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29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包括围板密封形成的主体,所述主体上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下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密封板,对应所述密封板在主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密封盖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轴连接上模具,所述主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滑槽内,所述下模具的下方且在主体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下模具的下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既能通过风箱向主体内输入气流加速产品的冷却减少冷却所需时间,又能通过下模具的位移将成品送出主体方便脱模取放,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
本技术涉及发泡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件发泡模具是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制作的模具,其通过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的,具有快速成型稳定的特点,但目前大多发泡模具在完成发泡制模后仍依靠自然冷却使得成品降温,且因高温影响使得脱模困难极大的阻碍了生产效率,以此需要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既能满足在制作完成后加速成品冷却使得冷却时间缩短,又能满足在制作完成后自动将成品送出脱模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既能通过风箱向主体内输入气流加速产品的冷却减少冷却所需时间,又能通过下模具的位移将成品送出主体方便脱模取放,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包括围板密封形成的主体,所述主体上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下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密封板,对应所述密封板在主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板密封形成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上部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下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密封板(4),对应所述密封板(4)在主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有连接槽(6);/n所述密封盖(2)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7),所述液压伸缩杆(7)的输出轴连接有上模具(8),所述上模具(8)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连接在滑槽(10)内,所述滑槽(10)设置在隔板(11)上,所述隔板(1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5)上;/n所述主体(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下模具(1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板密封形成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上部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下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密封板(4),对应所述密封板(4)在主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上设置有连接槽(6);
所述密封盖(2)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7),所述液压伸缩杆(7)的输出轴连接有上模具(8),所述上模具(8)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连接在滑槽(10)内,所述滑槽(10)设置在隔板(11)上,所述隔板(1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5)上;
所述主体(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下模具(12),所述下模具(1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连接在滑槽(10)内,所述下模具(12)的下方且在主体(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座(14),所述下模具(12)的下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
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16),所述进料口(16)下方且在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隆杰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