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轴调节系统、医疗设备、偏心轴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及零位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心轴调节系统、医疗设备、偏心轴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及零位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含有偏心轴的高精密运动部件,例如CT设备中,偏心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撑,但由于存在机械加工误差、轴承内外圈间隙等原因,需要准确地标定偏心轴的位置,包括偏心轴的X、Y方向,同时需要准确地测定偏心轴和编码器零位的相对角度关系,从而得到偏心轴的偏心位置。现有的测定方法中,通常采用定位面确定电机座的位置,从而确定偏心轴的位置。由于零件加工的误差,导致偏心轴紧靠定位面的方式难以达到要求,往往需要手动去调节。而由于需要多方向调节,导致手动调节难度较大,效率较低。由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偏心位置的方法。将激光照射到偏心轴上,在远处可以得到放大后的偏心轴边缘的投影,继而旋转偏心轴,当投影达到最大或最小位置处时,通过几何关系可以计算出此时偏心轴的偏心位置。该方式中,由于实现时结构复杂且装置占用空间大,不便于集成到小型部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心轴调节系统,包括待调节的偏心轴、固定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安装有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调节系统还包括:/n固定块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沿所述偏心轴的轴向分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间,所述第三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座内,分别限制所述第一电机座、第二电机座和偏心轴的移动;/n第一调节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偏心轴和第一电机座抵触;/n第二调节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偏心轴调节系统,包括待调节的偏心轴、固定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安装有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调节系统还包括:
固定块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沿所述偏心轴的轴向分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间,所述第三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座内,分别限制所述第一电机座、第二电机座和偏心轴的移动;
第一调节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偏心轴和第一电机座抵触;
第二调节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偏心轴和第二电机座抵触;
第三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上,部分伸入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与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抵触;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和第三调节装置向所述第一电机座、第二电机座施力,以调整所述偏心轴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端部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并向所述第二固定板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板面向所述底座;
所述第二电机座包括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偏心轴的第二端部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并向所述第四固定板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面向所述底座;
所述第三固定块套接在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间,并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紧贴,且所述第三固定块上开设有容置凹槽,供所述偏心轴的第二端部伸入抵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心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柱塞,沿所述偏心轴的径向向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延伸,以将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底座紧贴;
第二柱塞,沿所述偏心轴的轴向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以驱动所述偏心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容置凹槽的底部抵触;
第三柱塞,沿所述偏心轴的轴向向所述第二固定板延伸,以将所述偏心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紧贴;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第四柱塞,沿所述偏心轴的径向向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延伸,以将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底座紧贴;
第五柱塞,沿所述偏心轴的轴向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并抵触,以限制所述偏心轴的轴向移动;
第六柱塞,沿所述偏心轴的轴向向所述第三固定板延伸,以将所述偏心轴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紧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
限位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至所述底座上;
第一调节螺栓,贯穿所述限位板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内;
第二调节螺栓,贯穿所述限位板并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抵触;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蒋浩杰,马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