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6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8
本公开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包括导管,导管包括操作段和与操作段连通的换热段。操作段包括用于进入液体的第一进液管和用于液体流出的出液管,出液管套设在第一进液管的外部,换热段包括与第一进液管连通的第二进液管和与出液管连通的能够变形的换热管,第二进液管贯穿换热管设置,且换热管膨胀后的外径大于出液管的外径,因此换热管主要用于伸入到食道中对食道进行换热,由于出液管的直径比较小,可经鼻插管,清醒患者可耐受,能够减缓压迫感和不适感,提高了舒适性,可长时间将热交换装置放置在食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装置
本公开涉及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需要进行体温管理,并且需要合理地降温或升温以达到目标温度,并维持目标温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食道热交换技术是一种新的体温管理方式,可迅速升高或降低患者核心温度,已成功用于各种重症监护场景,例如心脏骤停,体温过低,烧伤和脑外伤等。现有的食道热交换技术是通过热交换导管置入食道,并且导管经口腔置入食道后,液体通过导管的入水端进入导管,然后导管中的液体再从导管的出水端排出,从而实现热交换,达到调节患者核心体温的目的,但是目前热交换导管的管径较粗,对口咽部和食道组织有持续的压迫作用,限制了导管在患者体内留置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操作段和换热段;所述操作段包括第一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外部;所述换热段包括第二进液管和能够变形的换热管,所述第二进液管贯穿所述换热管;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所述导管(10)包括操作段(1)和换热段(2);/n所述操作段(1)包括第一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所述出液管(12)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液管(11)的外部;所述换热段(2)包括第二进液管(21)和能够变形的换热管(22),所述第二进液管(21)贯穿所述换热管(22);所述第一进液管(11)和所述第二进液管(21)连通,所述出液管(12)和所述换热管(22)连通,且所述换热管(22)膨胀后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液管(12)的外径;所述第二进液管(21)的管壁设置出液孔(211),所述第二进液管(21)通过所述出液孔(211)与所述换热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所述导管(10)包括操作段(1)和换热段(2);
所述操作段(1)包括第一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所述出液管(12)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液管(11)的外部;所述换热段(2)包括第二进液管(21)和能够变形的换热管(22),所述第二进液管(21)贯穿所述换热管(22);所述第一进液管(11)和所述第二进液管(21)连通,所述出液管(12)和所述换热管(22)连通,且所述换热管(22)膨胀后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液管(12)的外径;所述第二进液管(21)的管壁设置出液孔(211),所述第二进液管(21)通过所述出液孔(211)与所述换热管(22)连通;
所述导管(10)还包括鼻饲管(3),所述鼻饲管(3)贯穿所述第一进液管(11)和所述第二进液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伸入食道中为所述食道换热,且所述换热管(22)膨胀后的外壁形状与所述食道的内壁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包括球囊,所述球囊的材质包括弹性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的管壁包括导热填料,所述导热填料分布在所述换热管(22)的管壁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新黎檀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