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20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造粒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品槽,成品槽与基座之间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成品槽的上表面圆周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中部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有切割刀,切割刀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在压力弹簧的一端,压力弹簧的另一端相邻的固定螺栓的顶部,所述成品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出料转盘,出料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成型腔,成型腔的下端圆周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成型腔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搅拌室;有益效果为:通过搅拌室和旋转搅拌叶的设置,取代了人工搅拌物料,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造粒机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
技术介绍
旋转造粒机一般用于制药、视频、冲剂、化工固体饮料等行业,将搅拌好的物料制成所需要的颗粒,尤其适用于粘性较高的物料。目前市场上的旋转造粒机只能进行简单的造粒工作,前期的物料搅拌则任然需要人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不高且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品槽,成品槽与基座之间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成品槽的上表面圆周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中部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有切割刀,切割刀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在压力弹簧的一端,压力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相邻的固定螺栓的顶部,所述成品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出料转盘,通过出料转盘的转动导出成型颗粒,出料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成型腔,成型腔的下端圆周上设置有滤网,物料经过滤网挤压成型,所述成型腔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搅拌室,在其内部进行物料的搅拌融合,且搅拌室和成型腔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焊接在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基座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通基座顶部并延伸至搅拌室内,传动轴自下而上依次与出料转盘、碾刀、压料叶和旋转搅拌叶螺纹固定连接,其中出料转盘位于基座上表面的凹槽内,碾刀与压料叶位于成型腔内底部,旋转搅拌叶的底部位于成型腔内顶部,其顶部延伸至搅拌室内。优选的,所述碾刀的高度与滤网的高度相同,且碾刀的前端与滤网外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旋转搅拌叶下方一分为二,上下两部分设置为同轴反向转动。优选的,所述切割刀共设置有四把,均匀分布在滤网的外围。优选的,所述成型腔为圆筒形设计,且其内壁与旋转搅拌叶的外圆周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搅拌室和旋转搅拌叶的设置,使得造粒机能够自主搅拌原材料,取代了人工和料,达到了提高生产速度的效果;2.通过碾刀、压料叶和滤网的设置,使得物料成型快,且颗粒紧实,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3.通过切割刀和压力弹簧的设置,可以通过改变调节压力弹簧的张力,改变生产颗粒的规格,达到了增加造粒机适用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正剖图;图3为成型腔内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成型腔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成品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座1、出料口2、成品槽3、固定螺栓4、压力弹簧5、切割刀6、成型腔7、筛网71、搅拌室8、碾刀9、压料叶10、电机11、传动轴12、出料转盘13、螺旋搅拌叶14、固定支架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品槽3,成品槽3与基座之间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成品槽3的上表面圆周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中部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有切割刀6,切割刀6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在压力弹簧5的一端,压力弹簧5的另一端焊接在相邻的固定螺栓4的顶部,成品槽3的底部与出料转盘13上表面贴合,通过出料转盘13的转动导出成型颗粒,出料转盘13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成型腔7,成型腔7为圆筒形设计,搅拌室和成型腔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基座的上表面,且其内壁与旋转搅拌叶14的外圆周贴合,参考图2、图4和图5。成型腔7的下端圆周上设置有滤网71,物料经过滤网71挤压成型,切割刀6共设置有四把,均匀分布在滤网71的外围,成型腔7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搅拌室8,在其内部进行物料的搅拌融合,基座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贯通基座1顶部并延伸至搅拌室8内,传动轴12自下而上依次与出料转盘13、碾刀9、压料叶10和旋转搅拌叶14螺纹固定连接,且传动轴12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旋转搅拌叶14下方一分为二,上下两部分设置为同轴反向转动,其中出料转盘13位于基座1上表面的凹槽内,碾刀9与压料叶10位于成型腔7内底部,且碾刀9的高度与滤网71的高度相同,且碾刀9的前端与滤网71外表面贴合,旋转搅拌叶14的底部位于成型腔7内顶部,其顶部延伸至搅拌室8内,参考图1、图3。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物料全部加入到搅拌室8内部,打开电机11,控制电机11顺时针旋转,对搅拌室8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融合,通过搅拌室8上方的物料入口观察融合情况,当融合完成后,控制电机11逆时针旋转,此时物料经旋转搅拌叶14的作用向成型腔7底部挤压,再经过碾刀9和压料叶10的作用,半成品颗粒通过滤网71从成型腔7内排出,然后经过切割刀6的侧切形成成品颗粒,通过出料转盘13的作用从出料口2排出,最终收集成品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品槽(3),成品槽(3)与基座(1)之间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所述成品槽(3)的上表面圆周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中部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有切割刀(6),切割刀(6)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在压力弹簧(5)的一端,压力弹簧(5)的另一端焊接在相邻的固定螺栓(4)的顶部,所述成品槽(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出料转盘(13),出料转盘(13)的上表面设置有成型腔(7),成型腔(7)的下端圆周上设置有滤网(71),所述成型腔(7)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搅拌室(8),且搅拌室(8)和成型腔(7)通过固定支架(15)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基座(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贯通基座(1)顶部并延伸至搅拌室(8)内,传动轴(12)自下而上依次与出料转盘(13)、碾刀(9)、压料叶(10)和旋转搅拌叶(14)固定连接,其中出料转盘(13)位于基座(1)上表面的凹槽内,碾刀(9)与压料叶(10)位于成型腔(7)内底部,旋转搅拌叶(14)的底部位于成型腔(7)内顶部,其顶部延伸至搅拌室(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旋转造粒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品槽(3),成品槽(3)与基座(1)之间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所述成品槽(3)的上表面圆周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中部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有切割刀(6),切割刀(6)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在压力弹簧(5)的一端,压力弹簧(5)的另一端焊接在相邻的固定螺栓(4)的顶部,所述成品槽(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出料转盘(13),出料转盘(13)的上表面设置有成型腔(7),成型腔(7)的下端圆周上设置有滤网(71),所述成型腔(7)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搅拌室(8),且搅拌室(8)和成型腔(7)通过固定支架(15)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基座(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贯通基座(1)顶部并延伸至搅拌室(8)内,传动轴(12)自下而上依次与出料转盘(13)、碾刀(9)、压料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圣张付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芝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