管内腔、排管外腔,所述保温球阀包括保温球阀内腔、保温球阀外腔,所述罐体底部通过排管内腔与保温球阀内腔连通,所述排管外腔一端与盘管入口连通,所述排管外腔另一端通过保温球阀外腔与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盘管出口与介质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排管、保温球阀,所述罐体上开设有人孔,所述罐体安装在框架内,所述罐体包覆有罐体保温层,所述罐体与罐体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盘管,所述排管包括排管内腔、排管外腔,所述保温球阀包括保温球阀内腔、保温球阀外腔,所述罐体底部通过排管内腔与保温球阀内腔连通,所述排管外腔一端与盘管入口连通,所述排管外腔另一端通过保温球阀外腔与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盘管出口与介质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位于罐体外壁呈双向螺旋盘装,所述盘管位于罐体底部处呈回字形盘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式全保温移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外腔内通过设置螺旋片形成螺旋型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光有竹正善森春夫杜玉山杨川
申请(专利权)人:益泰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