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64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连接有弹性垫,底板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弹性垫的上端连接有中空布袋,中空布袋的内部放置有冰袋,中空布袋的上端连接有保护垫,保护垫的上端连接有杀菌层,限位块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上连接有正魔术贴,限位块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上连接有负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冰块液化后吸热降低中空布袋内的气体温度,冷气体依次穿过中空布袋、保护垫后与婴儿接触,降低婴儿的体温,限位块对婴儿进行限位,避免婴儿从两侧滚出,正魔术贴与负魔术贴连接后,对婴儿进行固定,使得婴儿始终处于中空布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宝宝感冒发烧体温升高,体温的异常升高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物理降温可有效降低体温,现有的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患儿体温的异常,肢体活动较为频繁,使得冷敷的冰袋容易发生移位,导致降温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敷的冰袋容易发生移位,导致降温效果降低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上端一侧放置有垫枕,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弹性垫的上端连接有中空布袋,所述中空布袋位于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中空布袋的一侧连接有拉链,所述中空布袋的内部放置有冰袋,所述中空布袋的上端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上端连接有杀菌层,所述限位块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连接有正魔术贴,所述限位块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连接有负魔术贴,所述正魔术贴与所述负魔术贴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弹性垫为棉纶布料垫。优选的,所述中空布袋的内部底端连接有加厚垫。优选的,所述保护垫包括第一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连接所述中空布袋,所述第一支撑垫的上端连接所述杀菌层,所述第一支撑垫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连接有第二支撑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垫与所述第二支撑垫均为海绵垫。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冰块液化后吸热降低中空布袋内的气体温度,冷气体依次穿过中空布袋、保护垫后与婴儿接触,降低婴儿的体温,限位块对婴儿进行限位,避免婴儿从两侧滚出,正魔术贴与负魔术贴连接后,对婴儿进行固定,使得婴儿始终处于中空布袋上,冰袋始终对着婴儿,不会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中底板与限位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中保护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弹性垫2、垫枕3、限位块4、中空布袋5、拉链6、加厚垫7、冰袋8、第一支撑垫9、凹槽10、第二支撑垫11、杀菌层12、第一连接头13、正魔术贴14、负魔术贴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弹性垫2,弹性垫2为棉纶布料垫,弹性垫2的上端一侧放置有垫枕3,底板1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4,弹性垫2的上端连接有中空布袋5,中空布袋5位于限位块4之间,中空布袋5的一侧连接有拉链6,中空布袋5的内部底端连接有加厚垫7,中空布袋5的内部放置有冰袋8,中空布袋5的上端连接有保护垫,保护垫的上端连接有杀菌层12,限位块4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头13,第一连接头13上连接有正魔术贴14,限位块4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上连接有负魔术贴15,正魔术贴14与负魔术贴15分布在底板1的两侧,冰块液化后吸热降低中空布袋5内的气体温度,冷气体依次穿过中空布袋5、保护垫后与婴儿接触,保护垫将婴儿支撑,使得婴儿与中空布袋5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冷气直接与婴儿接触,且保护垫隔绝大部分的冷气,使得较少的冷气与婴儿接触,避免了过多冷气与婴儿接触导致婴儿病情加重,限位块4对婴儿进行限位,避免婴儿从两侧滚出,正魔术贴14与负魔术贴15连接后对婴儿进行固定,使得婴儿始终处于中空布袋5上。实施例2参照图1-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保护垫包括第一支撑垫9,第一支撑垫9连接中空布袋5,第一支撑垫9的上端连接杀菌层12,第一支撑垫9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10,每个凹槽10内均连接有第二支撑垫11,第一支撑垫9与第二支撑垫11均为海绵垫,第一支撑垫9将婴儿支撑,使得婴儿与第二支撑垫11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冷气直接与婴儿接触,且第一支撑垫9与第二支撑垫11隔绝大部分的冷气,使得较少的冷气与婴儿接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弹性垫(2),所述弹性垫(2)的上端一侧放置有垫枕(3),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弹性垫(2)的上端连接有中空布袋(5),所述中空布袋(5)位于所述限位块(4)之间,所述中空布袋(5)的一侧连接有拉链(6),所述中空布袋(5)的内部放置有冰袋(8),所述中空布袋(5)的上端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上端连接有杀菌层(12),所述限位块(4)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头(13),所述第一连接头(13)上连接有正魔术贴(14),所述限位块(4)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连接有负魔术贴(15),所述正魔术贴(14)与所述负魔术贴(15)分布在所述底板(1)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临床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弹性垫(2),所述弹性垫(2)的上端一侧放置有垫枕(3),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弹性垫(2)的上端连接有中空布袋(5),所述中空布袋(5)位于所述限位块(4)之间,所述中空布袋(5)的一侧连接有拉链(6),所述中空布袋(5)的内部放置有冰袋(8),所述中空布袋(5)的上端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上端连接有杀菌层(12),所述限位块(4)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头(13),所述第一连接头(13)上连接有正魔术贴(14),所述限位块(4)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连接有负魔术贴(15),所述正魔术贴(14)与所述负魔术贴(15)分布在所述底板(1)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