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镜透镜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14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视点且表观视野较广并且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目镜透镜及具备该目镜透镜的摄像装置。目镜透镜(3)从观察物体侧依次由正的第1透镜组(G1)、正或负的第2透镜组(G2)及正的第3透镜组(G3)构成。第1透镜组(G1)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正新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负透镜及正透镜。在第2透镜组的最靠观察物体侧配置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形透镜。第3透镜组(G3)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透镜构成。满足与整个系统的焦距(f)及从最靠观察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视点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L)相关的条件式(1‑a):0.8<f/TL≤0.9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镜透镜及摄像装置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母案申请的申请号:201710621329.3,申请日:2017年7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目镜透镜及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目镜透镜及摄像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适合放大观察图像显示元件中所显示的图像的目镜透镜及搭载有该目镜透镜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数码相机等摄像装置的取景器中,使用用于放大液晶显示元件等图像显示元件中所显示的图像而肉眼观察的目镜透镜。这种目镜透镜中要求小型且具有高成像性能。为了响应这种要求,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从观察物体侧依次配置有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及正透镜的4片结构的目镜透镜。并且,作为同样具有4片结构的目镜透镜,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目镜透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012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75713号公报为了设成容易观察的取景器,要求从目镜透镜至观察者的光瞳位置的距离较长,即要求所谓的远视点。并且,也要求具有广视野的目镜透镜。然而,在设为远视点的状态下谋求视野的放大并不容易。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目镜透镜希望进一步放大表观视野。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目镜透镜希望进一步的远视点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视点且表观视野较广并且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目镜透镜及具备该目镜透镜的摄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镜透镜的特征在于,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组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及至少1片正透镜,在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观察物体侧配置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形透镜,所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所述目镜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a)。0.8<f/TL≤0.962(1-a)其中,f:整个系统的焦距;TL:从第1透镜组的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至第3透镜组的透镜的视点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镜透镜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透镜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组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及至少1片正透镜,所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新月形透镜构成,所述目镜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a)以及(4):0.8<f/TL≤0.962(1-a)0.01<(R3f-R3r)/(R3f+R3r)<0.3(4)其中,f:整个系统的焦距;TL: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至所述第3透镜组的所述新月形透镜的视点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R3f:所述第3透镜组的所述新月形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3r:所述第3透镜组的所述新月形透镜的视点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镜透镜的特征在于,所述目镜透镜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组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及至少1片正透镜,所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所述目镜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a)以及(6-a):0.8<f/TL≤0.962(1-a)0.10882≤Nmax-Nmin<0.3(6-a)其中,f:整个系统的焦距;TL: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至所述第3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视点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Nmax:整个系统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min:整个系统的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最小值。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目镜透镜。另外,上述“由~构成”表示实质上包括的意思,除了包括作为构成要件所举出的构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光圈、玻璃盖片、滤光片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物镜法兰盘,和/或镜筒等。另外,上述“透镜组”并不一定是指由多个透镜构成的透镜组,还可以包括仅由1片透镜构成的透镜组。上述“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表示作为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关于上述“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也相同。关于上述透镜组的屈光力的符号、透镜的屈光力的符号及透镜的形状,对包含有非球面的透镜而言在近轴区域中考虑。关于近轴曲率半径的符号,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面形状的设为正,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面形状的设为负。另外,上述透镜的片数为成为构成要件的透镜的片数,例如,接合有材质不同的多个单透镜的接合透镜中的透镜的片数设为以构成该接合透镜的单透镜的片数来表示。但是,复合非球面透镜(球面透镜与形成于该球面透镜上的非球面形状的膜构成为一体而作为整体以1个非球面透镜来发挥功能的透镜)不视为接合透镜,而以1片透镜来使用。并且,上述条件式均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的条件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观察物体侧依次为正正正或正负正的3组结构的透镜系统中,详细地适当地设定各透镜组的结构,并且以满足规定条件式的方式设定,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远视点且表观视野较广并且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目镜透镜及具备该目镜透镜的摄像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目镜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目镜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目镜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目镜透镜的各像差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目镜透镜的各像差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目镜透镜的各像差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图像显示元件,2、4-光学部件,3-目镜透镜,100-相机,101-取景器,102-相机主体,103-操作按钮,104-变焦杆,105-快门按钮,106-显示器,EP-视点,G1-第1透镜组,G2-第2透镜组,G3-第3透镜组,L11、L21~L23、L31-透镜,Z-光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目镜透镜的结构的剖视图,并且与后述的实施例1相对应。同样地,将与后述的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目镜透镜对应的结构例的剖视图示于图2及图3中。在图1~图3中,图示方法及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参考图1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将图像显示元件1设为观察物体,并且一并示出了从图像显示元件1上的光轴上的点及最高点朝向视点EP的光束。图1所示的视点EP并不表示大小及形状,而是表示光轴方向的位置。在图1中以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目镜透镜,其特征在于,/n所述目镜透镜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构成,/n所述第1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n所述第2透镜组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及至少1片正透镜,/n在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观察物体侧配置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形透镜,/n所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n所述目镜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a):/n0.8<f/TL≤0.962 (1-a)/n其中,/nf:整个系统的焦距;/nTL: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至所述第3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视点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9 JP 2016-1612041.一种目镜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镜透镜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构成,
所述第1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
所述第2透镜组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及至少1片正透镜,
在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观察物体侧配置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形透镜,
所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
所述目镜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a):
0.8<f/TL≤0.962(1-a)
其中,
f:整个系统的焦距;
TL: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至所述第3透镜组的所述透镜的视点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2.一种目镜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镜透镜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构成,
所述第1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透镜构成,
所述第2透镜组由3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且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及至少1片正透镜,
所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视点侧的具有正屈光力的1片新月形透镜构成,
所述目镜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a)以及(4):
0.8<f/TL≤0.96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城岛峻介齐藤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