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液机构及3D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36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液机构及3D打印装置,其中加液机构包括:第一容器,用于盛装液态材料;加液通道,加液通道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容器的出液端,加液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通料盘;循环通道,循环通道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容器的出液端,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容器的进液端。此加液机构,当料盘内的液态材料不足时,可通过加液通道对料盘进行加液,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经加液通道输送至料盘,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静置时间较长时,通过循环通道可循环输送液态材料,从而搅拌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避免液态材料产生沉淀,保证输送到料盘内的液态材料不会出现沉淀的问题,提高打印效果,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液机构及3D打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液机构及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光固化3D打印过程中,首先,料盘会盛装有光敏树脂,成型平台会靠近料盘底面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成型平台和料盘底部之间限定出成型界面;随后,光源会对成型界面进行投光,使光敏树脂固化成一层薄薄的片材,该片材会附着在成型平台上;接着,成型平台与成型界面拉开一小段距离,已固化片材和料盘底部之间重新限定出成型界面,光敏树脂填充成型界面,然后在已固化片材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层片材的照射和固化。经过层层固化叠加之后,最终就形成一个完整的3D打印件。现有的3D打印材料的加液方式,通过蠕动泵将树脂瓶中的光敏树脂抽至料盘,从而实现对料盘的加液操作。然而,树脂瓶中的树脂由于长期存放,会出现沉淀的问题,将沉淀后的树脂直接加入料盘中进行打印,会影响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加液机构及3D打印装置,能够避免光敏树脂沉淀,提高打印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液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容器,用于盛装液态材料,所述第一容器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n加液通道,所述加液通道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出液端,所述加液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通料盘;/n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出液端,所述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端;以及/n驱动模块,用于选择性输送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至所述加液通道和/或循环通道,以对料盘进行加液或者循环搅拌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容器,用于盛装液态材料,所述第一容器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
加液通道,所述加液通道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出液端,所述加液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通料盘;
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出液端,所述循环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端;以及
驱动模块,用于选择性输送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至所述加液通道和/或循环通道,以对料盘进行加液或者循环搅拌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动力泵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泵,所述第一动力泵连接所述换向阀,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加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循环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所述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泵和所述第二动力泵,所述第一动力泵连接所述加液通道,所述第二动力泵连接所述循环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料盘内液态材料的液面高度,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佳李钦陈志金罗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