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52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涉及牵拉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传统的一些手术牵拉器,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容易导致手术不稳定的问题。所述基座结构的外壁安装有软管通道,所述基座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紧结构,所述第一旋紧结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伸缩杆,所述第二活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活动伸缩结构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活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紧结构,所述第二旋紧结构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安装有伸缩圈杆,所述伸缩圈杆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圈套结构,所述伸缩圈套结构的一侧安装有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
本技术涉及牵拉器
,具体为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骨科手术拉钩主要由拉臂、钩体和固定齿构成,在给病人进行骨科手术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手牵拉拉臂暴露手术视野,临床外科医务人员在做手术,特别是在腹部的手术时,需要用手术牵拉器牵拉手术切口以便于操作,为了充分暴露出手术视野,常常需要手持拉钩进行牵拉,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传统的一些手术牵拉器,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容易导致手术不稳定;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传统的一些手术牵拉器,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容易导致手术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包括基座结构,所述基座结构的外壁安装有软管通道,所述基座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紧结构,所述第一旋紧结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伸缩杆,所述第二活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活动伸缩结构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活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紧结构,所述第二旋紧结构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安装有伸缩圈杆,所述伸缩圈杆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圈套结构,所述伸缩圈套结构的一侧安装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通道,所述第二旋紧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旋紧按钮,所述第一旋紧结构的内部安装有齿轮结构。优选的,所述基座结构顶部安装有放置槽,且放置槽与基座结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旋紧结构与基座结构的之间设置有第二活动伸缩结构,且基座结构与第一旋紧结构伸缩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螺栓孔,且螺栓孔与支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勾槽结构,且勾槽结构与安装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圈套结构的上方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伸缩圈套结构的上方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与普通的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不同的是,设置的第一旋紧结构与第二旋紧结构以及配套的第二活动伸缩杆与第一活动伸缩杆结合,可以根据具体伤口的大小来控制伸缩,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增加了实用性能,采用伸缩圈套结构与安装结构的有效配合,安装不同的钩子从而对伤口有效的牵引,再由上方的旋紧按钮固定,从而增加了稳定性能。2、通过设置的软管通道与放置槽,可以在需要输血时安放在软管通道固定,从而保护管体不受损坏,可以将一些酒精棉与棉签物品放于放置槽,增加便利性,设置的防护通道与固定块的配合使用,可以穿过防护通道安装消毒防护布,在固定块进行固定,从而保护伤口,保证手术的稳定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结构;2、第一旋紧结构;3、第二旋紧结构;4、螺栓孔;5、支撑柱;6、伸缩圈杆;7、伸缩圈套结构;8、放置槽;9、第一活动伸缩结构;10、第二活动伸缩杆;11、第二活动伸缩结构;12、第一活动伸缩杆;13、保护结构;14、旋紧按钮;15、安装结构;16、勾槽结构;17、软管通道;18、固定块;19、通孔结构;20、防护通道;21、齿轮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包括基座结构1,基座结构1的外壁安装有软管通道17,基座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紧结构2,第一旋紧结构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伸缩杆10,第二活动伸缩杆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活动伸缩杆12,第一活动伸缩杆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紧结构3,第二旋紧结构3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结构13,第一活动伸缩杆1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下方安装有伸缩圈杆6,伸缩圈杆6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圈套结构7,伸缩圈套结构7的一侧安装有安装结构15,安装结构15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结构19,通孔结构19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通道20,第二旋紧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旋紧按钮14,第一旋紧结构2的内部安装有齿轮结构21。进一步,基座结构1顶部安装有放置槽8,且放置槽8与基座结构1顶部固定连接,设置的放置槽8,可以将一些酒精棉与棉签物品放于放置槽,增加便利性。进一步,第一旋紧结构2与基座结构1的之间设置有第二活动伸缩结构11,且基座结构1与第一旋紧结构2伸缩连接,设置的第一旋紧结构2可以很好的固定结构,保证稳定性能。进一步,支撑柱5的内部安装有螺栓孔4,且螺栓孔4与支撑柱5的内部固定连接,设置的螺栓孔4,可以很好的连接结构,易于维修。进一步,安装结构15的内部设置有勾槽结构16,且勾槽结构16与安装结构15的内部固定连接,设置的勾槽结构16,根据不同形状进行安装。进一步,伸缩圈套结构7的上方安装有固定块18,且固定块18与伸缩圈套结构7的上方固定连接,设置的固定块18,穿过防护通道20安装消毒防护布。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伸缩圈套结构7与基座结构1利用螺栓孔4进行固定连接,检测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与第二活动伸缩结构11是否伸缩正常,然后观察伤口的大小后,开始利用第一旋紧结构2与第二旋紧结构3对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与第二活动伸缩结构11调整,此时将需要的钩子等东西,根据不同形状安装在通孔结构19与勾槽结构16上进行固定,然后开始利用旋紧按钮14慢慢调整齿轮结构21,带动伸缩结构牵引伤口,可以利用软管通道17与放置槽8,在需要输血时安放在软管通道固定,从而保护管体不受损坏,将一些酒精棉与棉签物品放于放置槽8,增加便利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包括基座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结构(1)的外壁安装有软管通道(17),所述基座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紧结构(2),所述第一旋紧结构(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伸缩杆(10),所述第二活动伸缩杆(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所述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活动伸缩杆(12),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紧结构(3),所述第二旋紧结构(3)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结构(13),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1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下方安装有伸缩圈杆(6),所述伸缩圈杆(6)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圈套结构(7),所述伸缩圈套结构(7)的一侧安装有安装结构(15),所述安装结构(15)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结构(19),所述通孔结构(19)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通道(20),所述第二旋紧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旋紧按钮(14),所述第一旋紧结构(2)的内部安装有齿轮结构(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手术麻醉用牵拉器,包括基座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结构(1)的外壁安装有软管通道(17),所述基座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紧结构(2),所述第一旋紧结构(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伸缩杆(10),所述第二活动伸缩杆(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所述第一活动伸缩结构(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活动伸缩杆(12),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旋紧结构(3),所述第二旋紧结构(3)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结构(13),所述第一活动伸缩杆(1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下方安装有伸缩圈杆(6),所述伸缩圈杆(6)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圈套结构(7),所述伸缩圈套结构(7)的一侧安装有安装结构(15),所述安装结构(15)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结构(19),所述通孔结构(19)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通道(20),所述第二旋紧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旋紧按钮(14),所述第一旋紧结构(2)的内部安装有齿轮结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珊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