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50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该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包括床基座和设于床基座上的床框,床框包括上床框和下床框,上床框上设有若干移动轮,下床框上设有与移动轮相配合的轨道,上床框上设有上床板,上床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杆和活动连杆,固定支杆的一端与上床板连接,固定支杆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杆铰接,活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手柄,另一端连接有摩擦块,活动连杆与上床板之间连接有拉簧,且拉簧位于固定支杆和摩擦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移动,在B超检查时,使医生不需要来回移动,便可以检测病人不同的部位,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
技术介绍
B超为常用的医疗检查手段,B超床用于承载的人体,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探头对人体的检测部位进行B超检测,现有技术中的B超床结构简单,不能移动,不易操作,由于医护人员的身高各不相同,病患的体型各有不同,在检测时医生需来回移动身体,满足不同部位检测的需求,而B超床不能移动,使医生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包括床基座和设于床基座上的床框,床框包括上床框和下床框,上床框上设有若干移动轮,下床框上设有与移动轮相配合的轨道,上床框上设有上床板,上床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杆和活动连杆,固定支杆的一端与上床板连接,固定支杆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杆铰接,活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手柄,另一端连接有摩擦块,活动连杆与上床板之间连接有拉簧,且拉簧位于固定支杆和摩擦块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摩擦块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直径不小于移动轮直径,凹槽的表面设有阻尼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摩擦块位于移动轮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轨道上开设有穿槽,所述穿槽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移动轮的宽度,所述穿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摩擦块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上床板的上表面设有皮革海绵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在B超检查时,使医生不需要来回移动,便可以检测病人不同的部位,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当需要移动时,掀起刹车手柄,刹车手柄带动活动连杆移动,使设在活动连杆一端的摩擦块与移动轮分离,由于上床框上设有移动轮,下床框上设有与移动轮相配合的轨道,移动轮在轨道上滚动使上床框移动,使在减少医生走动的情况下,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检查,刹车机构的固定支杆连接在上床板上,刹车机构随着上床框移动,摩擦块一直处于移动轮的正下方,在不需要移动时,放下刹车手柄,刹车手柄带动活动连杆移动,活动连杆上的摩擦块穿过轨道与移动轮接触,对移动轮进行限位,阻止了移动轮的移动,同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摩擦块与移动轮紧紧贴合,移动轮不再移动,提高了安全性,方便医生对病人身体进行检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床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轨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移动轮和摩擦块的相配合视图。图中:1、上床框;2、下床框;3、皮革海绵垫;4、移动轮;5、床基座;6、轨道;7、摩擦块;8、活动连杆;9、刹车手柄;10、拉簧;11、固定支杆;12、上床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包括床基座5和设于床基座5上的床框,床框包括上床框1和下床框2,上床框1上设有若干移动轮4,下床框2上设有与移动轮4相配合的轨道6,上床框1上设有上床板12,上床板12上连接有若干个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杆11和活动连杆8,固定支杆11的一端与上床板12连接,固定支杆11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杆8铰接,活动连杆8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手柄9,另一端连接有摩擦块7,活动连杆8与上床板12之间连接有拉簧10,且拉簧10位于固定支杆11和摩擦块7之间。摩擦块7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直径不小于移动轮4的直径,凹槽的表面设有阻尼层。阻尼层阻力强,有效的阻止了移动轮4的移动,摩擦块7位于移动轮4的正下方。轨道6上开设有穿槽,所述穿槽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移动轮4的宽度,所述穿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摩擦块7的宽度。上床板12的上表面设有皮革海绵垫3。需要说明的是,该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在需要移动时,掀起刹车手柄9,刹车手柄9带动活动连杆8移动,使设在活动连杆8一端的摩擦块7与移动轮4分离,此时拉簧10处于伸长状态,由于上床框1上设有移动轮4,下床框2上设有与移动轮4相配合的轨道6,因此时的摩擦块7与移动轮4分离,所以此时的移动轮4可以在轨道6上滚动并带动上床框1同向移动,由于刹车机构的固定支杆11连接在上床板12上,刹车机构随着上床框1移动,摩擦块7一直处于移动轮4的正下方,在不需要移动时,放下刹车手柄9,此时拉簧10恢复原状态并带动活动连杆8移动,活动连杆8上的摩擦块7重新穿过轨道6的穿槽并与移动轮4接触,同时在拉簧10的作用下摩擦块7与移动轮4紧紧贴合,对移动轮4进行了限位,阻止了移动轮4的移动,此时上床框1也被限位无法继续移动,达到了重新限位固定的效果,提高了安全性,方便医生对病人身体进行检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包括床基座(5)和设于床基座(5)上的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包括上床框(1)和下床框(2),所述上床框(1)上设有若干移动轮(4),所述下床框(2)上设有与所述移动轮(4)相配合的轨道(6),所述上床框(1)上设有上床板(12),所述上床板(12)上连接有若干个刹车机构;/n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杆(11)和活动连杆(8),所述固定支杆(11)的一端与上床板(12)连接,所述固定支杆(11)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杆(8)铰接,所述活动连杆(8)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手柄(9),另一端连接有摩擦块(7),所述活动连杆(8)与上床板(12)之间连接有拉簧(10),且拉簧(10)位于固定支杆(11)和摩擦块(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B超检查床,包括床基座(5)和设于床基座(5)上的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包括上床框(1)和下床框(2),所述上床框(1)上设有若干移动轮(4),所述下床框(2)上设有与所述移动轮(4)相配合的轨道(6),所述上床框(1)上设有上床板(12),所述上床板(12)上连接有若干个刹车机构;
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杆(11)和活动连杆(8),所述固定支杆(11)的一端与上床板(12)连接,所述固定支杆(11)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杆(8)铰接,所述活动连杆(8)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手柄(9),另一端连接有摩擦块(7),所述活动连杆(8)与上床板(12)之间连接有拉簧(10),且拉簧(10)位于固定支杆(11)和摩擦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銮杰秦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华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