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443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条吐分档‑第一次原料浸泡‑第一次清洗‑除油脱胶‑第二次清洗‑碳化‑碳化后处理‑第二次浸泡‑抖松‑除杂‑回醒‑二次除杂‑梳条‑切断‑制胎,有益效果:有效降低长丝打结成团的现象,使得最终产品即使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膨松性降低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保暖性以及手感的柔软饱满性,采用碳化处理,可以有效除去蚕丝原料中的小树枝,纸和草等纤维素纤维,柔软助剂通过浸泡渗透到蚕丝纤维中,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柔软性和蓬松效果,同时抗静电剂通过喷洒在蚕丝表面,少水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柔软助剂和抗静电剂之间相互反应而造成的产品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梳丝绒被
,具体为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蚕丝绵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内含有丝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对人体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等功能。以蚕丝绵作为填充物的被子,具有轻、松、柔、贴身、保暖、透气、保健等优点,是一种促进睡眠、保证睡眠质量的被子。传统的丝绒被生产多是制成长丝丝绒被,而长丝被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会出现结块以及蓬松性降低的现象,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蚕丝是动物纤维,这就造成原料的中的杂质较多,像树叶,草和纸等纤维素纤维,以及后续包装运输过程中,原料中也会掺入一些像塑料袋角料之类的化学纤维,这些杂质由于与蚕丝同色,在生产过程中极易被忽略,这就导致最终蚕丝产品中会掺杂一些纤维素纤维以及化学纤维,造成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丝绒被生产多是制成长丝丝绒被,而长丝被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会出现结块以及蓬松性降低的现象,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蚕丝是动物纤维,这就造成原料的中的杂质较多,像树叶,草和纸等纤维素纤维,以及后续包装运输过程中,原料中也会掺入一些像塑料袋角料之类的化学纤维,这些杂质由于与蚕丝同色,在生产过程中极易被忽略,这就导致最终蚕丝产品中会掺杂一些纤维素纤维以及化学纤维,造成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二)技术方案为了克服传统的丝绒被生产多是制成长丝丝绒被,而长丝被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会出现结块以及蓬松性降低的现象,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蚕丝是动物纤维,这就造成原料的中的杂质较多,像树叶,草和纸等纤维素纤维,以及后续包装运输过程中,原料中也会掺入一些像塑料袋角料之类的化学纤维,这些杂质由于与蚕丝同色,在生产过程中极易被忽略,这就导致最终蚕丝产品中会掺杂一些纤维素纤维以及化学纤维,造成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条吐分档:将原料按练减率进行分档,练减率相同作为同一批次;S2:第一次原料浸泡:将原料放置在碱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8-11,添加除油助剂,温度为55-65℃,控制浴比为1:20,浸泡时长为24-48h,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S3:第一次清洗:将第一次浸泡后脱水的原料用清水冲洗;S4:除油脱胶:将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碱性溶液中浸泡,添加除油助剂和脱胶助剂,调节PH值为8-10,温度为10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S5:第二次清洗:除油脱胶后的原料进行高压冲洗;S6:碳化:将二次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硫酸溶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2-5,溶液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40min;S7:碳化后处理:将碳化后的原料经脱水后高温烘干,然后压碎开球;S8:第二次浸泡:将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二次浸泡,用有机酸调节PH值为5-6.5,添加柔软助剂,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S9:抖松:将第二次浸泡脱水后的原料进行振动抖松;S10:除杂:将抖松后的原料自然晾干后,原料经紫外光照射除去白色异形纤维;S11:回醒:在精干棉表面喷洒抗静电剂溶液;浴比1:100,助剂含量为5%,溶液温度为40℃,回醒时间为24h;S12:二次除杂:将原料定长切棉后经圆梳梳理,用紫外灯照射除去白色杂质纤维;S13:梳条:将原料运用棉纺梳棉机梳理成绵条,在绵条表面喷洒结湿溶液二次回醒,回潮量20%,结湿温度40度,助剂含量2%,回醒时间为24h;S14:切断:用纤维拉断机和纤维切断机对长丝纤维进行切断处理,保证纤维平均长度≥4.5cm,3cm以下短纤维率≤20%;S15:制胎:将蚕丝棉条经过梳棉机精梳、叠网定量后再经制胎机制胎。进一步的,步骤S2和S4中,调节PH值所用的材料为Na2CO3、NaHCO3和Na2S2O3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S8中,所用有机酸为冰醋酸。(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长丝棉改为短丝棉,可以有效降低长丝打结成团的现象,使得最终产品即使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膨松性降低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保暖性以及手感的柔软饱满性;(2)针对原料中的纤维素纤维,利用蚕丝更好的耐化学性,采用碳化处理,可以有效除去蚕丝原料中的小树枝,纸和草等纤维素纤维,提高产品的纯度。(3)针对产品中掺入的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利用两种纤维的物理性能不同,使得两种纤维即使同色也可有效去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纯度。(4)柔软助剂通过浸泡渗透到蚕丝纤维中,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柔软性和蓬松效果,同时抗静电剂通过喷洒在蚕丝表面,同时少水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柔软助剂和抗静电剂之间相互反应而造成的产品质量的降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S1:条吐分档:选用练减率<5%的蚕丝原料;S2:第一次原料浸泡:将原料放置在碱液中浸泡,加入NaHCO3调节PH值为8,添加除油助剂,温度为55-65℃,控制浴比为1:20,浸泡时长为24h,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S3:第一次清洗:将第一次浸泡后脱水的原料用清水冲洗;S4:除油脱胶:将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碱性溶液中浸泡,添加除油助剂和脱胶助剂,加入NaHCO3调节PH值为8,温度为10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S5:第二次清洗:除油脱胶后的原料进行高压冲洗;S6:碳化:将二次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硫酸溶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5,溶液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S7:碳化后处理:将碳化后的原料经脱水后高温烘干,然后压碎开球;S8:第二次浸泡:将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二次浸泡,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5-6.5,添加柔软助剂,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S9:抖松:将第二次浸泡脱水后的原料进行振动抖松;S10:除杂:将抖松后的原料自然晾干后,原料经紫外光照射除去白色异形纤维;S11:回醒:在精干棉表面喷洒抗静电剂溶液;浴比1:100,助剂含量为5%,溶液温度为40℃,回醒时间为24h;S12:二次除杂:将原料定长切棉后经圆梳梳理,用紫外灯照射除去白色杂质纤维;S13:梳条:将原料运用棉纺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条吐分档:将原料按练减率进行分档,练减率相同作为同一批次;/nS2:第一次原料浸泡:将原料放置在碱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8-11,添加除油助剂,温度为55-65℃,控制浴比为1:20,浸泡时长为24-48h,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nS3:第一次清洗:将第一次浸泡后脱水的原料用清水冲洗;/nS4:除油脱胶:将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碱性溶液中浸泡,添加除油助剂和脱胶助剂,调节PH值为8-10,温度为10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nS5:第二次清洗:除油脱胶后的原料进行高压冲洗;/nS6:碳化:将二次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硫酸溶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2-5,溶液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40min;/nS7:碳化后处理:将碳化后的原料经脱水后高温烘干,然后压碎开球;/nS8:第二次浸泡:将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二次浸泡,用有机酸调节PH值为5-6.5,添加柔软助剂,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nS9:抖松:将第二次浸泡脱水后的原料进行振动抖松;/nS10:除杂:将抖松后的原料自然晾干后,原料经紫外光照射除去白色异形纤维;/nS11:回醒:在精干棉表面喷洒抗静电剂溶液;浴比1:100,助剂含量为5%,溶液温度为40℃,回醒时间为24h;/nS12:二次除杂:将原料定长切棉后经圆梳梳理,用紫外灯照射除去白色杂质纤维;/nS13:梳条:将原料运用棉纺梳棉机梳理成绵条,在绵条表面喷洒结湿溶液二次回醒,回潮量20%,结湿温度40度,助剂含量2%,回醒时间为24h;/nS14:切断:用纤维拉断机和纤维切断机对长丝纤维进行切断处理,保证纤维平均长度≥4.5cm,3cm以下短纤维率≤20%;/nS15:制胎:将蚕丝棉条经过梳棉机精梳、叠网定量后再经制胎机制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度短丝棉精梳丝绒被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条吐分档:将原料按练减率进行分档,练减率相同作为同一批次;
S2:第一次原料浸泡:将原料放置在碱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8-11,添加除油助剂,温度为55-65℃,控制浴比为1:20,浸泡时长为24-48h,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
S3:第一次清洗:将第一次浸泡后脱水的原料用清水冲洗;
S4:除油脱胶:将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碱性溶液中浸泡,添加除油助剂和脱胶助剂,调节PH值为8-10,温度为10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
S5:第二次清洗:除油脱胶后的原料进行高压冲洗;
S6:碳化:将二次清洗后的原料放置在硫酸溶液中浸泡,调节PH值为2-5,溶液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40min;
S7:碳化后处理:将碳化后的原料经脱水后高温烘干,然后压碎开球;
S8:第二次浸泡:将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二次浸泡,用有机酸调节PH值为5-6.5,添加柔软助剂,温度为40℃,浴比为1:40,浸泡时长20min,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带液量小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陈松苏伟张婷刘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