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577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属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监测层、无线传输通信层以及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所述前端监测层包括位于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该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北斗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数据保密性程度较高,同时,受环境限制小,不受气候的影响,不用人工操作,相邻监测点之间量程大,可进行大范围监测;并配置有多种预警报警方式,适应上级、监测站点负责人、村庄等各层级管理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具体为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更加紧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也逐渐增多,随之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例如地质灾害也逐渐显现,这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人工检测,检测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携带检测仪器前往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巡查,根据检测仪器得到的数据或根据经验肉眼观察得到的数据判定该地区是否已经发生地质灾害,若是,则在纸质记事本上填写地质灾害情况,并通过电话、传真或邮件等方式将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上报,使得相应的上级人员进行灾害处理,例如,疏散相关地区的群众等。但是进行人工检测,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地质灾害,人身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同时,通常相邻的两次检测相隔时间较长,无法及时地获知是否发生地质灾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警,包括前端监测层、无线传输通信层以及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所述前端监测层,包括位于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地质灾害监测站采用一体化监测设备,一体化监测设备内置有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监测数据的传感器,传感器进行7*24小时的全天侯自动监测预警;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用于传输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包括雨量、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一级环境温度;所述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用于接收、计算、分析、存储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具有可视化数据数据管理以及分析预警报警功能,并对前端监测层的当前运行数据、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统一管控,通过多种方式向地灾区域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支持普通话和方言轮流播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量程大,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距离不受限制,两站的最大直线距离为10km。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在支持北斗技术通信方式外,还支持GPRS/4G/5G的移动通信方式,同时,一体化监测设备的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LoRa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相互通信。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站包括表面位移监测站、土壤含水量监测站、雨量监测站、视频监测站,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监测数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内置有地质灾害数据库,所述地质灾害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监测数据库以及系统运维库。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的分析预警报警功能包括灾害点查询、数据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统计分析、易发及预警分析、灾害风险和灾情评估、辅助决策、自动通告报警、灾情上报及信息发布。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发布预警信息方式包括短信语音自动通告、本地麦克风喊话报警以及远程声光报警,所述预警信息内容可以为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山洪是否达到临界值,山体滑坡预报信息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发生概率这些类型的预警内容。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进行操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通过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实时监测设备覆盖区域内的不同类型的地质数据;S2、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将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采集的地质数据传输至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的服务后台,经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的管理功能,将数据展示在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的显示屏上进行可视化分析;S3、根据地质灾害监测站的当前运行数据、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警,因地选择合适的预警报警方式;S4、对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林场、乡村、居民点、学校或山矿企业进行预警报警的自动循环通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及其方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北斗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数据保密性程度较高,同时,受环境限制小,不受气候的影响,不用人工操作,相邻监测点之间量程大,可进行大范围监测;并配置有多种预警报警方式,适应上级、监测站点负责人、村庄等各层级管理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中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中分析预警报警功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警,包括前端监测层、无线传输通信层以及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所述前端监测层,包括位于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地质灾害监测站采用一体化监测设备,一体化监测设备内置有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监测数据的传感器,传感器进行7*24小时的全天侯自动监测预警;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用于传输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包括雨量、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一级环境温度;所述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用于接收、计算、分析、存储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具有可视化数据数据管理以及分析预警报警功能,并对前端监测层的当前运行数据、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统一管控,通过多种方式向地灾区域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支持普通话和方言轮流播报。具体的,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量程大,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距离不受限制,两站的最大直线距离为10km。具体的,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在支持北斗技术通信方式外,还支持GPRS/4G/5G的移动通信方式,同时,一体化监测设备的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LoRa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相互通信。具体的,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站包括表面位移监测站、土壤含水量监测站、雨量监测站、视频监测站,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监测数据。其中,雨量监测站采用雨量计,雨量计采集的地质监测量的名称为降水量,将采集到的降水量的具体数值称为降水量的测量值;其中,土壤含水量监测站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监测层、无线传输通信层以及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n所述前端监测层,包括位于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地质灾害监测站采用一体化监测设备,一体化监测设备内置有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监测数据的传感器,传感器进行7*24小时的全天侯自动监测预警;/n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用于传输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包括雨量、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一级环境温度;/n所述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用于接收、计算、分析、存储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具有可视化数据数据管理以及分析预警报警功能,并对前端监测层的当前运行数据、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统一管控,通过多种方式向地灾区域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支持普通话和方言轮流播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监测层、无线传输通信层以及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
所述前端监测层,包括位于各地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地质灾害监测站采用一体化监测设备,一体化监测设备内置有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监测数据的传感器,传感器进行7*24小时的全天侯自动监测预警;
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用于传输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包括雨量、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一级环境温度;
所述后端预警报警应用层,用于接收、计算、分析、存储各地质灾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具有可视化数据数据管理以及分析预警报警功能,并对前端监测层的当前运行数据、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统一管控,通过多种方式向地灾区域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支持普通话和方言轮流播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量程大,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距离不受限制,两站的最大直线距离为10k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通信层在支持北斗技术通信方式外,还支持GPRS/4G/5G的移动通信方式,同时,一体化监测设备的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LoRa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相互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北斗预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灾害监测站包括表面位移监测站、土壤含水量监测站、雨量监测站、视频监测站,用于监测不同类型的地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闻巩兴光刘新意施亚伟黄伟王光进王兆茹刘红位芦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