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2556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一目标对象的人脸区域;获取所述投射器对应于所述目标图像在人脸距离下的直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眼区域作为第二区域;当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重叠范围小于等于一特定阈值时,开启所述投射器并利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所述人脸识别方法能够保证人脸识别过程中的人眼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识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采用人脸的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作为输入源对用户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识别,其中,三维图像包含人脸图像的深度数据,因而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进行处理,相对于二维图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结构光或TOF(Timeofflight,飞行时间)等方式来获取人脸图像的深度数据。在此过程中,人脸识别设备需要利用投射器向用户的面部投射光线,例如,在一些结构光或TOF方案中需要利用激光器向用户的面部投射红外光。专利技术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尽管人脸识别设备在出厂前都需要进行人脸安全认证,然而,当人脸识别设备中能够分散光线能量的光学器件出现老化、损坏或脱落等故障时,例如,当结构光模组中的DOE(DiffractiveOpticalElements,衍射光学元件)脱落时,投射器投射的光线可能会直射用户的眼部,此时,投射器会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相关的人脸识别技术可能会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应用于人脸识别设备,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包括深度摄像头模组,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包括投射器,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一目标对象的人脸区域;获取所述投射器对应于所述目标图像在人脸距离下的直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眼区域作为第二区域;当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重叠范围小于等于一特定阈值时,开启所述投射器并利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的设计标准参数和设计标准基线、以及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投射器的标准直射区域;根据所述投射器的标准直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区域。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获取第一直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直射区域是指所述投射器处于标定阶段时在红外图上的直射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直射区域,获取第二直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直射区域是指所述投射器处于人脸识别阶段时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下红外图上的直射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结构光模组的内参矩阵和外参矩阵以及所述第二直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区域。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为结构光模组,获取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投射器的红外标定图;获取所述投射器在所述红外标定图上的直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投射器在所述红外标定图上的直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实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投射器的零级直射区域中心的散斑分布形态,获取所述红外标定图中的对应点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中心点;根据所述投射器的零级直射区域顶点的散斑分布形态,获取所述红外标定图中的对应点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顶点;根据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中心点和顶点获取所述第一直射区域。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为结构光模组,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结构光模组的内参矩阵和外参矩阵,其中,所述内参矩阵包括红外内参矩阵和彩色内参矩阵,所述外参矩阵包括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结构光模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结构光模组的内参矩阵和外参矩阵以及所述第二直射区域的定位参数,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定位参数;其中,所述定位参数包括顶点坐标和中心点坐标;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定位参数获取所述第一区域。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脸状况生成用户提示信息;和/或根据人脸识别的结果判断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是否存在故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深度摄像头模组中投射器的直射区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一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一目标对象的人脸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获取第一直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直射区域是指所述投射器处于标定阶段时在红外图上的直射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直射区域,获取第二直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直射区域是指所述投射器处于人脸识别阶段时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下红外图上的直射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结构光模组的内参矩阵和外参矩阵以及所述第二直射区域,获取所述投射器对应于所述目标图像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下的直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和/或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一计算机程序;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信相连,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和/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检测方法;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信相连,用于显示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和/或所述检测方法的相关GUI交互界面。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人脸识别方法能够获取所述投射器对应于所述目标图像的直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并获取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眼区域作为第二区域,并且只有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重叠范围小于等于一特定阈值时才开启所述投射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能够避免人脸识别设备中的投射器直射用户的眼部,基于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即便所述人脸识别设备中能够分散光线能量的器件出现老化、损坏或者脱落等故障,所述投射器也不会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有利于提升人脸识别过程中的人眼安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相关技术中激光器的投射区域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区域的流程图。图4A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区域的流程图。图4B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42的流程图。图4C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422的流程图。图4D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脸识别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43的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人脸识别设备,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包括深度摄像头模组,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包括投射器,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n获取一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一目标对象的人脸区域;/n获取所述投射器对应于所述目标图像在人脸距离下的直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n获取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眼区域作为第二区域;/n当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重叠范围小于等于一特定阈值时,开启所述投射器并利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人脸识别设备,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包括深度摄像头模组,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包括投射器,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一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一目标对象的人脸区域;
获取所述投射器对应于所述目标图像在人脸距离下的直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
获取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眼区域作为第二区域;
当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重叠范围小于等于一特定阈值时,开启所述投射器并利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的设计标准参数和设计标准基线、以及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投射器的标准直射区域;
根据所述投射器的标准直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
获取第一直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直射区域是指所述投射器处于标定阶段时在红外图上的直射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直射区域,获取第二直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直射区域是指所述投射器处于人脸识别阶段时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下红外图上的直射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结构光模组的内参矩阵和外参矩阵以及所述第二直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摄像头模组为结构光模组,获取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实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投射器的红外标定图;
获取所述投射器在所述红外标定图上的直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投射器在所述红外标定图上的直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实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投射器的零级直射区域中心的散斑分布形态,获取所述红外标定图中的对应点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中心点;
根据所述投射器的零级直射区域顶点的散斑分布形态,获取所述红外标定图中的对应点作为所述第一直射区域的顶点;
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旭李耀磊
申请(专利权)人: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