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属于煤矿排水设备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矿矿井井下排水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而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煤渣,直接通过排水装置进行排水则会将水中的煤渣排出,造成煤耗量较大,甚至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在持续的排水过程中,水中的煤渣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沉淀,长时间的排水,需要对沉淀物进行清理,否则,会影响到排水的进程,降低排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包括蓄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储渣箱(5),所述蓄水箱(1)的上表面连通有排水溜槽(2),所述排水溜槽(2)的下端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22),所述蓄水箱(1)的另一侧固定有排水装置(3),所述排水装置(3)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4),所述蓄水箱(1)的内部固定有中心杆(6),所述中心杆(6)内开设有空腔(7),所述蓄水箱(1)的内壁与中心杆(6)之间形成蓄水腔(8),所述中心杆(6)的中心处焊接与固定杆(9),所述蓄水箱(1)两侧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插槽(38),所述固定杆(9)的两端位于第二插槽(38)内,所述固定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包括蓄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储渣箱(5),所述蓄水箱(1)的上表面连通有排水溜槽(2),所述排水溜槽(2)的下端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22),所述蓄水箱(1)的另一侧固定有排水装置(3),所述排水装置(3)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4),所述蓄水箱(1)的内部固定有中心杆(6),所述中心杆(6)内开设有空腔(7),所述蓄水箱(1)的内壁与中心杆(6)之间形成蓄水腔(8),所述中心杆(6)的中心处焊接与固定杆(9),所述蓄水箱(1)两侧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插槽(38),所述固定杆(9)的两端位于第二插槽(38)内,所述固定杆(9)上套接有转动管(10),所述转动管(10)的两端套接有第三扭簧(39),所述第三扭簧(39)位于第二插槽(38)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10)上固定有若干组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的一端固定在挡板(17)的下表面,所述挡板(17)位于中心杆(6)的外侧,所述中心杆(6)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组空槽(25),所述空槽(25)的周长为中心杆(6)周长的四分之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6)的侧面设置有过滤层(19),所述蓄水箱(1)内壁位于过滤层(19)的相对面开设有弧形槽(20),所述蓄水箱(1)的内壁上嵌入有水位传感器(21),所述水位传感器(21)位于过滤层(19)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9)由若干组第二过滤板(32)组成,若干组所述第二过滤板(32)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6)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组竖槽(31),所述竖槽(31)与第二过滤板(32)相对应,所述竖槽(31)的顶端开设有转动槽(3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32)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动轴(34),所述第二转动轴(34)位于转动槽(36)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34)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二扭簧(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与储渣箱(5)的接触面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贯穿孔(1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侧面的下端固定有推板(14),所述滑槽(12)上端的侧壁上粘接有两组橡胶条(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25)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插槽(28),所述第一插槽(28)内插入有第一转动轴(27),所述第一转动轴(27)上套接有第一扭簧(29),所述第一转动轴(27)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板(26),所述空槽(25)的侧面嵌入有密封块(30),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档良,邓国伟,高成岳,宋健,李萌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