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UG-IN接口IC卡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47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LUG-IN接口IC卡转换为ID-1接口IC卡的方法及转换装置,在其基片上,设置有与ID-1接口相同的8个金属焊盘触点,以及1个PLUG-IN接口IC卡座;将金属焊盘触点C1、C2、C3、C5、C6、C7分别与PLUG-IN接口IC卡座的触点C1、C2、C3、C5、C6、C7连接,金属焊盘触点C4和C8空接;将待转换的PLUG-IN接口IC卡放入卡座中,将PCB板基片放入ID-1接口读卡器,间接读取PLUG-IN接口IC卡。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提高了PLUG-IN型接口IC卡的通用性和使用效率,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C卡读取转换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PLUG-IN接口 IC卡 转换为ID-1接口 IC卡的方法及转换装置。2
技术介绍
IC卡物理接口分PLUG-IN型和ID-1型两种,因为ID-1型IC卡插拔简单, 使用广泛,所以一般大家使用的IC读卡器都为ID-1型接口 IC卡读卡器,若要 使用PLUG-IN型IC卡,需要另外购置PLUG-IN型读卡器。ID-1型IC卡,其长宽分别为85. 6mm和53. 98mrn,由基片、金属接触面、 集成电路组成。因为使用方便,IC卡已广泛用于金融流通、购物预付、身份认 证、资料记录等方面,如存汽车费、电话费、地铁乘车费、食堂就餐费、公路付 费以及购物旅游、贸易服务等。而PLUG-IN接口 IC卡的尺寸非常小,长宽仅为10mm左右,嵌入和取出很 不方便,因而IC读卡器一般不支持PLUG-IN接口 IC卡。日常生活中PLUG-IN接口 IC卡广泛地应用在手机、税控收款机等产品上。 因为PLUG-IN接口 IC卡的尺寸非常小,在测试、安装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影响 使用效率,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或PLUG-IN接口 IC卡掉到IC读卡器中,造成 IC读卡器的维修,因此其读取方式有待改进。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为ID-1接口 IC卡的方法 及转换装置,方便对PLUG-IN接口 IC卡进行测试及读取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 通用性。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为ID-1接口 IC卡的方法,其步骤为 1 )在与ID-1接口 IC卡的PCB板物理尺寸完全相同的基片上,设置有与ID-1 接口相同的8个金属焊盘触点,以及l个PLUG-IN接口 IC卡座;2)将金属焊盘触点C1、 C2、 C3、 C5、 C6、 C7分别与PLUG-IN接口 IC卡座的触点C1、 C2、 C3、 C5、 C6、 C7连接,金属焊盘触点C4和C8空接;3)将待转换的PLUG-IN接口 IC卡放入卡座中,将PCB板基片放入ID-1接口读卡器,间接读取PLUG-IN接口IC卡。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片上,设置有与ID-1接口相同的8个金属焊盘触点,以及l个PLUG-IN接口 IC卡座;将金属焊盘触点C1、 C2、 C3、 C5、 C6、 C7分别与PLUG-IN接口 IC卡座的触点C1、 C2、 C3、C5、 C6、 C7连接,金属焊盘触点C4和C8空接。上述PLUG-IN接口 IC卡转换装置的基片尺寸与ID-1接口 IC卡基片尺寸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 通过将ID-1接口 IC卡基片作为PLUG-IN接口 IC卡的载体,便于插拔 读取;2、 利用与ID-1接口 IC卡相似的金属焊盘,将PLUG-IN接口的数据读取转 换为ID-l接口的数据读取,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3、 使PLUG-IN接口 IC卡能被普遍使用的IC读卡器读取,提高了使用的方 便性;4、 避免PLUG-IN接口 IC卡掉到PLUG-IN接口读卡器中,造成IC读卡器的 维修。4附图说明附图1是PLUG-IN接口 IC卡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PLUG-IN接口 IC卡转换装置的电路原理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l基片;2金属焊盘;3PLUG-IN接口 IC卡座;201 金属焊盘触点C1; 202金属焊盘触点C2; 203金属焊盘触点C3; 204金属焊盘 触点C4; 205金属焊盘触点C5; 206金属焊盘触点C6; 207金属焊盘触点C7; 208金属焊盘触点C8; 301卡座触点C1; 302卡座触点C2; 303卡座触点C3; 305卡座触点C5; 306卡座触点C6; 307卡座触点C7。5、 实施方式现参照说明书附图对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为ID-1接口 IC卡的方法 及转换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为ID-1接口 IC卡的方法,包括以下 几个步骤1) 在与ID-1接口 IC卡的PCB板物理尺寸完全相同的基片1上,设置有与 ID-1接口相同的8个触点的金属焊盘2,以及1个PLUG-IN接口 IC卡座3。8个金属焊盘触点分别标记为触点Cl、 C2、 C3、 C4、 C5、 C6、 C7、 C8, PLUG-IN 接口 IC卡座3上的触点标记为C1、 C2、 C3、 C5、 C6、 C7。2) 将金属焊盘触点C1、 C2、 C3、 C5、 C6、 C7分别与PLUG-IN接口 IC卡座 3的触点C1、 C2、 C3、 C5、 C6、 C7连接,金属焊盘触点C4和C8空接;3) 将待转换的PLUG-IN接口 IC卡放入卡座3中,将PCB板基片1放入ID-1 接口读卡器,即可间接读取PLUG-IN接口 IC卡。如图1所示的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装置,在基片1上,设置有与ID-1 接口相同的8个触点的金属焊盘2,以及1个PLUG-IN接口 IC卡座3。金属焊 盘2的尺寸与位置满足ISO 7816标准。基片1长85. 60mrn,宽53. 98mm,厚0. 76mm,符合标准ID-1接口 IC卡规范。 8个金属焊盘触点为C1、 C2、 C3、 C4、 C5、 C6、 C7、 C8,分别为附图1中的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和208。 PLUG-IN接口 IC卡座3上的触点标记 为C1、 C2、 C3、 C5、 C6、 C7,分别为附图1中的301、 302、 303、 305、 306和 307。其中触点C1(VCC)表示为电源;触点C2(RST)表示复位信号;触点C3(CLK) 表示时钟脉冲;触点C4(RFU)表示待用;触点C5(GND)表示接地端;触点C6(VPP) 表示编程电压,用于对EPROM编程;触点C7(I/0)表示数据输入输出端;触点 C8(RFU)表示待用。如图2所示的PLUG-IN接口 IC卡转换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基片l上的电路 将PLUG-IN接口 IC卡座3的触点C1、 C2、 C3、 C5、 C6、 C7分别与金属焊盘2 的触点C1、 C2、 C3、 C5、 C6、 C7连接,金属焊盘2的触点C4和C8空接。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LUG-IN接口 IC卡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通过基片上的电路将PLUG-IN接口 IC卡相应的接口触点连接到与ID-l接口 IC卡结构相同的金属 触点上,便于ID-l接口读卡器对PLUG-IN接口 IC卡进行读取。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提高了PLUG-IN型接口 IC卡的通用 性和使用效率,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权利要求1. 一种PLUG-IN接口IC卡转换为ID-1接口IC卡的方法,其步骤为1)在与ID-1接口IC卡的PCB板物理尺寸完全相同的基片上,设置有与ID-1接口相同的8个金属焊盘触点,以及1个PLUG-IN接口IC卡座;2)将金属焊盘触点C1、C2、C3、C5、C6、C7分别与PLUG-IN接口IC卡座的触点C1、C2、C3、C5、C6、C7连接,金属焊盘触点C4和C8空接;3)将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LUG-IN接口IC卡转换为ID-1接口IC卡的方法,其步骤为:    1)在与ID-1接口IC卡的PCB板物理尺寸完全相同的基片上,设置有与ID-1接口相同的8个金属焊盘触点,以及1个PLUG-IN接口IC卡座;    2)将金属焊盘触点C1、C2、C3、C5、C6、C7分别与PLUG-IN接口IC卡座的触点C1、C2、C3、C5、C6、C7连接,金属焊盘触点C4和C8空接;    3)将待转换的PLUG-IN接口IC卡放入卡座中,将PCB板基片放入ID-1接口读卡器,间接读取PLUG-IN接口IC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治楼郭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