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50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以满足不同乳房形态患者在CT俯卧位检查过程中的支撑需要,从而提高乳房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乳房再建提供精确指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所述头肩部支撑架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所述肩周部支撑板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组成,额头支撑块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额头支撑块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之间形成透气缺口;所述腹部支撑架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到医疗辅助用具,具体涉及到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年轻乳腺癌(≤35岁)患者在逐年增多。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范围不断缩小,虽中国的保乳率在逐年升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满足保乳的条件,对于无法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乳房切除术后的行即刻行乳房再造,重塑女性曲线之完美,也是乳腺癌系统治疗中重要的环节。伴随着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如何更加精准和个体化地开展乳房再造手术,越来越依赖于对乳房形态特性的精准测量。影像学科与乳腺专科相合作,不断完善多学科合作模式,开拓更新颖、精准的乳房再造的相关测量模式。患者进行俯卧位乳房CT平扫,再在后处理工作站ISP后进行处理,通过乳房CT三维重建达到个体化的极量乳房组织切除的手术理念,通过精确评估切除的乳腺体积和形态,在切除乳腺组织后选择更合理的“容积替换”,再造更逼真的乳房。常规的俯卧位不能满足乳房的后处理重建:乳房的CT俯卧位扫描需要患者俯卧于CT检查床上,腹部处和头部处均需要支撑器具撑起腹部和头部,从而使整个胸部处于悬空状态,双侧乳头最低点不能触及CT扫描床板,否侧双侧乳房受挤压会影响其形态。俯卧位扫描且还需要将手臂往头部方向伸直才不影响正常的检查过程。目前未有专门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只能用俯卧位体检的支撑架代替,该代替支撑架存在以下不足:一、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器具只是一个简单的“凹”形泡沫器具,不仅使用舒适度较差,而且面部向下的压力集中于器具的凹槽处,容易对面部造成压力;二、现有的头部支撑架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调节其高度,往往不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使用感较差;三、在进行俯卧位乳房CT检查时,患者的手臂需向前弯曲至头部下方,由于腋下与CT检查床之间的间隙而使的肩周部缺少支撑,现有技术中没有采用对患者手臂进行支撑的器具,患者手臂容易疲劳从而将手臂撑在胸部双侧,影响检查结果;四、腹部支撑器是固定的斜坡形器具,使用舒适度较差,且不能调节其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以满足不同乳房形态患者在CT俯卧位检查过程中的支撑需要,从而提高乳房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乳房再建提供精确指导。本技术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所述头肩部支撑架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所述肩周部支撑板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组成,额头支撑块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额头支撑块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之间形成透气缺口;所述腹部支撑架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组成。本技术通过设置高度可调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能够对做乳腺CT检查处于俯卧位的患者的头部、肩周部、腹部进行支撑,不仅改善了患者俯卧姿势的舒适度,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使得患者的双侧乳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始终处于足够悬空的状态,使得患者的双侧乳房保持其真实形态,保证CT扫描的是双侧乳房的原始形状,进而在后处理工作站ISP进行后处理,通过乳房CT三维重建达到个体化的极量乳房、乳腺体积和形态。患者脸部对应于透气缺口的位置,透气通风性强,可以避免造成患者呼吸不畅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部为柔质材料制成的扩容隔,所述扩容隔为一个或垂直排列的多个,扩容隔内设有用于放置高度调节板的容置空间,扩容隔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有启闭机构。在需要调高底座高度时,可以打开扩容隔的开口,向扩容隔内的容置空间内塞入高度调节板,相反,在需要降低底座高度时,取出容置空间内的高度调节板即可。上述启闭机构用于开启或关闭开口,以使扩容隔更加美观,具体可以采用拉链、纽扣、魔术贴等,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所述肩周部支撑板在对应透气缺口的位置设有凹部,以使透气缺口处的透气通风性更佳。进一步地,所述腹部限位凹槽的深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腹部限位凹槽的槽底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减小,且腹部限位凹槽的两侧槽壁由前至后逐渐由斜面过渡为曲面。通过上述对腹部限位凹槽结构的限定,可以使腹部限位凹槽与患者腹部的贴合度更佳,从而改善患者腹部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部为柔质材料制成的扩容隔,所述扩容隔为一个或垂直排列的多个,扩容隔内设有用于放置高度调节板的容置空间,扩容隔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有启闭机构。高度调节部调节高度的原理与底座调节高度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结构简单、高度调节方便,对患者更为友好,可以改善患者检查时的舒适性,并提高乳房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乳房再建提供精确指导。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头肩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腹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示:1、头肩部支撑架;11、肩周部支撑板;12、额头支撑块;13、肩部支撑块;14、额头限位凹部;15、透气缺口;16、扩容隔;2、腹部支撑架;21、腹部限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具体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如图1所示,所述头肩部支撑架1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11,所述肩周部支撑板11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12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12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13组成,额头支撑块12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14,额头支撑块12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13之间形成透气缺口15,肩周部支撑板11在对应透气缺口15的位置设有凹部;底座的下部为柔质材料制成的扩容隔16,所述扩容隔16为一个或垂直排列的多个,扩容隔16内设有用于放置高度调节板的容置空间,扩容隔16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有启闭机构。如图2所示,腹部支撑架2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21组成,腹部限位凹槽21的深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腹部限位凹槽21的槽底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减小,且腹部限位凹槽21的两侧槽壁由前至后逐渐由斜面过渡为曲面。通过上述对腹部限位凹槽21结构的限定,可以使腹部限位凹槽21与患者腹部的贴合度更佳,从而改善患者腹部的舒适度。高度调节部为柔质材料制成的扩容隔16,所述扩容隔16为一个或垂直排列的多个,扩容隔16内设有用于放置高度调节板的容置空间,扩容隔16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有启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头肩部支撑架1的底座、腹部支撑架2的高度调节部中的扩容隔16均为有两个,每个扩容隔16对应的高度调节板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所述头肩部支撑架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所述肩周部支撑板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组成,额头支撑块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额头支撑块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之间形成透气缺口;所述腹部支撑架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所述头肩部支撑架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所述肩周部支撑板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组成,额头支撑块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额头支撑块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之间形成透气缺口;所述腹部支撑架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部为柔质材料制成的扩容隔,所述扩容隔为一个或垂直排列的多个,扩容隔内设有用于放置高度调节板的容置空间,扩容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勇张敏红陈宇霞梁晖辉李冲云黄文东李康荣陈晓波胡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