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82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属于食品自加热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自加热食品自加热结构复杂,自加热方式开启繁琐,且安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所述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包括:外盒体;食物容置盒;第一加热盒,用于容置第一组合物;第二加热盒,用于容置第二组合物;第二加热盒的底部具有安全片,安全片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刻痕;旋钮结构,旋钮结构的一端位于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外,另一端穿过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加热盒的侧壁,与安全片连接;旋钮结构在受到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时,可带动安全片沿刻痕轨迹被拉开,以使第二组合物与第一组合物混合后反应发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食品自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属于食品自加热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社会发展步伐的加速,便携食物成为流行,但是在工作地点就餐的城市白领人群和进行户外活动与旅行的人们在就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便,为了将食物的便携特点与便捷的加热手段结合以克服各种条件限制,自加热食品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它利用无火焰化学加热技术,实现了被包装食品的自加热功能,满足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自加热食品虽然可以方便人们就餐,但仍有许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示例的,有的需要自己准备水然后倒入容器与自发热包发生化学反应发出热量,使用者需要寻找水源,使用不方便;有的虽然备有水盒或者水袋,需要手撕或者其他复杂的开启方式,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复杂,用户体验不好,而且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多且复杂,实际开启方式繁琐,误操作的概率很高;再者,市面上大多自热食品的发热包遇水后会放出氢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能够解决现有自加热食品自加热结构复杂,自加热方式开启繁琐,且安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包括:外盒体;食物容置盒,设置在所述外盒体内部,用于容置食物;第一加热盒,位于所述食物容置盒与所述外盒体底面之间,用于容置第一组合物;第二加热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盒内,用于容置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二加热盒的底部具有安全片,所述安全片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刻痕;旋钮结构,所述旋钮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加热盒的侧壁,与所述安全片连接;所述旋钮结构在受到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时,可带动所述安全片沿所述刻痕轨迹被拉开,以使所述第二组合物与所述第一组合物混合后反应发热。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盒紧贴所述食物容置盒外底面。可选的,所述旋钮结构包括旋钮件、卡位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旋钮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旋钮件通过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旋钮件内具有内槽,所述卡位件位于所述内槽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卡位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全片连接;所述旋钮件在受到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作用力时,所述旋钮件上的卡扣可脱离所述卡槽,且所述卡位件可卡接进所述内槽。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连接件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金属杆。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材料选自铝、铜、铁和钢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盒由导热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盒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盒的材质为金属。可选的,所述外盒体的材料选自聚丙烯泡沫、聚酰胺泡沫、聚醚酰胺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聚芳醚酮泡沫、聚醚醚酮泡沫、酚醛泡沫和环氧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还包括盖体;所述外盒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盖体用于封闭所述外盒体的开口;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气口。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通过利用旋钮结构可简单方便的拉开第二加热盒底部的安全片,使得第二加热盒中的第二组合物与第一加热盒中的第一组合物混合后反应发热,产生的热量可加热食物容置盒中的食物;该结构简单,旋钮式启动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步骤简单有效,可快速启动自加热、方便快捷、加热食品效率高,保温效果好,可随时、随地、无电、无火、无水启动自加热,使用方便有效、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安全有效,用户体验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主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侧面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主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外盒体10;食物容置盒11,设置在外盒体10内部,用于容置食物;第一加热盒12,位于食物容置盒11与外盒体10底面之间,用于容置第一组合物13;第二加热盒14,位于第一加热盒12内,用于容置第二组合物15;第二加热盒14的底部具有安全片16,安全片16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刻痕;旋钮结构,旋钮结构的一端位于食物容置盒11的第一侧壁外,另一端穿过食物容置盒11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加热盒12的侧壁,与安全片16连接;旋钮结构在受到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时,可带动安全片16沿刻痕轨迹被拉开,以使第二组合物15与第一组合物13混合后反应发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组合物13可以包括:环氧大豆油、环氧树脂、蛭石、A1型乙基麦芽酚、薄荷香精等;第二组合物15可以包括:聚酰胺、多元羧酸酐、植物油等。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加热盒12可以由导热材料制成。具体的,第一加热盒12和第二加热盒14的盒体可以由成本低廉的金属制成,示例的,可以是马口铁、铝和锡的一种或多种。外盒体10可以由低成本的耐高温泡沫材料制成,示例的,可以选自聚丙烯泡沫、聚酰胺泡沫、聚醚酰胺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聚芳醚酮泡沫、聚醚醚酮泡沫、酚醛泡沫和环氧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可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并可避免烫伤。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旋钮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在受到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后带动安全片16撕开的目的即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旋钮结构可简单方便的拉开第二加热盒14底部的安全片16,使得第二加热盒14中的第二组合物15与第一加热盒12中的第一组合物13混合后反应发热,产生的热量可加热食物容置盒11中的食物;该结构简单,旋钮式启动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步骤简单有效,可快速启动自加热、方便快捷、加热食品效率高,保温效果好,可随时、随地、无电、无火、无水启动自加热,使用方便有效、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安全有效,用户体验效果好。进一步的,第一加热盒12紧贴食物容置盒11外底面。将食物容置盒11的底部与第一加热盒12直接接触,这样提高了传热效率;另外,第一加热盒12可起到支撑食物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旋钮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旋钮结构可以包括旋钮件17、卡位件18和连接件19;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旋钮件17上设置有卡扣23;旋钮件17通过卡扣23卡接在卡槽内;旋钮件17内具有内槽,卡位件18位于内槽内;连接件19的一端与卡位件18连接,另一端与安全片16连接;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盒体;/n食物容置盒,设置在所述外盒体内部,用于容置食物;/n第一加热盒,位于所述食物容置盒与所述外盒体底面之间,用于容置第一组合物;/n第二加热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盒内,用于容置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二加热盒的底部具有安全片,所述安全片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刻痕;/n旋钮结构,所述旋钮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加热盒的侧壁,与所述安全片连接;所述旋钮结构在受到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时,可带动所述安全片沿所述刻痕轨迹被拉开,以使所述第二组合物与所述第一组合物混合后反应发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盒体;
食物容置盒,设置在所述外盒体内部,用于容置食物;
第一加热盒,位于所述食物容置盒与所述外盒体底面之间,用于容置第一组合物;
第二加热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盒内,用于容置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二加热盒的底部具有安全片,所述安全片的边缘一周设置有刻痕;
旋钮结构,所述旋钮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食物容置盒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加热盒的侧壁,与所述安全片连接;所述旋钮结构在受到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时,可带动所述安全片沿所述刻痕轨迹被拉开,以使所述第二组合物与所述第一组合物混合后反应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盒紧贴所述食物容置盒外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结构包括旋钮件、卡位件和连接件;
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旋钮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旋钮件通过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旋钮件内具有内槽,所述卡位件位于所述内槽内;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卡位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全片连接;
所述旋钮件在受到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作用力时,所述旋钮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远姜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