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宗田专利>正文

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468 阅读:31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采用转盘式推演,其结构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由内盘和外盘构成的公元干支推算盘和由面盘和底盘构成的子午灵飞开穴钟,具有简便迅速,取穴准确,各针法取穴相互比较、可一次和连续查找,轻巧方便,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可广泛运用于子午流注针法,中医的时间医学、时空医学、按摩、点穴、气功、家庭保健等领域,公元干支推算盘并可单独运用于历法、天文、气象、周易,古典文学、考古,史科等学科的研究。(*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针灸的子午流注针法快速取穴和将公元记时制快速换算成干支记时制的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它包括由内盘和外盘构成的公元干支推算盘及由面盘和底盘构成的子午灵飞开穴钟两大部分,可广泛运用于中医的时间医学、针灸、按摩、气功以及天文气象、考古等领域。子午流注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运用干支计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针灸临床运用中效果显著,该法包括纳甲法和纳子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亦是运用古代九宫八卦学说及八脉八穴理论,依干支性质按时取穴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上述方法经现代时间医学的证实,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但在临床运用时,推算干支性质和何时开穴显得十分复杂而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中医杂志》1986年6月期公开了张国瑞等著的《日时干支快速推算法》,《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1期公开了朱士杰著的《“剩余法”干支纪时的研究报告》及《河南中医》1988年第1期冯明秀、庞春生著的《天干、地支速算法初探》等文,运用公式和表格可较快地算出月、时干支,但仍较繁锁,还有一些学者研究运用转盘推演法,如,四川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王诗铭、张介宾等著的《针灸学题解》(P194 )及广洲中医学院1984年司徒铃、辜孔进编的《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灵龟八法开穴钟》,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邱茂良著《针灸学》(P300)等均采用转盘式推算法,在CN2053766U、CV2053767U、CN2053768U)中公开了《十二经夫妻相合逐时按时取穴推转盘》、《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取穴推转盘》和《飞腾八法逐日按时取穴推转盘》三顶技术专利;但上述方法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采用数字代码推演,推演不直观,仅能在事先算出日时干支后,才能推演开穴,费事费时,一次仅能推算出一个日、时干支,无法一次综合推算及连续推算,无法进行几种开穴方法的相互比较,还有的单位(如吉林大学计算机系王雪苔等著)将子午流注开穴法输入计算机,推演效果很好,但计算机成本较高,对于普通临床人员不适宜,无法大量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经以下措施来达到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由园心固定并可转动的公元干支推算盘和子午灵飞开穴钟组成;公元干支推算盘由内盘和外盘构成,内盘中央设计有月、时干支推演表,该表是根据天干循环六次,地支循环五次组成一个甲子周期的规律制成,可推算月、时干支性质,内盘边缘为月、日环周图,从盘中央将盘面划分为七个环周,每一环周分为六十个扇面,第一环周仅使用第一扇面至第六扇面,将平年一年365天按月、日从第一环第一扇面,依反时针顺次编排至第七环第六十个扇面,以小数点前的数代表月,点后的数代表日,并在第一环第一扇面处标明元旦,第六扇面处标明下年元旦,外盘边缘部分紧接内盘连续划分,分成第八环至第十一环(共四环),在第八环上按反时针顺序按六十甲子顺次编排在六十个扇面中,从第九环开始,将第九第十环对应于第八环甲子环周图每间隔四个(闰年五个)扇面反时针编排,使之对第八环组成80年元旦干支表;将第十一环对应于第八环甲子环周图依反时针编排与第八环组成60年年干支表。子午灵飞开穴钟面盘上设计有一扇形区域,该区域内开有一孔和显示窗,该孔为底盘天干性质显示孔,可由此显示甲、乙、丙……癸十日天干,该扇形区域又分为至少十二个环十五个扇面,靠扇区边缘的第一扇面的十二环由里向外为北京时间零点到二十四点,将其分为十二个时间段,对应于底盘上的十二时晨;十二环以内的环为北京时间和子午流注开穴表头,该十五个扇面、其中十个扇面为显示窗,可显示底盘上子午流注纳甲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取穴及十二时晨干支和六个干支日,另五个扇面即构成子午流注纳子法(按北京时间段十二时晨)开穴表。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分为十个扇区,每一扇区内编填一个天干日(按天干性质排编甲、乙、丙……癸十日干支)每一扇区又分为十四环周、十个扇面(从第三环开始分),扇区靠中心项端的第一环内编排天干日,第二环在面盘灵龟八法开穴表头下编排每一天干日下的具体来诊干支日期,靠扇区边缘的扇面十二环依次编排该天干日内的六个时辰干支,余下十二环与面盘北京时间和表头即组成每一天干日内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开穴表。在子午灵飞钟面盘(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实施例一面盘)下分别(两个中心点上)串定公元干支推算盘和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该面盘为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并在面盘上设计有公元干支推算盘显示孔,该孔为梯形或其它形状,通过该孔可显示公元干支推算盘日干支和、元旦干支,面盘上还设计有装饰性的太极图和灵龟取穴飞腾针图。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技术所述的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除采用上述组构方式外,还可将子午灵飞开穴钟设计在公元干支推算盘的背面,采用同一园心串定,或者将公元干支推算盘的甲子、月、日、年序号环周图顺时针编排(与图9相反),或将元旦干支表设计在环周图内月,时干支推演图上方,取消第九、十两环,或者将公元干支推算盘套在子午灵飞钟的盘面中间。本技术所述的公元干支推算盘的内外盘间设计有固定卡子,该卡子即不影响转盘转动,又可固定内外盘相对不动,该固定卡子可采用4颗(或更多)螺钉或孔销,顺序连续在内外盘间60个扇面上下固定。其目的在于当选定某年元旦干支后,即确定了内外盘间该年内365天每天所对的干支,此时固定该两盘以便于在面盘显示孔显示查找各日干支,进而查找开穴。本技术所述的公元干支推算盘与整体的串定采用活动可拆卸联结,用螺丝或其它方式,其目的在于易取下公元干支推算盘,固定某年元旦干支或将该推算盘单独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各盘边缘输廓采用齿形或其它形状,以便于转动。本技术所述的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采用塑料、纸、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在外观上还可采用各色搭配,以便显示使之清晰、美观。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采用子午流注纳子、纳甲法;飞腾八法;灵龟八法同时查取,可简便迅速、准确的取穴,并可对各法取穴进行相互比较,运用于临床尤为方便,采用转盘推演,轻巧方便,实用价值高,成本低,不受时间、环境、设备条件限制,并可连续推演年、月、日、时干支和进行开穴的一次查找和连续查找,本钟可广泛运用于中医的时间医学,时空医学,按摩,点穴,气功,家庭保健等领域,公元干支推算盘不但可配合子午灵飞开穴钟使用,还可单独运用于历法,天文,气象,周易、古典文学、考古、史料等学科的研究。本技术实施例可结合以下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公元干支推算盘内盘正视图。图2本技术公元干支推盘外盘正视图。图3本图用新型实施例一面盘正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正视图。图5本技术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正视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二组装侧视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三组装正视示意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一侧视图图9本技术公元干支推盘正视图。本技术实施例一、(见附图3、附图4、附图5)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面盘(4)下分别串定公元干支推算盘(3)和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5),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面盘(4)为椭图形盘,在其上园心(26)下串定公元干支推算盘(3),下园心(27)处串定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5),在两元心之间设计有一梯形显示孔(18),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元干支子午灵飞开穴钟,由中心固定并可转动的公元干支推算盘(3)和子午灵飞开穴钟(6)组成,公元干支推算盘由内盘(1)和外盘(2)构成,子午灵飞开穴钟由面盘(4)和底盘(5)构成,面盘(4)上设计有一扇形区域(16),该区域内开有一孔(7)和显示窗(8),底盘(5)分为十个扇区,每一扇区(9)为(按天干性质编排的)一日十二时辰的子午流注纳甲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开穴表,其特征在于:公元干支推算盘内盘(1)中心设计为月、时干支推演表(10);内盘(1)边缘部分为月、日环 周图(11),由七个环周、六十个扇面构成交叉格,每格中为月、日数;外盘(2)设计有四环六十扇面,其外环(15)和中间两环(13)(14)的年代号与内环(12)甲子环周图分别组成六十年干支表和八十年元旦干支表,子午灵飞开穴钟面盘(4)扇形 区域(16)分为至少十二环十五个扇面,其中十个扇面为显示窗(8),靠左边的一个扇面(17)为十二时晨(北京时间),该时间与其它四个扇面内容构成子午流注纳子法十二时晨开穴表;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5)每一扇区(9)内还设计有每一天干性质下的 六个干支日和该天干日内的十二时晨干支表,子午灵飞开穴钟面盘(4)下分别串定公元干支推算盘3和子午灵飞开穴钟底盘(5),并在其上设计有公元十支推算盘显示孔(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田
申请(专利权)人:王宗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4年12月27日 00:15
    公元英语CommonEra拉丁语AnnoDomini缩写A.D.或C.E.即公历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