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99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固定套和内填料管,固定套的下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凸缘,内填料管套在固定套内,内填料管的外径大于限位凸缘的内径,内填料管下端一体连接有出液口。在使用SPE柱进行萃取的过程中,对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上柱、清洗、再生以及储存等操作都需要操作人员要将已经固定住的进样装置、SPE柱以及联用装置拆分挪动掉,既耽误时间又增加不必要的重复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固定套和内填料管相结合的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固定组合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前提下让操作人员取下内填料管进行预处理、上柱、清洗、再生以及储存等操作,简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
本技术是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属于SPE柱

技术介绍
SPE柱(固相萃取柱)是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样品前处理装置,采用选择性吸附以及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净化。根据经典SPE柱填料上方的空间体积,可将SPE柱分为不同的规格,常见的SPE柱大都以聚乙烯为材料的注射针筒型装置,该装置内装有两片以聚丙烯或玻璃纤维为材料的塞片,两个塞片中间装填有一定量的填料如大孔吸附树脂颗粒。SPE柱上端敞开,下端为出液口,液体样品溶液经过吸附剂后从出液口排出。大孔吸附树脂颗粒具有良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选择地通过物理吸附水溶液中的有机物,如今在环保、废水处理、食品、分析化学、医药等领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将进样装置、SPE柱以及联用装置固定住,进行较长时间的萃取操作;而在萃取操作前,要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预处理以及树脂上柱,在萃取操作后,又要进行大孔吸附树脂的清洗、再生以及储存等操作,进行这些操作时,操作人员常需挪动已经固定组装好的仪器,操作起来十分麻烦以及耽误时间,操作结束后再重新组装,因此,采用一种结构满足在在进行如上操作时可以不破坏固定好位置的组件节约时间成本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固定套和内填料管,固定套的下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凸缘,内填料管套设在固定套内,内填料管的外径大于限位凸缘的内径,内填料管下端一体连接有出液口,出液口的外径小于限位凸缘的内径且在固定套外侧。采用上述方案,萃取前,操作人员先将SPE柱的固定套与液相色谱联用装置的相对位置固定住,再向内填料管中加入适量的大孔树脂颗粒,完成上柱、预处理操作后将内填料管放入固定套内,由于固定套的限位凸缘的内径小于内填料管的外径,内填料管会固定在固定套内部,由进样装置从内填料管上方进样,在出液口下方接收洗脱液。优选的,内填料管上端外周一体设置有搭板,搭板的外径大于固定套的内径。采用上述方案,组装好固定套和内填料管后,内填料管的搭板卡在固定套上端,起到进一步固定住内填料管的作用。优选的,固定套的上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缘。采用上述方案,若需要用管架放置SPE柱,外缘部分搭在管架上端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优选的,内填料管侧壁底端向内开设有若干竖条状的凹槽,固定套内侧对应的位置上一体设置若干与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块。采用上述方案,将内填料管推入固定套的过程中,限位块会卡入凹槽中,这一结构可以保证在后续操作时内填料管不会发生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优选的,内填料管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优选的,密封盖由弹性材料制成,密封盖顶面中心处向下凹陷且底面向上开设一圈环形凹槽。采用上述方案,将密封盖拧入内填料管上,由于密封盖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有一圈中空结构,在拧紧过程中的张力会使密封盖向外紧绷起到密封瓶口的作用。优选的,密封盖上一体设置有中空的进样管。采用上述方案,萃取操作时将进样针插入进样管中,能够保证进样的稳定性。优选的,进样管内部上端设置为倒锥形。优选的,内填料管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进料漏斗。采用上述方案,在向内填料管内装入大孔树脂颗粒时,通常由于管口太小不好操作,而实验室内的液用漏斗与SPE柱并不匹配,因此在内填料管上端装上相适配的进料漏斗,便于装入大孔树脂颗粒。优选的,固定套中间段设置为磨砂表面。采用上述方案,固定SPE柱时,磨砂表面可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使用SPE柱进行萃取的过程中,对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上柱、清洗、再生以及储存等操作都需要操作人员要将已经固定住的进样装置、SPE柱以及联用装置拆分挪动掉,既耽误时间又增加不必要的重复操作,本技术采用的固定套和内填料管相结合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固定住组合装置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操作人员取下内填料管进行预处理、上柱、清洗、再生以及储存等操作,还可以准备多个内填料管同时进行萃取、前后处理等操作以便及时更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的拆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盖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套、11限位凸缘、12外缘、2内填料管、21出液口、22搭板、23密封盖、24进样管、25进料漏斗、26凹槽、27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固定套1和内填料管2。如图1所示,固定套1的上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缘12,下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凸缘11,固定套1内侧下端侧壁一体设置若干竖直的限位块,固定套1的外侧中间段设置为磨砂表面。内填料管2套设在固定套1内,内填料管2的外径大于限位凸缘11的内径,内填料管2上端外周一体设置有搭板22,搭板22的外径大于固定套1的内径,内填料管2侧壁向内开设有若干竖条状的与限位块相适配的凹槽26,内填料管2下端一体连接有出液口21,出液口21的外径小于限位凸缘11的内径且在固定套1外侧。结合图1和图2、图3,内填料管2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3,密封盖23由弹性材料制成,密封盖23顶面中心处向下凹陷且底面向上开设一圈环形凹槽27,密封盖23上一体设置有中空的进样管24,进样管24内部上端设置为倒锥形。如图4所示,内填料管2上端还可拆卸连接有进料漏斗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萃取前,操作人员先将SPE柱的固定套1与液相色谱联用装置的相对位置固定住,再向内填料管2中加入适量的大孔树脂颗粒,完成上柱预处理操作后将内填料管2放入固定套1内,限位凸缘11以及搭板22使内填料管2固定在固定套1内部,将内填料管2推入固定套1的过程中,限位块会卡入凹槽26中,这一结构可以保证在后续操作时内填料管2不会发生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进行萃取操作时,将进样针插入进样管24中由进样装置从内填料管2上方进样,在出液口21下方接收洗脱液。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固定套(1)和内填料管(2),固定套(1)的下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凸缘(11),内填料管(2)套设在固定套(1)内,内填料管(2)的外径大于限位凸缘(11)的内径,内填料管(2)下端一体连接有出液口(21),出液口(21)的外径小于限位凸缘(11)的内径且在固定套(1)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固定套(1)和内填料管(2),固定套(1)的下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凸缘(11),内填料管(2)套设在固定套(1)内,内填料管(2)的外径大于限位凸缘(11)的内径,内填料管(2)下端一体连接有出液口(21),出液口(21)的外径小于限位凸缘(11)的内径且在固定套(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其特征在于,内填料管(2)上端外周一体设置有搭板(22),搭板(22)的外径大于固定套(1)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其特征在于,固定套(1)的上端周面一体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缘(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离子SPE柱,其特征在于,内填料管(2)侧壁底端向内开设有若干竖条状的凹槽(26),固定套(1)内侧对应的位置上一体设置若干与凹槽(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张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富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