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变换器及储能变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507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9
本申请提供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变换器及储能变换系统,该变换器在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连接端口分别经变换器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设置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直流母线;该绝缘阻抗检测方法,控制各对传输支路逐一导通;并且分别在各对传输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复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进而当储能系统中存在多路电池通过该变换器进行并联连接时,也可以通过上述各对传输支路的逐一导通和对于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复用,逐一实现对于各路电池的绝缘阻抗检测,而且无需为每路电池分别增加相应的绝缘阻抗检测电路,避免了相应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变换器及储能变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变换器及储能变换系统。
技术介绍
在储能变换系统中,其变换器的主要功能是对储能系统中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而该变换器在工作前首先要保证其电池侧对地阻抗满足要求。目前,变换器主要采用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对储能系统的绝缘阻抗进行检测。现有的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开关S以及由R1、R2和R3构成的Y型桥臂;其中,Y型桥臂的一端与储能系统中相应路电池的正极BAT+相连,另一端与该路电池的负极BAT-相连,第三端接地PE(ProtectingEarthing,地线),该开关S设置于Y型桥臂中点与该路电池的负极BAT-之间。其中,Rm、Rn为变换器其他部分电路的对地等效阻抗。在进行单机绝缘阻抗检测时,通过对开关S进行控制,分别计算出BAT+对PE的阻抗值R+、BAT-对PE的阻抗值R-,进而判断是否符合绝缘阻抗的要求。但是该方案仅针对单路电池的检测有效,当储能系统中存在多路电池并联至该变换器时,因为各路电池的电压不一定相同,若同时切入,会则产生压差导致打火;而如果每路电池上分别增加相应的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又会增大检测电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变换器及储能变换系统,以在不增加绝缘检测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多路并联电池的绝缘阻抗检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应用于变换器,所述变换器的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经所述变换器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设置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直流母线;所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包括:控制各对所述传输支路逐一导通;分别在各对所述传输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复用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优选的,各所述传输支路分别为正极传输支路或者负极传输支路;若连接相应直流电源负极的各所述连接端口共用同一个所述负极传输支路,则控制各对所述传输支路逐一导通,包括:控制所述负极传输支路导通,以及,控制其他各所述正极传输支路逐一导通。优选的,若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为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则复用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包括:控制所述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中的开关动作;获取所述开关动作前后的电压检测结果;根据所述电压检测结果计算得到相应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变换器,包括:主电路、绝缘阻抗检测电路、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主电路的两侧分别作为所述变换器的被测系统侧和对外侧;所述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经所述主电路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所述主电路的直流母线;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直流母线上;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和所述主电路中相应位置的电流/电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和所述主电路均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执行的程序中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段落所述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优选的,各所述传输支路分别为正极传输支路或者负极传输支路;连接相应直流电源正极的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配备有各自的所述正极传输支路;连接相应直流电源负极的各所述连接端口共用同一个所述负极传输支路。优选的,各所述传输支路分别为正极传输支路或者负极传输支路;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配备有各自的传输支路。优选的,所述传输支路中包括:熔丝、第一接触器及缓起支路;其中:所述熔丝的一端连接相应的所述连接端口,所述熔丝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器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相应极;所述缓起支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并联连接;所述缓起支路和所述第一接触器均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优选的,还包括:一个第二接触器,用于从任一所述正极传输支路中所述熔丝与所述第一接触器之间的连接点取电,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为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优选的,所述主电路中包括:功率变换电路、母线电容模块、滤波模块、所述直流母线以及各所述传输支路;各所述传输支路的一侧连接相应的所述连接端口,各所述传输支路的另一侧均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通过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母线电容模块;所述母线电容模块通过所述功率变换电路连接所述变换器的对外侧;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和各所述传输支路均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优选的,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为:逆变电路,或者,DCDC变换电路。优选的,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和逆变电路;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一侧连接所述滤波模块;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母线电容模块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的直流侧;所述逆变电路的交流侧作为所述对外侧。优选的,所述滤波模块为LC滤波器。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为电池或者光伏组串。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段落所述的变换器;各所述电池作为相应的直流电源,分别连接所述变换器的相应对连接端口。基于上述本申请提供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所应用的变换器在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连接端口分别经变换器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设置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直流母线;该绝缘阻抗检测方法,控制各对传输支路逐一导通;并且分别在各对传输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复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进而当储能系统中存在多路电池通过该变换器进行并联连接时,也可以通过上述各对传输支路的逐一导通和对于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复用,逐一实现对于各路电池的绝缘阻抗检测,而且无需为每路电池分别增加相应的绝缘阻抗检测电路,避免了相应成本的增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部分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主电路的拓扑图;图8为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变换器,所述变换器的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经所述变换器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设置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直流母线;所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包括:/n控制各对所述传输支路逐一导通;/n分别在各对所述传输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复用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变换器,所述变换器的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经所述变换器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设置有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直流母线;所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包括:
控制各对所述传输支路逐一导通;
分别在各对所述传输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复用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输支路分别为正极传输支路或者负极传输支路;若连接相应直流电源负极的各所述连接端口共用同一个所述负极传输支路,则控制各对所述传输支路逐一导通,包括:
控制所述负极传输支路导通,以及,控制其他各所述正极传输支路逐一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为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则复用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实现对于相应对连接端口所接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检测,包括:
控制所述单开关Y型不平衡电桥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中的开关动作;
获取所述开关动作前后的电压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电压检测结果计算得到相应直流电源的绝缘阻抗。


4.一种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绝缘阻抗检测电路、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主电路的两侧分别作为所述变换器的被测系统侧和对外侧;
所述被测系统侧包括多对连接端口,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经所述主电路内的相应传输支路,汇总至所述主电路的直流母线;
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直流母线上;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和所述主电路中相应位置的电流/电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和所述主电路均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执行的程序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输支路分别为正极传输支路或者负极传输支路;
连接相应直流电源正极的各所述连接端口分别配备有各自的所述正极传输支路;
连接相应直流电源负极的各所述连接端口共用同一个所述负极传输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申智陈强云汪昌友董浩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