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志专利>正文

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68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包括支撑装置与喷丸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侧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所述喷丸装置包括移动块、喷丸壳体、密封架、抛丸器、电磁板、收集筒与螺旋输送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装置对汽轮机汽缸进行支撑定位,同时限制喷丸装置的运动轨迹,通过喷丸装置对汽轮机汽缸进行喷丸处理,喷丸装置的喷丸范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喷丸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处理,通过支撑装置与喷丸装置相配合,无需另外设置场地,可在任意合适的位置进行喷丸处理,可随时更换场地,从而防止场地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缸铸件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轮机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汽轮机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力设备之一,其转子和汽缸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主要部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工作,由于汽轮机汽缸进水的危害巨大,有关事故调查规程中规定将大型汽轮机机组进水产生的上述故障均定性为重大设备事故,汽轮机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力设备之一,其转子和汽缸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主要部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工作,汽轮机汽缸一般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成型后再通过喷丸处理,从而提高其质量。在对汽轮机汽缸进行制造的过程中,由于汽轮机汽缸的结构限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汽轮机汽缸铸件在加工成型后一般需要进行喷丸处理,由于喷丸机器所需场地较大,因此对于场地有限的工厂来说,当喷丸机器的使用频率不太高时,极易造成场地的浪费。(2)传统的喷丸机器的最大加工尺寸固定,因此难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且喷丸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难以收集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该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与喷丸装置,采用上述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对汽轮机汽缸铸件进行制造成型加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S1、定位铸件:通过起重机或吊车将需要进行加工的汽轮机汽缸铸件运输至固定板上的可伸缩支架上进行定位支撑;S2、调整移动:控制右侧的可伸缩支架下降,此时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喷丸壳体向左移动,根据需要调节喷丸壳体与密封架,直至喷丸壳体与密封架相配合对铸件右侧进行包围;S3、喷丸吸附:通过抛丸器对铸件右侧进行喷丸处理,当喷丸完成后,通过电磁板使喷丸与金属碎屑进行吸附;S4、复位过滤:调整密封架,同时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喷丸壳体向右移动,直至喷丸壳体与铸件分离,此时电磁板停止通电,喷丸与金属碎屑均向下运动,掉落至收集筒进行过滤,通过螺旋输送机将过滤后的喷丸输送至上侧的抛丸器内;S5、中部加工:此时电动推杆带动喷丸壳体向左运动,当喷丸壳体即将运动至铸件中部时,右侧的可伸缩支架向上运动,对铸件右侧进行支撑,此时中部的可伸缩支架向下运动,从而使喷丸壳体继续向左运动,直至喷丸壳体的右侧运动至前次加工的左侧,重复S2—S4的工序,仅在重复中的S4工序中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喷丸壳体向左移动;S6、右部加工:此时电动推杆带动喷丸壳体向右运动,直至喷丸壳体的右侧运动至前次加工的左侧,重复S2—S4的工序,当铸件表面加工完成后,通过起重机将其运输至安装位置,通过人工对其进行安装;所述支撑装置上侧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可伸缩支架、支撑板、磁吸板、直角板、滑动轨道、连接板与电动推杆,水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可伸缩支架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磁吸板,固定板前后两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直角板,直角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滑动轨道,前后两侧的滑动轨道中部均匀开设有截面为十字形的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滑动轨道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左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末端与喷丸装置右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对可伸缩支架进行固定,通过可伸缩支架对支撑板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板对磁吸板进行固定,通过磁吸板对铸件下端面进行定位支撑,通过直角板对滑动轨道进行固定支撑,通过滑动轨道对喷丸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通过连接板对电动推杆进行固定,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喷丸装置的水平位移。所述喷丸装置包括移动块、喷丸壳体、密封架、抛丸器、电磁板、收集筒与螺旋输送机,滑动轨道上的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移动块,前后两侧的移动块相对面固定安装有喷丸壳体,喷丸壳体左右两端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架,喷丸壳体内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抛丸器,抛丸器上设置有多个抛丸出口,喷丸壳体内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电磁板,相邻的电磁板之间通过硬质外壳导线进行电连接,喷丸壳体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筒,收集筒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机;通过移动块对喷丸壳体进行固定,通过喷丸壳体对密封架进行定位,通过密封架与喷丸壳体相配合,对部分铸件进行密封,通过抛丸器对铸件外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对电磁板进行通电,通过利用电磁板的磁力对抛丸与金属碎屑进行吸附,当对电磁板进行断电,电磁板上不存在磁力时,抛丸与金属碎屑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通过收集筒对抛丸与金属碎屑进行收集过滤,通过螺旋输送机对抛丸向上进行运输,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轨道包括矩形长板、润滑柱、挤压弹簧、挤压方柱、润滑珠、倾斜杆一、控制长杆一、倾斜杆二与控制长杆二,直角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矩形长板,前后两侧的矩形长板中部均匀开设有截面为十字形的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侧上下两端面对称均匀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润滑柱,前后两侧的滑动凹槽内侧相对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末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方柱,挤压方柱末端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润滑珠,右侧的挤压方柱右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倾斜杆一,倾斜杆一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控制长杆一,左侧的挤压方柱左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倾斜杆二,倾斜杆二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控制长杆二,倾斜杆一与倾斜杆二的的倾斜角度相同,方向相反;通过矩形长板对润滑柱进行定位,通过润滑柱降低矩形长板与十字形块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挤压弹簧对挤压方柱进行固定,通过挤压方柱对润滑珠进行定位,通过挤压方柱对十字形块进行定位,通过润滑珠降低挤压方柱与十字形块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倾斜杆一对右侧的挤压方柱进行定位,通过控制长杆一控制右侧的挤压方柱的水平位移,通过倾斜杆二对左侧的挤压方柱进行定位,通过控制长杆二控制左侧的挤压方柱的水平位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包括十字形块、降振弹簧、降振橡胶与连接块,滑动轨道上的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十字形块,十字形块外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降振弹簧,降振弹簧末端固定安装有降振橡胶,十字形块外端面均匀开设有矩形凹槽,十字形块内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末端与喷丸壳体外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十字形块对降振弹簧进行固定,通过降振弹簧对降振橡胶进行固定,当喷丸壳体受到喷丸撞击时产生振动时,通过降振橡胶与降振橡胶降低十字形块受到撞击力,通过连接块对喷丸壳体进行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丸壳体包括固定框、定位框、移动框、连接弹簧、限位框、固定弹簧、补位板、补位弹簧与补位块,前后两侧的移动块内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框,左右两侧的固定框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框,定位框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移动框,定位框与移动框首尾相连,移动框左右两端面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左右两侧的连接弹簧末端分别与固定框固定连接,相邻的移动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该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与喷丸装置(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对汽轮机汽缸铸件进行制造成型加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nS1、定位铸件:通过起重机或吊车将需要进行加工的汽轮机汽缸铸件运输至固定板(11)上的可伸缩支架(12)上进行定位支撑;/nS2、调整移动:控制右侧的可伸缩支架(12)下降,此时通过电动推杆(18)推动喷丸壳体(22)向左移动,根据需要调节喷丸壳体(22)与密封架(23),直至喷丸壳体(22)与密封架(23)相配合对铸件右侧进行包围;/nS3、喷丸吸附:通过抛丸器(25)对铸件右侧进行喷丸处理,当喷丸完成后,通过电磁板(26)使喷丸与金属碎屑进行吸附;/nS4、复位过滤:调整密封架(23),同时通过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右移动,直至喷丸壳体(22)与铸件分离,此时电磁板(26)停止通电,喷丸与金属碎屑均向下运动,掉落至收集筒(28)进行过滤,通过螺旋输送机(29)将过滤后的喷丸输送至上侧的抛丸器(25)内;/nS5、中部加工:此时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左运动,当喷丸壳体(22)即将运动至铸件中部时,右侧的可伸缩支架(12)向上运动,对铸件右侧进行支撑,此时中部的可伸缩支架(12)向下运动,从而使喷丸壳体(22)继续向左运动,直至喷丸壳体(22)的右侧运动至前次加工的左侧,重复S2—S4的工序,仅在重复中的S4工序中通过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左移动;/nS6、右部加工:此时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右运动,直至喷丸壳体(22)的右侧运动至前次加工的左侧,重复S2—S4的工序,当铸件表面加工完成后,通过起重机将其运输至安装位置,通过人工对其进行安装;/n所述支撑装置(1)上侧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2);/n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固定板(11)、可伸缩支架(12)、支撑板(13)、磁吸板(14)、直角板(15)、滑动轨道(16)、连接板(17)与电动推杆(18),水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12),可伸缩支架(12)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磁吸板(14),固定板(11)前后两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直角板(15),直角板(15)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滑动轨道(16),前后两侧的滑动轨道(16)中部均匀开设有截面为十字形的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2),滑动轨道(16)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左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末端与喷丸装置(2)右端面固定连接;/n所述喷丸装置(2)包括移动块(21)、喷丸壳体(22)、密封架(23)、抛丸器(25)、电磁板(26)、收集筒(28)与螺旋输送机(29),滑动轨道(16)上的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移动块(21),前后两侧的移动块(21)相对面固定安装有喷丸壳体(22),喷丸壳体(22)左右两端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架(23),喷丸壳体(22)内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抛丸器(25),抛丸器(25)上设置有多个抛丸出口,抛丸器(25)内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电磁板(26),相邻的电磁板(26)之间通过硬质外壳导线进行电连接,喷丸壳体(22)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筒(28),收集筒(28)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机(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该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与喷丸装置(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对汽轮机汽缸铸件进行制造成型加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定位铸件:通过起重机或吊车将需要进行加工的汽轮机汽缸铸件运输至固定板(11)上的可伸缩支架(12)上进行定位支撑;
S2、调整移动:控制右侧的可伸缩支架(12)下降,此时通过电动推杆(18)推动喷丸壳体(22)向左移动,根据需要调节喷丸壳体(22)与密封架(23),直至喷丸壳体(22)与密封架(23)相配合对铸件右侧进行包围;
S3、喷丸吸附:通过抛丸器(25)对铸件右侧进行喷丸处理,当喷丸完成后,通过电磁板(26)使喷丸与金属碎屑进行吸附;
S4、复位过滤:调整密封架(23),同时通过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右移动,直至喷丸壳体(22)与铸件分离,此时电磁板(26)停止通电,喷丸与金属碎屑均向下运动,掉落至收集筒(28)进行过滤,通过螺旋输送机(29)将过滤后的喷丸输送至上侧的抛丸器(25)内;
S5、中部加工:此时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左运动,当喷丸壳体(22)即将运动至铸件中部时,右侧的可伸缩支架(12)向上运动,对铸件右侧进行支撑,此时中部的可伸缩支架(12)向下运动,从而使喷丸壳体(22)继续向左运动,直至喷丸壳体(22)的右侧运动至前次加工的左侧,重复S2—S4的工序,仅在重复中的S4工序中通过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左移动;
S6、右部加工:此时电动推杆(18)带动喷丸壳体(22)向右运动,直至喷丸壳体(22)的右侧运动至前次加工的左侧,重复S2—S4的工序,当铸件表面加工完成后,通过起重机将其运输至安装位置,通过人工对其进行安装;
所述支撑装置(1)上侧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2);
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固定板(11)、可伸缩支架(12)、支撑板(13)、磁吸板(14)、直角板(15)、滑动轨道(16)、连接板(17)与电动推杆(18),水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12),可伸缩支架(12)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磁吸板(14),固定板(11)前后两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直角板(15),直角板(15)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滑动轨道(16),前后两侧的滑动轨道(16)中部均匀开设有截面为十字形的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喷丸装置(2),滑动轨道(16)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左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末端与喷丸装置(2)右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喷丸装置(2)包括移动块(21)、喷丸壳体(22)、密封架(23)、抛丸器(25)、电磁板(26)、收集筒(28)与螺旋输送机(29),滑动轨道(16)上的滑动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移动块(21),前后两侧的移动块(21)相对面固定安装有喷丸壳体(22),喷丸壳体(22)左右两端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架(23),喷丸壳体(22)内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抛丸器(25),抛丸器(25)上设置有多个抛丸出口,抛丸器(25)内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电磁板(26),相邻的电磁板(26)之间通过硬质外壳导线进行电连接,喷丸壳体(22)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筒(28),收集筒(28)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机(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汽缸铸件制造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16)包括矩形长板(161)、润滑柱(162)、挤压弹簧(163)、挤压方柱(164)、润滑珠(165)、倾斜杆一(166)、控制长杆一(167)、倾斜杆二(168)与控制长杆二(169),直角板(15)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矩形长板(161),前后两侧的矩形长板(161)中部均匀开设有截面为十字形的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侧上下两端面对称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志
申请(专利权)人:章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