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58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包括进砂仓,水冷箱,支撑座,下料锥,搅拌室等。所述进砂仓是潮模砂的缓冲储藏部位,潮模砂也是从其顶部的进砂口进入装置内部,进砂仓内部也设有顶喷淋管,所述水冷箱,是潮模砂的冷却主体,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支撑座是装置的支撑部位,下面是下料锥,所述下料锥连接水冷箱与搅拌室,内部设有底喷淋管,所述搅拌室内部有搅拌桨,靠电机驱动,将潮模砂、水、以及加入的其他辅料一起搅拌均匀。在下料口前端设有湿度检测器,通过与自动调节阀的连锁,自动控制喷淋水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潮模砂的冷却加湿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更节能,设备将冷却和加湿集成为一体,实现加水量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潮模砂铸造的砂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潮模砂铸造的工艺里,通常浇注后,砂模大致会经过破碎、一级筛分、二级筛分、砂冷却、加辅料重新混合,再铸模等步骤。在以上步骤中,砂冷却和加辅料重新混合尤为关键,因为如果砂冷却效果不好,砂温过高,所做砂模可能强度不够,所做的铸件不合格,而如果加辅料混合不好,也会导致砂模强度不均匀,浇注过程中会产生碎模等问题。常规的砂冷却,往往采用滚筒冷却器或流化床冷却器,能耗很高,且冷却介质是环境空气,冷却效果不好,而两者体积都很大,占地面积很大。加辅料重新混合,常见的是盘式搅拌器。往往前端的砂冷却设备和后面的混合搅拌装置是两台独立、分开的,之间通常要用皮带或提升机进行输送,增加了能耗与占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砂仓,水冷箱,支撑座,下料锥,搅拌室等。所述进砂仓位于装置最上端,潮模砂通过其上所设进砂口进入装置,经过水冷箱冷却后,从下料锥进入搅拌室,在搅拌室内,潮模砂与顶喷淋管和底喷淋管喷出的水,以及加料口加入的辅料经搅拌桨充分搅拌混合,后经出料口排出装置。所述进砂仓是潮模砂的缓冲储藏部位,潮模砂也是从其顶部的进砂口进入装置内部。所述进砂仓内部设有顶喷淋管,顶喷淋管上分布有顶喷淋头,顶喷淋管靠吊架固定在进砂仓顶板上。所述顶喷淋管与顶喷淋进水总管连接,喷淋水从顶喷淋进口进入顶喷淋进水总管,再进入顶喷淋管,从各顶喷淋头喷出。所述水冷箱,是潮模砂冷却的主要部位,其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支撑座位于水冷箱的下部,用槽钢制作,是装置的支撑部位,设备可以搁置于外部平台之上,或用支腿支撑在支撑座上。所述下料锥,连接水冷箱与搅拌室,内部设有根底喷淋管。所述底喷淋管上安装有若干底喷淋头,底喷淋管连接到底喷淋总管上,再通过底喷淋进口与外部水管连接。所述底喷淋管上部设置了三角挡板,主要是保护底喷淋管不受潮模砂的冲击。所述搅拌室是一个圆柱形仓体,顶部与下料锥下端连接,潮模砂从下料锥进入搅拌室,所述搅拌室的顶部还设有加料口,所有的辅料,如膨润土、煤粉等可从此加料口加入。所述搅拌室内部有搅拌桨,靠电机驱动,将潮模砂、水、以及加入的其他辅料一起搅拌均匀,再从底部的出料口排出装置。所述下料口前端设有湿度检测器,可以检测搅拌后的潮模砂的含水量,与顶喷淋进口连接的外部水管上,设有自动调节阀,湿度检测器与之连锁,如果检测到潮模砂的含水量过低,信号反馈给PLC控制柜,同时PLC控制柜传递信号给自动调节阀,增加喷水量。与现有的潮模砂冷却和加湿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水冷,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冷却,水冷冷却的效果更好。2、将冷却和加水搅拌两步工艺设备合二为一,能够大大减少占地面积。3、实现了加水量与潮模砂含水量检测的实时连锁,随时控制水量,避免了工艺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喷淋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喷淋管与三角挡板简图;图4为底喷淋管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砂口;2、进砂仓;3、水冷箱;4、支撑座;5、下料锥;6、搅拌室;7、下料口;8、顶喷淋管;9、顶喷淋头;10、吊架;11、三角挡板;12、底喷淋管;13、加料口;14、搅拌桨;15、电机;16、底喷淋头;17、进水口;18、出水口;19、顶喷淋进口;20、底喷淋进口;21、底喷淋总管;22、顶喷淋进水总管;23、自动调节阀;24、PLC控制柜;25、湿度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清晰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砂仓2,水冷箱3,支撑座4,下料锥5,搅拌室6等。所述进砂仓2位于装置最上端,潮模砂通过其上所设进砂口1进入装置,经过水冷箱3冷却后,从下料锥5进入搅拌室6,在搅拌室6内,潮模砂与顶喷淋管和底喷淋管喷出的水,以及加料口13加入的辅料经搅拌桨14充分搅拌混合,后经出料口7排出装置。所述进砂仓2是潮模砂的缓冲储藏部位,潮模砂也是从其顶部的进砂口1进入装置内部。所述进砂仓2内部设有顶喷淋管8,顶喷淋管上分布有顶喷淋头9,顶喷淋管8靠吊架10固定在进砂仓2顶板上。所述顶喷淋管8与顶喷淋进水总管22连接,喷淋水从顶喷淋进口19进入顶喷淋进水总管22,再进入顶喷淋管8,从各顶喷淋头9喷出。所述水冷箱3,是潮模砂冷却的主要部位,其侧面设有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所述支撑座4位于水冷箱3的下部,用槽钢制作,是装置的支撑部位,设备可以搁置于外部平台之上,或用支腿支撑在支撑座4上。所述下料锥5,连接水冷箱3与搅拌室6,内部设有3根底喷淋管12。所述底喷淋管12上安装有若干底喷淋头16,底喷淋管12连接到底喷淋总管21上,再通过底喷淋进口20与外部水管连接。所述底喷淋管12上部设置了三角挡板11,主要是保护底喷淋管12不受潮模砂的冲击。所述搅拌室6是一个圆柱形仓体,顶部与下料锥5下端连接,潮模砂从下料锥5进入搅拌室6,所述搅拌室6的顶部还设有加料口13,所有的辅料,如膨润土、煤粉等可从此加料口13加入。所述搅拌室6内部有搅拌桨14,靠电机15驱动,将潮模砂、水、以及加入的其他辅料一起搅拌均匀,再从底部的出料口7排出装置。所述下料口7前端设有湿度检测器25,可以检测搅拌后的潮模砂的含水量,与顶喷淋进口19连接的外部水管上,设有自动调节阀23,湿度检测器19与之连锁,如果检测到潮模砂的含水量过低,信号反馈给PLC控制柜24,同时PLC控制柜24传递信号给自动调节阀23,增加喷水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包括进砂仓(2),水冷箱(3),支撑座(4),下料锥(5),搅拌室(6)等,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仓(2)位于装置最上端,潮模砂通过其上所设进砂口(1)进入装置,经过水冷箱(3)冷却后,从下料锥(5)进入搅拌室(6),在搅拌室(6)内,潮模砂与顶喷淋管和底喷淋管喷出的水,以及加料口(13)加入的辅料经搅拌桨(14)充分搅拌混合,后经出料口(7)排出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包括进砂仓(2),水冷箱(3),支撑座(4),下料锥(5),搅拌室(6)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仓(2)位于装置最上端,潮模砂通过其上所设进砂口(1)进入装置,经过水冷箱(3)冷却后,从下料锥(5)进入搅拌室(6),在搅拌室(6)内,潮模砂与顶喷淋管和底喷淋管喷出的水,以及加料口(13)加入的辅料经搅拌桨(14)充分搅拌混合,后经出料口(7)排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仓(2)是潮模砂的缓冲储藏部位,潮模砂也是从其顶部的进砂口(1)进入装置内部,内部设有顶喷淋管(8),顶喷淋管上分布有顶喷淋头(9),顶喷淋管(8)靠吊架(10)固定在进砂仓(2)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喷淋管(8)与顶喷淋进水总管(22)连接,喷淋水从顶喷淋进口(19)进入顶喷淋进水总管(22),再进入顶喷淋管(8),从各顶喷淋头(9)喷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3),是潮模砂冷却的主要部位,其侧面设有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模砂冷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锥(5),连接水冷箱(3)与搅拌室(6),内部设有3根底喷淋管(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张厚清方觉舒李亚黄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镐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