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01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集束装置,包括一个大圆盘以及同轴嵌设在大圆盘上的小圆盘;大圆盘的圆心处设有转动轴,小圆盘与转动轴之间转动连接;大圆盘和小圆盘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小圆盘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台,大圆盘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由挡块分隔为大凹槽和小凹槽,凸台被挡块限制在大凹槽内;大凹槽内设有大弹簧,大弹簧位于远离小凹槽的一侧;小凹槽内设置有朝向小圆盘的若干齿牙;小圆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端与小凹槽连通的滑槽,滑槽内嵌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杆,滑槽内设置有小弹簧,小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槽和滑杆上;滑杆自由端可被小弹簧顶出滑槽并与齿牙配合;挡块的高度大于齿牙的高度,挡块用于阻挡滑杆进入大凹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集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地铁、公路隧道、铁路隧道、输水隧洞等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监测操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集束装置。
技术介绍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反映当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为接下来的施工计划提供指导依据,需要实时掌握当前施工主体结构或地层的安全与质量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就需要采集施工对象的多种物理力学参数的数据,因此在施工现场需要布置各种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由于工程现场往往场地复杂,对电磁波、声波等无线信号的干扰因素较多,目前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多采用有线的信息传输方式,因此需要连接大量的直径不一的电缆线。由于工程现场空间有限,多种线缆相互堆叠缠绕,线缆插头与接口难以分辨,主要依靠人工分类识别,给仪器的安置和传感器的安装连接造成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工作量,严重降低现场监测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整体施工进程。因此,如何快速便捷的对现场的多种线缆进行分类排列和约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岩土工程现场纷繁复杂的电缆线路,大量仪器和传感器的线缆插头与接口相互缠绕干扰,给仪器的安装和传感器的连接造成困难。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集束装置,能够对多种线缆就行分类排列和约束,是现场操作人员很快的识别线缆接头进行安装测量工作,提高现场监测工作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缆集束装置,包括一个大圆盘以及同轴嵌设在所述大圆盘上的小圆盘;所述大圆盘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小圆盘的转动轴,所述小圆盘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大圆盘和所述小圆盘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小圆盘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大圆盘上开设有容纳凸台沿所述小圆盘的圆心转动的凹槽,所述凹槽由设置在凹槽内壁上挡块分隔为大凹槽和小凹槽,所述凸台被所述挡块限制在所述大凹槽内;所述大凹槽内设置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凹槽和所述凸台上,所述大弹簧位于远离小凹槽的一侧;所述小凹槽内设置有朝向所述小圆盘的若干齿牙;所述小圆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端与所述小凹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嵌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槽和所述滑杆上;所述滑杆自由端可被所述小弹簧顶出滑槽并与所述齿牙配合;所述挡块的高度大于所述齿牙的高度,所述挡块用于阻挡所述滑杆进入大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与所述齿牙之间设置有容纳所述滑杆的自由端的间隙,当滑杆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间隙内时,大圆盘与小圆盘上的圆孔的位置相互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圆孔沿所述小圆盘的圆心设置有若干圈,每一圈中圆孔的个数均相同;所述圆孔的直径由所述小圆盘的圆心向外逐渐增大,且每一圈中的圆孔的直径相同;每一圈圆孔中相邻的圆孔之间的间隔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滑杆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把手。进一步地,所述齿牙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齿牙的斜边远离所述挡块的一侧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挡块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挡块的直角边靠近所述齿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与所述小圆盘的侧壁之间有缝隙。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与所述大圆盘的内壁之间有空隙。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线缆集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滑杆的把手向小圆盘圆心推拉,小弹簧被压缩,滑杆自由端脱离齿牙,逆时针转动小圆盘,大弹簧被压缩,当滑杆自由端碰到齿牙,两个圆盘的圆孔位置对齐,松开滑杆,小弹簧将滑杆推入齿牙,固定滑杆和小圆盘,可以将线缆穿入孔内。2、本专利技术将滑杆把手向圆盘圆心推拉,滑杆自由端脱离齿牙,大弹簧受压产生的推力推动小圆盘顺时针转动,圆孔的空间收缩,卡住线缆。由于圆周分布的圆孔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因此改装置圆孔可以适用于多种直径线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线缆集束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处于初始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线缆集束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大圆盘;2-小圆盘;3-转动轴;4-滑杆;5-把手;6-大弹簧;7-圆孔;8-凸台;9-小弹簧;10-齿牙;11-滑槽;12-挡块;13-大凹槽;14-小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线缆集束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直径的线缆。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线缆集束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处于初始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线缆集束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一种线缆集束装置,包括一个大圆盘1以及同轴嵌设在所述大圆盘1上的小圆盘2;所述大圆盘1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小圆盘2的转动轴3,所述小圆盘2与所述转动轴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大圆盘1和所述小圆盘2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7;所述圆孔7沿所述小圆盘2的圆心设置有若干圈,每一圈中的圆孔7的个数均相同;所述圆孔7的直径由所述小圆盘2的圆心向外逐渐增大,且每一圈中的圆孔7的直径相同;每一圈圆孔7中相邻的圆孔7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小圆盘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台8,所述大圆盘1上开设有容纳凸台8沿所述小圆盘2的圆心转动的凹槽,所述凹槽由设置在凹槽内壁上挡块12分隔为大凹槽13和小凹槽14,所述凸台8被所述挡块12限制在所述大凹槽13内;所述挡块12与所述小圆盘1的侧壁之间有缝隙。所述凸台8与所述大圆盘1的内壁之间有空隙。所述大凹槽13内设置有大弹簧6,所述大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凹槽13和所述凸台8上,所述大弹簧6位于远离小凹槽14的一侧;所述小凹槽14内设置有朝向所述小圆盘1的若干齿牙10;所述小圆盘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端与所述小凹槽14连通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嵌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杆4,所述滑杆4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滑杆4在所述滑槽11内滑动的把手5。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小弹簧9,所述小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槽11和所述滑杆4上;所述滑杆4自由端可被所述小弹簧9顶出滑槽11并与所述齿牙10配合;所述挡块12的高度大于所述齿牙10的高度,所述挡块12用于阻挡所述滑杆10进入大凹槽13内。所述挡块12与所述齿牙10之间设置有容纳所述滑杆4的自由端的间隙,当滑杆4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间隙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大圆盘(1)以及同轴嵌设在所述大圆盘(1)上的小圆盘(2);所述大圆盘(1)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小圆盘(2)的转动轴(3),所述小圆盘(2)与所述转动轴(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大圆盘(1)和所述小圆盘(2)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7);所述小圆盘(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台(8),所述大圆盘(1)上开设有容纳凸台(8)沿所述小圆盘(2)的圆心转动的凹槽,所述凹槽由设置在凹槽内壁上挡块(12)分隔为大凹槽(13)和小凹槽(14),所述凸台(8)被所述挡块(12)限制在所述大凹槽(13)内;所述大凹槽(13)内设置有大弹簧(6),所述大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凹槽(13)和所述凸台(8)上,所述大弹簧(6)位于远离小凹槽(14)的一侧;所述小凹槽(14)内设置有朝向所述小圆盘(1)的若干齿牙(10);所述小圆盘(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端与所述小凹槽(14)连通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嵌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杆(4),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小弹簧(9),所述小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槽(11)和所述滑杆(4)上;所述滑杆(4)自由端可被所述小弹簧(9)顶出滑槽(11)并与所述齿牙(10)配合;所述挡块(12)的高度大于所述齿牙(10)的高度,所述挡块(12)用于阻挡所述滑杆(10)进入大凹槽(1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大圆盘(1)以及同轴嵌设在所述大圆盘(1)上的小圆盘(2);所述大圆盘(1)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小圆盘(2)的转动轴(3),所述小圆盘(2)与所述转动轴(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大圆盘(1)和所述小圆盘(2)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圆孔(7);所述小圆盘(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凸台(8),所述大圆盘(1)上开设有容纳凸台(8)沿所述小圆盘(2)的圆心转动的凹槽,所述凹槽由设置在凹槽内壁上挡块(12)分隔为大凹槽(13)和小凹槽(14),所述凸台(8)被所述挡块(12)限制在所述大凹槽(13)内;所述大凹槽(13)内设置有大弹簧(6),所述大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凹槽(13)和所述凸台(8)上,所述大弹簧(6)位于远离小凹槽(14)的一侧;所述小凹槽(14)内设置有朝向所述小圆盘(1)的若干齿牙(10);所述小圆盘(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端与所述小凹槽(14)连通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嵌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杆(4),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小弹簧(9),所述小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槽(11)和所述滑杆(4)上;所述滑杆(4)自由端可被所述小弹簧(9)顶出滑槽(11)并与所述齿牙(10)配合;所述挡块(12)的高度大于所述齿牙(10)的高度,所述挡块(12)用于阻挡所述滑杆(10)进入大凹槽(1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超曾垂刚李凤远张兵游永锋何瑞杨振兴陈瑞祥吕乾乾孙飞祥范文超袁子超陈润宇
申请(专利权)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