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63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7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建筑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的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检测任务所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从预先构建的检测环境数据库中获取检测环境数据;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确定任务检测路径;将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自动对所述目标建筑进行检测。本申请有利于整体上提高建筑检测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属于建筑检测
,具体涉及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检测的相关技术中,一般都是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使用无人机和检测机器人来实现检测,但在实际实践中,目前这种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量需要人为干预,导致了建筑检测工作的低效。分析原因,当前大量需要人为干涉的原因主要是,建筑检测的场景下,城市遮挡物很多,建筑物高低不平,电磁信号差异较大;以及建筑外墙检测受天气,风力和墙面朝向的日照时间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无人机或者检测机器人需要现场人员操控,以及判断,才能对密集的楼宇进行检测,以防砸机和检测遗漏。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通过预先构建检测所需环境信息的检测环境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来提高建筑缺陷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整体上提高检测效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检测任务所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从预先构建的检测环境数据库中获取检测环境数据;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确定任务检测路径;将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自动对所述目标建筑进行检测。可选地,所述检测环境数据中包括目标建筑的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所述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具体为:根据所述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基于蚁群算法进行任务起点到任务终点的路径规划;其中,所述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包含有,目标建筑物的定位信号强弱分布信息,目标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强弱分布信息,目标建筑遮挡物的空间位置信息,目标建筑物相邻遮挡物的空间位置信息,目标建筑物的墙面朝向信息,以及目标建筑物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可选地,还包括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检测时间的确定,并将确定的所述检测时间与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一起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在所述检测时间执行所述检测任务。可选地,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检测时间的确定,包括: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中目标建筑的墙面材料属性信息,确定所需的环境温度;对所述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中目标建筑物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进行解析,确定符合所述环境温度的第一时间段;将离当前时间最近,且在一天中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处于同一相对位置的第二时间段确定为所述检测时间。可选地,在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之后,还包括:对执行所述检测任务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视觉分析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检测分析数据。可选地,在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之后,还包括:将执行所述检测任务所获取的检测环境数据反馈给所述检测环境数据库,以使所述检测环境数据库进行数据积累及更新。可选地,所述检测环境数据库的构建过程包括:对指定区域内的建筑物,采用无人机进行模拟采集,基于机载的感测仪器获取第一基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基础信息构建所述区域的三维要素空间地图;其中,所述第一基础信息包括,所述区域内定位信号强弱分布信息、数据通信信号强弱分布信息,所述区域内各建筑物遮挡物的空间位置信息,所述区域内各建筑物相邻遮挡物的空间位置信息,所述区域内各建筑物的墙面朝向信息,以及所述区域内的局部气象信息;所述机载的感测仪器包括机载探空仪、热成像相机和可见光相机。可选地,所述检测环境数据库的构建过程还包括:从第三方数据源获取所述区域内各建筑物的墙面材料属性信息,将所述各建筑物的墙面材料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库中检测环境数据的数据项之一。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携带有红外热成像仪或者高清相机的无人机。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缺陷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检测任务所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从预先构建的检测环境数据库中获取检测环境数据;规划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确定任务检测路径;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自动对所述目标建筑进行检测。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预先构建检测所需环境信息的检测环境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来提高建筑缺陷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整体上提高检测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或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表达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整体技术方案的实现框图说明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测环境数据库的应用数据平台的架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缺陷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技术中,建筑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量需要人为干预,导致了建筑检测工作的低效。申请人对大量应用实践进行分析,认为造成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遮挡物很多,建筑物高低不平,电磁信号差异较大,例如城市3维空间中遮挡物,楼房高度,GPS/北斗信号差异,5G信号差异,各类电磁干扰和无线电干扰信号等,所以当前无人机或者检测机器人需要现场人员操控才能对密集的楼宇进行检测,以防砸机和检测遗漏,而不能根据城市复杂三维地貌和环境自主进行安全、有效巡航检测;建筑外墙检测受天气,风力和墙面朝向的日照时间的影响较大,目前都是人工根据当天的天气,风力,日照强弱等分时段检测墙面的东南西北面,无法实现无人机或者机器人根据日照,风力、检测面的时间等自主规划路线并且自主检测传回数据,耗费大量人力,也可能因为人的原因往往错过检测的最佳时间,例如检测东墙需要早上6点~8点之间,如果错过,只能改天检测,并且要看当天的天气和风力等情况,费时费力。基于以上分析,显然若能存在一个可以参照比较的、完整的检测环境的大数据库,就可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检测任务所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从预先构建的检测环境数据库中获取检测环境数据;/n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确定任务检测路径;/n将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自动对所述目标建筑进行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缺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检测任务所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从预先构建的检测环境数据库中获取检测环境数据;
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确定任务检测路径;
将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自动对所述目标建筑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包括目标建筑的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所述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具体为:
根据所述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基于蚁群算法进行任务起点到任务终点的路径规划;
其中,所述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包含有,目标建筑物的定位信号强弱分布信息,目标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强弱分布信息,目标建筑遮挡物的空间位置信息,目标建筑物相邻遮挡物的空间位置信息,目标建筑物的墙面朝向信息,以及目标建筑物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检测时间的确定,并将确定的所述检测时间与所述任务检测路径一起下发给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在所述检测时间执行所述检测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进行检测时间的确定,包括:
基于所述检测环境数据中目标建筑的墙面材料属性信息,确定所需的环境温度;
对所述三维要素空间地图数据中目标建筑物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进行解析,确定符合所述环境温度的第一时间段;
将离当前时间最近,且在一天中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处于同一相对位置的第二时间段确定为所述检测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所述检测任务之后,还包括:
对执行所述检测任务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任刘绍光张勇陈刚周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野戈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方雨虹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