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自适应联合调整靠背扶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36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8
轮椅自适应联合调整靠背扶手系统,包括靠背,靠背通过转动支点与座椅之间转动连接,靠背通过铰接轴A与支架之间转动连接,靠背包括靠背垫,在椅背架上固定设置有沿人体脊柱方向的轨道,靠背垫滑动设置在轨道上,在支架上固定连接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具有滑块,在靠背垫的后部固定设置有滑槽,在铰接轴A上铰接转角件,铰接轴A与转角件的铰接点位于转角件的转角部位,在转角件的一个边A端部铰接有连杆A,连杆A的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柱上,在转角件的另一个边B端部铰接有连杆B。本系统能够较好的应用在轮椅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自适应联合调整靠背扶手系统
本技术涉及轮椅,特备涉及轮椅上的靠背扶手系统,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椅很多靠背可调节角度,靠背通过旋转支点转动一获得不同的角度适应相应的患者,现有的轮椅靠背包括靠背垫,靠背垫固定连接在椅背架上,椅背角度通过驱动椅背架转动来实现,在椅背架转动的时,靠背垫与椅背同时转动,由于靠背垫具有一定厚度,所以两者转动时是不同轴的,这就导致调整后椅背垫相对于人体的位置发生偏移,很多情况下需要轮椅上的患者挪动来实现与靠背垫位置的配合,轮椅上的患者一般是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群体,挪动位置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所以如何克服在轮椅椅背角度调整中靠背垫与人体的相对位置的偏移是轮椅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轮椅扶手一般是连接在靠背上的,靠背转动后,要求轮椅两侧的扶手还能保持原来的角度,因为如果扶手随着靠背旋转的话会使使用者感觉很不舒服,目前很多轮椅上的扶手角度保持是依靠人工调节的,而且很多结构角度调整不连续,无法调整到与患者适应的最佳状态,在轮椅使用者存在上肢病患或者上肢功能障碍时,这种人工调整的方式需要触动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椅自适应联合调整靠背扶手系统,包括靠背,靠背通过转动支点与座椅之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支点为铰接轴A,在座椅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铰接轴A固定连接在支架上,靠背通过铰接轴A与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的靠背包括靠背垫,靠背垫连接椅背架上,曲柄与椅背架固定连接,直线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在升降柱上,一端与曲柄铰接,在椅背架上固定设置有沿人体脊柱方向的轨道,靠背垫滑动设置在轨道上,在支架上固定连接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具有滑块,在靠背垫的后部固定设置有滑槽,滑槽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滑块位于滑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在铰接轴A上铰接转角件,铰接轴A与转角件的铰...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椅自适应联合调整靠背扶手系统,包括靠背,靠背通过转动支点与座椅之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支点为铰接轴A,在座椅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铰接轴A固定连接在支架上,靠背通过铰接轴A与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的靠背包括靠背垫,靠背垫连接椅背架上,曲柄与椅背架固定连接,直线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在升降柱上,一端与曲柄铰接,在椅背架上固定设置有沿人体脊柱方向的轨道,靠背垫滑动设置在轨道上,在支架上固定连接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具有滑块,在靠背垫的后部固定设置有滑槽,滑槽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滑块位于滑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在铰接轴A上铰接转角件,铰接轴A与转角件的铰接点位于转角件的转角部位,在转角件的一个边A端部铰接有连杆A,连杆A的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柱上,直线驱动装置与升降柱的铰接点、连杆A与升降柱的铰接点、连杆A与转角件的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庆兰小青路兰兰张彬刘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奕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