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50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桑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晃动装置、吸附装置、干燥装置和超声器,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晃动装置,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吸附装置,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超声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干燥装置,壳体的前侧设置有门板;通过启动气缸,使得气缸进行上下伸缩,进而带动横板进行上下移动,横板的上下移动,带动压板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进行上下摆动,对移动板上的桑叶进行摆动,使得桑叶与水进行混合,对桑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桑叶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较高。蚕的主要食物,它的叶片是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桑叶提取物以春蚕后期或霜降前桑树枝条上的第1~3位新叶加工的桑叶粉为原料,经阴干、粉碎、分别用正丁醇、90%乙醇和水加温浸提,并喷雾干燥而得。提取物中含有桑叶黄酮、桑叶多酚、桑叶多糖、DNJ、GABA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在对桑叶进行提取前,由于桑叶表面的杂质过多,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以便得到需要的桑叶。现有的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1)在对桑叶进行处理时,需要表面进行清理,由于桑叶在遇水后容易使得桑叶进行贴和一起,不便于对其进行清理;(2)桑叶清理后,需要掉落进行二次清理,现有的装置只能使得桑叶一块掉落,不能够使得桑叶进行单个掉落并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晃动装置、吸附装置、干燥装置和超声波器清理器,采用上述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对天然桑叶提取物进行制备时具体方法如下:S1、放入桑叶:通过打开门板,往壳体的内腔中放入需要清理的桑叶;S、喷水搅拌:通过喷头外接水源,对桑叶进行喷水,等待喷水一段时间后,启动气缸,使得气缸进行上下伸缩,进而带动摆动板进行摆动,摆动板的摆动,带动压板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进行上下摆动,对移动板上的桑叶进行摆动,使得桑叶与水进行混合;S、吸附桑叶:通过启动超声波器清理器,使得壳体内腔底部的水分进行震动,启动吸附装置,使得吸附装置吸附桑叶进入水中,进行超声波的振幅,使得水中产生气泡,对桑叶进行二次清洗;S、沥水干燥:由于吸附装置的吸附,使得振幅过的桑叶移动到壳体的外侧,并掉落到干燥装置上,并对其进行沥水干燥。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晃动装置,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吸附装置,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超声波器清理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干燥装置,壳体的前侧设置有门板;所述晃动装置包括有气缸、矩形槽、挤压机构、横板、摆动板、喷头、推动机构、压板、转动机构、伸缩板、第一弧形杆和弹力板,壳体的左右两侧且靠近上端开设有矩形槽,壳体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矩形槽的内部均通过扭簧活动连接有摆动板,压板的下端与摆动板相接触,摆动板远离压板的一端均为弹性结构,位于左侧的摆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力板,弹力板的右侧铰接有长杆,长杆的前后两端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长杆的右侧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弧形杆,第一弧形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上端与右侧的摆动板固定连接,推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壳体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的上端与横板固定连接,摆动板上端靠近长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第一挤压杆、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杆,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的第一挤压杆,第一挤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挤压杆,多个第二挤压杆呈矩阵分布;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分隔板、铰接板和第一弹簧,长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多个分隔板呈线性分布,分隔板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下端与分隔板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连接块、第二弹簧、第一转动杆、转动帽和第二转动杆,移动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连接块,连接块均为上下两个,两个连接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上方的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帽,转动帽的内部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开设有多组通孔,每组通孔呈线性分布,多组通孔呈圆形分布,通孔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吸附机构、往复丝杆、支撑板、滑块、伸缩杆、第四弹簧、固定板、固定杆,壳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移动板的下方开设有空槽,壳体的前后两侧且位于移动板的下方开设有轨道槽,轨道槽呈曲形结构,壳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往复丝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滑块,滑块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吸附机构,吸附机构与滑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环绕在伸缩杆的外侧,吸附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固定杆呈线性分布。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有第一轨道杆、固定帽、第二轨道杆、管道、吸附管、连接筒、第三弹簧、圆板、矩形板,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帽,轨道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杆,第一轨道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帽,固定帽的外侧与伸缩杆和第四弹簧固定连接,第一轨道杆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轨道杆,第二轨道杆的右端与箱壳的内壁固定连接,轨道杆的左端贯穿空槽,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接筒的外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的外侧中部设置有吸附口,管道的下方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吸附管,每个吸附管为上下两段,两端吸附管外侧共同套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有缝隙,上段的吸附管的外侧与下段的吸附管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末端共同连接有矩形板,矩形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板,圆板与密封圈缝隙处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有箱壳、第二电机、转轴、传送带,第二连接杆、干燥板和滚筒,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箱壳,箱壳的左右两侧为开放式,箱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转轴,多个转轴呈三角分布,转轴的外侧均固定套接有滚筒,滚筒的外侧共同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为网板结构,位于右侧的转轴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箱壳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干燥板,箱壳的上侧壁靠近左边缘处安装有对称的转动轮,转动轮与传送带相挤压接触。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超声波器清理器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呈矩形分布,且均与体的内腔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气缸,使得气缸进行上下伸缩,进而带动横板进行上下移动,横板的上下移动,带动压板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进行上下摆动,对移动板上的桑叶进行摆动,使得桑叶与水进行混合,对桑叶进行清理;2.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板的连接,使得转动机构进行摆动,由于第二弹簧的连接,使得转动帽可做无规则运动,当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接触到桑叶时,由于桑叶的搅拌,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对桑叶进行搅拌,使得桑叶能够与水更接触,并能够防止多个桑叶相贴合;3.在实际操作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晃动装置(2)、吸附装置(3)、干燥装置(4)和超声波器清理器(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对天然桑叶提取物进行制备时具体方法如下:/nS1、放入桑叶:通过打开门板,往壳体(1)的内腔中放入需要清理的桑叶;/nS2、喷水搅拌:通过喷头(206)外接水源,对桑叶进行喷水,等待喷水一段时间后,启动气缸(201),使得气缸(201)进行上下伸缩,进而带动摆动板(204)进行摆动,摆动板(204)的摆动,带动压板(208)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205)进行上下摆动,对移动板(205)上的桑叶进行摆动,使得桑叶与水进行混合;/nS3、吸附桑叶:通过启动超声波器清理器(5),使得壳体(1)内腔底部的水分进行震动,启动吸附装置(3),使得吸附装置(3)吸附桑叶进入水中,进行超声波的振幅,使得水中产生气泡,对桑叶进行二次清洗;/nS4、沥水干燥:由于吸附装置(3)的吸附,使得振幅过的桑叶移动到壳体(1)的外侧,并掉落到干燥装置(4)上,并对其进行沥水干燥;/n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晃动装置(2),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吸附装置(3),壳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超声波器清理器(5),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干燥装置(4),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板;/n所述晃动装置(2)包括有气缸(201)、矩形槽(202)、挤压机构(203)、横板(204)、摆动板(205)、喷头(206)、推动机构(207)、压板(208)、转动机构(209)、伸缩板(210)、第一弧形杆(211)和弹力板(212),壳体(1)的左右两侧且靠近上端开设有矩形槽(202),壳体(1)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201),气缸(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204),横板(20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208),矩形槽(202)的内部均通过扭簧活动连接有摆动板(205),压板(208)的下端与摆动板(205)相接触,摆动板(205)远离压板(208)的一端均为弹性结构,位于左侧的摆动板(20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力板(212),弹力板(212)的右侧铰接有长杆,长杆的前后两端均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长杆的右侧设置有推动机构(207),推动机构(207)的下方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弧形杆(211),第一弧形杆(21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210),伸缩板(210)的上端与右侧的摆动板(205)固定连接,推动机构(207)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壳体(1)的挤压机构(203),挤压机构(203)的上端与横板(204)固定连接,摆动板(205)上端靠近长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机构(209);/n所述挤压机构(203)包括有第一挤压杆(2031)、挤压板(2032)和第二挤压杆(2033),横板(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第一挤压杆(2031),第一挤压杆(20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032),挤压板(2032)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挤压杆(2033),多个第二挤压杆(2033)呈矩阵分布;/n所述推动机构(207)包括有分隔板(2071)、铰接板(2072)和第一弹簧(2073),长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2071),多个分隔板(2071)呈线性分布,分隔板(2071)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板(2072),铰接板(2072)的下端与分隔板(2071)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晃动装置(2)、吸附装置(3)、干燥装置(4)和超声波器清理器(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设备对天然桑叶提取物进行制备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放入桑叶:通过打开门板,往壳体(1)的内腔中放入需要清理的桑叶;
S2、喷水搅拌:通过喷头(206)外接水源,对桑叶进行喷水,等待喷水一段时间后,启动气缸(201),使得气缸(201)进行上下伸缩,进而带动摆动板(204)进行摆动,摆动板(204)的摆动,带动压板(208)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205)进行上下摆动,对移动板(205)上的桑叶进行摆动,使得桑叶与水进行混合;
S3、吸附桑叶:通过启动超声波器清理器(5),使得壳体(1)内腔底部的水分进行震动,启动吸附装置(3),使得吸附装置(3)吸附桑叶进入水中,进行超声波的振幅,使得水中产生气泡,对桑叶进行二次清洗;
S4、沥水干燥:由于吸附装置(3)的吸附,使得振幅过的桑叶移动到壳体(1)的外侧,并掉落到干燥装置(4)上,并对其进行沥水干燥;
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晃动装置(2),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吸附装置(3),壳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超声波器清理器(5),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干燥装置(4),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板;
所述晃动装置(2)包括有气缸(201)、矩形槽(202)、挤压机构(203)、横板(204)、摆动板(205)、喷头(206)、推动机构(207)、压板(208)、转动机构(209)、伸缩板(210)、第一弧形杆(211)和弹力板(212),壳体(1)的左右两侧且靠近上端开设有矩形槽(202),壳体(1)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201),气缸(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204),横板(20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208),矩形槽(202)的内部均通过扭簧活动连接有摆动板(205),压板(208)的下端与摆动板(205)相接触,摆动板(205)远离压板(208)的一端均为弹性结构,位于左侧的摆动板(20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力板(212),弹力板(212)的右侧铰接有长杆,长杆的前后两端均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长杆的右侧设置有推动机构(207),推动机构(207)的下方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弧形杆(211),第一弧形杆(21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210),伸缩板(210)的上端与右侧的摆动板(205)固定连接,推动机构(207)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壳体(1)的挤压机构(203),挤压机构(203)的上端与横板(204)固定连接,摆动板(205)上端靠近长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机构(209);
所述挤压机构(203)包括有第一挤压杆(2031)、挤压板(2032)和第二挤压杆(2033),横板(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第一挤压杆(2031),第一挤压杆(20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032),挤压板(2032)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挤压杆(2033),多个第二挤压杆(2033)呈矩阵分布;
所述推动机构(207)包括有分隔板(2071)、铰接板(2072)和第一弹簧(2073),长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2071),多个分隔板(2071)呈线性分布,分隔板(2071)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板(2072),铰接板(2072)的下端与分隔板(2071)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桑叶提取物制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09)包括有连接块(2091)、第二弹簧(2092)、第一转动杆(2093)、转动帽(2094)和第二转动杆(2095),移动板(20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连接块(2091),连接块(2091)均为上下两个,两个连接块(209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92),上方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默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